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曾知道的滑縣古會

你不曾知道的滑縣古會

河南滑縣道口,這個位於黃河北岸的小縣城因燒雞聞名於世。每年的農曆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鎮以另一種形式引世人矚目,每年的這三天這裡都要舉辦「火神廟會」。人們為避免火災,以這種方式祭祀火神。雖然數百年過去了,如今早已不需要娛神祈福,但「火神廟會」卻神奇地保留了下來。「火神廟會」舉辦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傳統節目有高蹺、秧歌、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竹馬、蓮花燈、火龍、花船等,男女演員盛裝上陣,從臉譜到服裝,無不體現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

一.供俸火神的由來

據民間傳統,正月二十九日是火神的生日,百姓們為表示崇賀又願求得平安,故道口的文娛晚會宗旨是敬火神,免火災。 常言道:水火無情。春季又是天乾物燥容易起風著火的季節。 正月期間,家家戶戶放鞭炮,一旦引起火災,便一發不可收拾。人們在唯心論的思想驅使下,為了祈求平安,驅邪去災避免火災,而供俸火神。另一個原因是春季是一年的開始,趁這個時期,農活還不是很忙,為了求來年有個好年景,收成好,期盼一年紅紅火火,而都供俸火神保佑。高高興興,平平安安。 古會在正月二十六日,打鼓敲鑼,鳴槍去火神廟請火神爺到自己的聖會大廳燒香,上供,敬拜,方在二十七—二十九三天會後,到正月三十中午,再打鼓敲鑼,鳴槍去把火神送敬到火神廟。每年正月會前後都是這樣的:請、敬、送。

二.燈棚

建國前,每年正月二十九火神大會,都要讓主要街道搭燈棚。據歷史的記載,道口燈棚在明朝萬曆年間已經就有了。 民國時期,道口燈棚有頭鋪,二鋪,三鋪三家(這是主要街道與商賈*的地方)。頭鋪的燈棚自十字街口向北至腳力市街口,約150米長。二鋪的燈棚以十字街為中心,向南、東、西、三個方向伸展。南至獅子巷口,東至大集街薛花園,西至水衚衕二道街南口。三鋪的燈棚沿順河大街,北起獅子巷,南至九大川衚衕。燈棚用竹桿和杉木杆搭成,上蓋布匹,棚下懸掛彩燈,彩燈品種齊全,形式多樣,色彩鮮艷。燈期四天,燈棚下終日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每至夜晚,數千盞彩燈齊明,爭彩鬥豔,五光十色,猶如鱗光閃耀的長龍,頗為壯觀。

三.火神聖會

道口有正月二十九文娛玩會的傳統。(具體起會的時間不詳)但有據可查的歷史資料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文娛玩會開始時是文會(即演花車、花船、秧歌之類的節目),至明末清初武術傳入道口,玩會也逐漸增加了武術節目。民國時,會分三關,六鋪,共有十一家(現發展到20家)。會期一般為三天。即自正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大月延長一天至三十日。三關:大東關、小東關、北門裡。六鋪:頭鋪---順北大獅會,背閣,抬閣。二鋪---獅子巷的龍燈,背閣;大集街的高蹺,花籃等。三鋪---順南街大下口的青獅,背閣。四鋪---西街武術背閣,抬閣,八卦秋。五鋪(按方位分四個五鋪)---武獅,花船,竹馬,蓮花燈。六鋪---腳力市街(二郎廟口),青獅背閣。后街---蓮花燈,四大怪。河西---高蹺、武術。軍庄---秧歌。北辛店---背閣、武術。北門裡---竹馬。順南慕家---龍燈、青獅、武馬。二、三道街---小獅會、龍船。

文娛玩會期間,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各會白天上街邊走邊演,晚上才扎場表演。傳統節目有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武獅,竹馬,高蹺,蓮花燈,花船,秧歌等,每晚至深夜方散去。自文革開始,玩會停止。72年與73年群眾曾自發出會,之後又告中斷。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群眾以喜悅的心情再次組織了空前規模的玩會,出會家數多,熱情高,節目內容各有特長各有新的突破,服裝道具有時代特點,精緻典雅,煥然一新,獅子會大都購置了北方長毛、獅皮,龍燈會舞龍人員服裝整齊,莊重,竹馬馬皮都換成了人造毛,整體造型都很逼真。

四.背閣 抬閣

背閣的創始人是已八十多歲的張盡忠老人,他詳細介紹了背閣、抬閣的來歷。他祖上六代都是鐵匠。上祖輩,曾去山西省要帳,看到了山西的閣,那時叫芯,道口叫閣芯。回來後就精心設計製作了閣,上面馱著小孩玩耍,背閣在道口的出現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了,後來經道口各路鐵匠的臨摹,都會製作閣芯,又逐漸演變成各樣的抬閣,現在北辛店的抬閣在道口首屈一指。自古以為,都是男人背閣,現又發展到女人背閣。在空中的人物上,取材於古老民間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有盜靈芝,楊門女將,追魚,白蓮花,天女散花等,多架背閣,走場串花,交叉陳列等多種形式,惟妙惟肖。抬閣因其大型,以一折戲為一整體內容。

五、青獅武術會

道口的獅子會,豐富多彩,演技很高,有大獅、小獅、野獅、青獅、金獅等會種,獅子不同玩的花樣也不同。大獅會很有名氣,獅子頭大身長很有重量,大獅下小獅是很有傳統性的獨特風格。在正月二十九日晚只下一次小獅,需要一個多小時的玩會與觀摩時間,想看這個節目的人太多了,但看不上。二三道街的青獅會以舞獅精湛而著稱(竄桌子,並排兩張,高處一張桌),竄席筒、竄火圈,獅子滾繡球等節目十分精彩。道口武術始源於清初。流行的拳術分洪拳、字拳、羅漢拳,統稱長拳,也稱外家拳。洪拳分大洪拳、二洪拳、小洪拳。使用的器械主要有刀、槍、棍。字拳是道口的一種獨有拳術,所用器械有刀、槍、棍、鉤、鐧。刀又分單分、雙刀、春秋刀。清代頭鋪武師張殿臣,把自己所學的拳術結合古代兵書《陽符經》寫成《陰符槍》一書。該書一直為順北大獅會武術的基本教材。三鋪武術是以康福祥(老夫)為祖師,設計創造了武術的連環套路,節目精彩一氣呵成,獨樹一幟,享有盛名,在歷年表演賽中曾多次獲獎。北辛店青獅武術會首胡增連繫滑縣武協秘書長,對武術散打精通,在正月二十九古會的青獅武術比賽中,曾連續十年榮獲第一名。近年來,武術得到了發展,練武的人越來越多。在道口的就有14處授拳點(即武學點),有武術教師40餘人,學員1850多人,其中成績比較突出的是河西授拳點,被河南省武術處授予優秀輔導站的光榮稱號。

六、高蹺

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高蹺又是漢族節日時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表演藝術,高蹺歷史久遠,六朝以前稱「蹺技」,宋代稱「踏橋」,清稱高蹺。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以走唱為主,簡單的舞扭動作,武蹺則表演諸如倒立、翻筋斗、疊羅漢、跳高桌、臂叉等難度驚險動作。大集街高蹺多數為武蹺。其舞扭動作,造型美觀,氣氛紅火,多以戲曲名目相標榜,表演時按戲曲名目分類進行。道口在十九世紀時期,水路有衛河直抵天津,鐵路有道清線,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繁榮,商賈去集。歷史上稱之為「水旱碼頭」,附有「小天津」之稱。大集街恰在道口經濟活動的中心。所謂大集街就是道口最大的集市街道。二十世紀初,在天津客商管現洲的傳授下,他建了雛形的大集街高蹺。後來又加上馮玉祥的部隊在道口駐紮,繼而進行了進一步的培養和指導。隨著時間推移,大集街的高蹺,發展的很快,表演獨特。文蹺如行雲流水,武蹺各有絕技,形式完整,表演規範。

編輯:生活的另一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豫網滑縣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大豫網滑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