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花峰上的兩百年老屋和背後的家族故事

紅花峰上的兩百年老屋和背後的家族故事

兩百年老屋

從107國道店門段轉入能仁村,至水桐組,沿水泥公路往山裡走,過瓦屋組,至吳家組,遠遠就可望見右側台地上有一棟白牆黛瓦的老屋。

台地上的老屋

順著小路,穿過青蔥的稻田,登上長短不一的石級,打開虛掩的柵欄,便來到了老屋的禾場里。

石級和柵欄

老屋的主人叫李國平,今年67歲。他告訴我,這棟房子是他的老太公李采南建的,至今已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

李家本是山下殺馬沖(今屬店門鎮繁榮村)的富戶,因山林土田在山中,李德成(李采南的父親)決計遷居山上。李家搬遷之後,興旺發達,到李采南手裡達於極致。那一年,李家三棟房子同時下腳,同日峻工,成為山中轟動一時的美談,李氏子弟至今津津樂道。

老屋全景

三棟大屋,現在僅存此一棟。房子的結構,他們稱為九廂間,即正屋三間(中間正廳,左右正房),兩頭出橫屋,每頭三間。橫屋自外而里,分別是私調屋(側廳)、房和灶門(廚房)。正房後面、側房前面設都有弄子(過道),作連通之用。已經倒掉的另外兩棟,一棟規模更大,為十四廂間。一棟較小,是買了人家的舊屋擴建的。

老屋以石料打腳,石門檻,木門,泥牆。後牆特設石砌約兩尺高,以防飄雨(衡山話「飄」讀第四聲,飄雨即斜雨)和山洪。正面兩個大柱,高達兩丈多。上連粗大斗拱,配以龍頭雕板,施以彩繪。

彩繪斗拱

窗戶上的雕花也有特色,人物、花果、雲紋,一應俱全。布局巧妙,雕工精細,為良匠用心之作。一個窗子需數十個工日才能完成。

窗戶雕花。人物笑容可掬。

整棟房屋談不上奢華,但堅固、實用、美觀,體現了殷實人家的安居夢想。

老李說,解放前父親和叔叔兄弟兩住在這棟房子里,土改時另外住進譚、劉兩戶,共四戶人家。現在,其他幾戶都搬下山了,就他留守在這裡。那幾戶的份子,有屋漏的,他幫著修整一下。如果他不在了,不知這棟老屋會怎麼樣。

奇人李采南

三棟大屋的建設者李采南,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秀才。在祖輩的家底上,他開荒種紅薯,造田種稻,建槽屋造紙,使家道進一步興旺,積累了不菲的資本。

李采南的興趣和能力不僅在生產。他武藝高強,在紅花峰上的道子坪,修挖六尺寬、數百米長的馬道,在道旁插上標牌(靶子),縱馬馳騁,彎弓搭箭,直射目標。他力大無窮,特製一副八十斤重的石跏子(跏子為古代衡山話,指用木作底、獸皮作面的硬質鞋,鞋底上設有四個長齒,可穿軟鞋套入,進屋即脫掉,適合下雨天在泥濘路上走),穿上它和馬賽跑。早些年,李家還留有祖上流傳的一個銅鈴,有碗口大,不知是用來做什麼的。

石墩

李采南還潛心修道,在紅花峰上練丹。接近峰頂處,有個地方叫練丹池,就是因他得名。李采南的練丹故事被傳得神乎其神。據說練丹要到雞不叫、狗不咬的僻靜之地,練滿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圓滿。李采南潛心練丹,卻被獵人撞破而功敗垂成。

李采南在生前就安排好了身後事。他從衡山、衡陽請來兩個風水先生,在山前山後找墓地。兩人不約而同看中了明月峰頂(當地叫獅子峰),但朝向有爭議。其中一位先生說,朝南的方向,湘江如弓,最適合李采南學武的身份。於是在備選方案中勝出,多拿到一百個銀元。

明月峰

安葬的時候,因為明月峰正面陡峭,只能繞道峰側。兩個班子輪流抬,中途在野物沖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才送上峰頂。在事先修建好的墓穴里,停柩三年,點了三年清油燈。他的夫人死後,一同封墓。

李家老屋旁邊的古松

早些年,李墓連續三次被盜。雖然墓地很堅固,蓋墓的石板用黃泥、石灰加糯米飯扎牢,還是經不住盜墓賊的手段。

在一片狼籍的現場,悲憤的李家人看到了先祖的骨殖和殘存的棺木。他們家太祖母的衣裝領口尚存,是整整齊齊的五層綢布。老輩人說,李家老太公和老太婆為了把財富留給後人,陪葬品並不豐厚。老太婆的髮髻上只別著一枝玉簪,而非金簪。

李采南英雄一世,卻免不了這樣的厄運。李氏後人報警,警方立案追查,背後的主使者竟然是省里某大領導的兒子,於是不了了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民政讀南嶽 的精彩文章:

李白、杜甫真的到過南嶽嗎?

TAG:譚民政讀南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