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蓽茇

導言:蓽茇[bì bá(bó)],在中國藥典上的讀音為bì bó,但在漢語詞典中音為bá。為什麼叫這個名呢?因為本品是外來藥物,蓽撥、畢勃、逼撥之類的名字,都是拉丁語之音譯。《本草綱目》云:「蓽撥當作蓽茇,出《南方草木狀》,番語也。陳藏器《本草》作畢勃,《扶南傳》作逼撥,《大明會典》作畢茇。」其實它也是一味常用中藥,臨床多生用,屬溫里葯,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臨床適用於胃脘冷痛、胃寒嘔吐或泄瀉、偏頭痛、牙痛。近年還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同是亦為蒙醫、藏醫習慣用藥。(編輯/三木)

藥用蓽茇

《本草求真》:「凡一切風寒內積,逆於胸膈而見噁心嘔吐;陽明胃腑。見於下部而見腸鳴冷痢水瀉,停於肚腹而見中滿痞寒疼痛,俱可用此投治以其氣味辛溫,則寒自爾見除。」取蓽茇溫中散寒之功,用治嘔吐。泄瀉胃脘痛和小腹痛。

《本草綱目》:「蓽茇為頭痛、鼻淵、牙痛要葯,取其辛熱,能入陽明經散浮熱也。」《本草便讀》:「蓽茇能散上焦之浮熱,凡一切牙痛,頭風,吞酸等症,屬於陽明濕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取其辛散止痛之功。

常與高良姜、檀香、延胡索、細辛、冰片配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其辛香理氣,溫通止痛之功。

蓽茇PiperlongumL.

蓽茇[bì bá(bó)]《雷公炮炙論》

【來源】蓽茇別名蓽撥,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近成熟或成熟果穗。主產於雲南、廣東,國外主產於印尼、菲律賓等地。通常在9 ~ 10 月果穗由綠變黑時採收,晒乾。

【異名】蓽撥、畢勃、逼撥。

【性味】其性熱,味辛。

【歸經】歸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嘔吐、寒凝氣滯、胸痹心痛、頭痛、牙痛、泄瀉等。

【成分】含胡椒鹼、四氫胡椒酸、揮髮油等。

【適用人群】現代研究證實,本品能降低膽固醇,具有抗心肌缺血、鎮靜、鎮痛、解熱及糾正心律失常等作用。臨床上主要治療心絞痛、乳腺炎和牙痛等。

【注意事項】實熱鬱火、陰虛內熱者忌服。

【用法用量】煎服,1.5 ~ 3 克。在葯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炒、燒、煮、燉、蒸等烹飪技法。

食膳與實際應用

蓽茇作食療時,一種是常像辣椒等香料一樣與其他食材同炒同煮,二則是打成細粉用,主要適用於葯不宜久煮而又可以食用的一類葯粥,如蓽茇粥。待粥煮熟後,撒下藥粉,一邊撒一邊攪勻,粥稠即成。

蓽茇食療

慢性胃炎

脾胃虛寒

【臨床表現】

胃脘脹滿疼痛,食後加重,或嘔吐清涎,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食療葯膳】

蓽茇粥:蓽茇5 克,白鬍椒粉1 克,肉桂皮3 克,糯米適量。以糯米煮粥。蓽茇、白鬍椒粉、肉桂皮三者為末,同煮令熟,去渣,兌入糯米粥中。

今日登場書籍

《葯膳食療學》

詳細闡述中藥材的性味歸經、成分適用人群及應用等;對中醫藥膳的食材進行分類研究,詳述食材的選取及營養成分研究;介紹葯膳的烹飪技術及中醫材的烹飪宜忌,區別葯膳製作與日常膳食的製作。本書適用於中醫中藥及中醫康復專業學生使用,授課於基礎課之後,為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後期臨床課程奠定中醫藥膳和食療方面的理論及臨床應用技能。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牙齦萎縮怎麼辦?中醫有妙招
蕁麻疹難愈如何論治?試試以下經驗用藥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