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沒有火把的火把節

一個沒有火把的火把節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習慣了多年來每逢火把節,一進村口便聽到村頭廣播里傳出的彝家歌舞聲。今年亦是如此,滿心歡喜排練好節目,想要在火把節的劇場上展露風采,殊不知,清河小村裡平平靜靜,往日的熱鬧與歡聲早已不見了蹤影。默默地低頭,啞然走著自己腳下的路,心中不是滋味。

從屋旁的柴碼上抱起一垛乾柴,在院中支一個火盆,架一個火堆,在乾柴烈火中尋找那一份寂寞中的熱鬧。雖難免會有傷悲湧上心頭、掛於眉梢,卻依舊極力的想要找尋到兒時火把節的味道。我於心底問自己:是否,人這一輩子,總是在失去後才會懂得真正的後悔,學會珍惜?答案自然是找不到的,只因世事已過,誰人都不可能抓住它的足跡。

俗話說「綴花入土,葉落歸根」,千百年來亦是如此,那麼,我想問問這一份淳厚的彝家情究竟該落往何處?又有何處才是真正能夠使它安身、萌芽、開花、結果的聖地?落在泥中,雖是一片沃土,卻無陽光雨露、繁星月光的愛撫,即使安身,也無法開花;落在水中,雖有足夠水分供養,但其生來桀驁,沒了沃土,又豈能萌芽?好吧,那就讓它落在水土豐腴、養料充足的地界吧,這樣一個地方,又該上何處才可尋得呢?

?

與爺爺閑談中,提及此問,爺爺只說了一句「彝家的這一份情緣吶,在心中。」 在心中?諸多的不解與疑惑隨即湧上心頭。

約莫七年前,清河水庫撤水,變成了一個意義上的「干水庫」。水雖乾涸了,但其帶給清河村民們的樂趣不減、甚至愈發多了起來。剛撤水那會兒,河中魚蝦是極多的;記得那時每逢節假日,回家剛到門口便一個勁兒的把背上的書包甩進家門中,不去關注扔到了哪裡,是否有所損壞;而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在家中翻一個小竹兜,提上一個乾淨的水桶,激動不已朝河邊奔去。來到河邊,三兩下卷卷褲腳、捋起衣袖,將鞋子擺在草叢旁,隨即便下水撿拾魚蝦去了。

有時辛苦備上一個小壩(農村捉魚的方法),待魚蝦陸續進入小壩中的圈套想要拾起時,身旁走來幾個年齡比自己稍大的夥伴想要捷足先登,搶了自己的成果;自己本是個生性好強的孩子,自然三言兩語說不上便與其動起了手,或許是因為年齡尚小,打不過便哭起了鼻子,每當這時,大孩子總怕家長責罵欺負弱小,便速速離開了。於是乎,趕緊將魚蝦拾起裝進竹兜,回家去了。

母親早早的做好飯菜,提一隻小凳,坐於家門口縫補著衣物、納起了鞋底兒,眼睜睜就等孩子回家吃飯了。去水庫里摸魚蝦是不敢給母親知曉的,只因我原先有過溺水的經歷,差點兒斷送了性命,或許正是因此,母親總將我看得牢牢的,去哪兒都可,唯獨水邊不行。這可糟了,回家時一聲不吭,或是母親猜想我還未散學回家,做好飯菜等我呢。躲在屋後的拐角,竹兜中的魚蝦不時翻滾跳躍,心中忐忑不安,糾結於到底是回家還是不回家。

暮色蒼茫,母親的神色越發焦急了,按捺不住內心的煎熬,生怕躲得時間稍長了些,讓母親多急出幾根白髮,於是乎,戰戰兢兢、躡手躡腳,埋頭走向母親,唇齒微顫間,叫出了一句「媽」。母親見我此番模樣,立即拎起靠在門背後的掃帚,朝我一頓打罵。我嘴裡說著「不敢了,媽,我再也不去河邊玩了」,母親絲毫沒有饒過我的意思,邊打邊罵道「我都說了多少遍,不許去河邊,萬一再叫掉了進去,怎麼辦?」打罵過後,母親氣憤的坐在小凳上,一言不發,我則在一旁眼淚直流,委屈的抽泣著。些許時間過後,母親抬頭問我:「你鞋子呢?」此時才意識到,腳上的鞋早已不見了蹤影,只見得滿腳血跡,母親將我扶到小凳上坐好,打一盆熱乎水,將腳趾擦洗乾淨,為我傷口塗抹上藥膏。瞥眼看見我臉上淤青的痕迹,言語溫和些道「是不是又跟別人打架了?」我憋著嘴委屈的點點頭。母親一一耐心為我上藥,說著「下次人跟你打架,你跑開就是,打成這樣早晚會打壞的,你個淘氣的姑娘。」望著母親細緻的樣子,我知道,她那是心疼我了。待魚蝦被村民逮捉得差不多,時日也已臨近火把節。

連日的陰雨下遍了各村各落,清河水庫里也已一片綠意叢生。水庫的低洼處,幾股溪流緩緩流淌,其餘的地方,便是一片綠草齊膝。火把節的前一天,村委會的領導幹部及些許村民便奔赴水庫,置辦次日火把節的場地及其他事宜;搭建好舞台、安排好鬥牛場地和觀眾場地,在水庫周圍的林木間拴起小彩旗、彩帶、或是一些小燈籠。雖還未開始歡慶,但氛圍早已濃郁,熱鬧的氣憤早已得以渲染!

?網路圖

次日,只見得歡慶場地人流如潮,河岸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來往之人絡繹不絕,平日里的鄉村道路上停滿了來自四面八方遊客的車,儼然如一條巨龍橫貫於清河小村。前來觀看的遊客與表演者們手拉著手載歌載舞,不分你我、不論權貴,只論歡愉、只關乎彼此!當此時,清河小村裡早已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景象。白日鬥牛、對山歌、跳民族舞;到了晚上,則在河中間架起一堆熊熊烈火,先前綁於河岸邊林木高處的廣播里,傳出了左腳舞的歌聲,人們再次圍聚一團,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在這歡聲笑語中,清河人民將自己的熱情與好客傳揚給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將清河的傳統文化以此形式傳承發揚!

這是七年前的故事,也是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回憶。我終於知道爺爺的言意於何,所謂「情在心中」,說的就是如此。只有大家真真正正將此事放在心間,並付之以行動,清河彝家的這一份情緣吶,又豈怕它丟失了,找不到了?若是真要為它找尋一個安身的處所,我想,最好的地方莫過於每一位清河鄉民的心中。那兒有陽光、有雨露、有一片在世俗找尋不到的純凈地界,將彝家情存放於此,莫非還怕不會萌芽生根不成?

?

夜幕臨近了,將天邊最後一縷霞光都給吞噬了;火塘里,早已不見烈火的蹤影,就連那木炭殆盡後的余灰都變得冷寂了,熨熱哪兒去了?我想,恐怕是早已被清河水庫里吹來的晚風給吹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本想著等待火堆生氣時燃起一把火把,舀一碗半月前隨大爹上車完村深山中摟來捶打晒乾的松香,過一過那些年撒火把的癮兒;此時看來,早已沒了想做的心情與必要,不如把松香好好保存,也算存有一個上山撿松香的過程樂趣。況且,在歲月的沉澱中,松香只會越來越歷久彌香;而清河的火把節呢?只會隨光陰的流逝,隱沒在時光里,消失在記憶中。

一個沒有火把的火把節,註定攜一份清寂、一份哀嘆,籍慰著這流傳了千百年卻將要被歲月永久埋藏的清河文化!

?網路圖

如果喜歡今天的內容點贊告訴我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閱富民 的精彩文章:

款庄過水洞傳說

TAG:掌閱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