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惜谷愛物,性以儉之」

「惜谷愛物,性以儉之」

品人生百味,評經史之言,談名人賢士,論古今時事。

東晉名將賢臣層出不斷,狂人隱士比比皆是。而今要說的這位卻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的一位名將——陶侃。恰逢亂世出英雄,陶侃麾下猛將如雲,真如岳飛、戚繼光一樣乃一方英雄,他的事迹寫成演義小說也是極有看頭。

《晉書》記載: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 )人,後徙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其出身貧寒,初任縣吏,後逐漸出任郡守。永《全晉文》錄有其文。其曾孫便是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

其所到之處,簡刑罰,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安居樂業;勤儉節約,反腐倡廉,懲治貪官懶吏,深受將士和百姓的愛戴。「王府索盜」、「搬磚勵志」、「勤儉倡廉」等逸事至今傳為佳話。

東晉時期的士人其實是很難保證極致清廉的,因為名士風度須得喝酒和吃藥,那些由五種礦石調製而成的「五石散」,不惟費時費力,當然更費錢財,至於所費之來源,恐非清白俸祿那麼簡單。只是,世風奢侈,大家只好「未能免俗」了吧。

陶侃的酒量很不錯,但每次只喝三杯酒。有次有人向他敬第四杯酒時,陶侃說:「對不起,我今天飲酒已經足量了,不能再飲了!」對方很不高興,旁邊友人說:「將軍,今天大家高興,您應該開懷暢飲!」陶侃卻哽咽著說:「家母生前曾給我規定,每次飲酒,三杯為限。今天杯數已足,我不能違背先母的禁約!」

原來,陶侃的父親陶丹是三國時孫吳名將,但很早就去世了。陶侃全靠母親紡紗織布撫養長大,後來在潯陽縣城謀得一個小官職。有一次,潯陽縣衙舉行宴會,陶侃喝得酩酊大醉。他醒後,母親垂淚責備說:「飲酒無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勵,為國家建功立業呢?」陶侃羞愧難當。母親要他保證:從此嚴於律己,飲酒不過三杯。

陶母的教導對陶侃影響很大,他在四十餘年戎馬生涯中,一直保持著嚴於律己的清廉作風。

陶侃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

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

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

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作,家給人足。

陶公愛惜物力,竹頭木屑,皆得所用。既是性之所長,亦以此取人……此之儉吝,正其平生經濟所在。

陶侃做事細緻而有遠見,並堅定的認為:君子應當穿得整整齊齊的,蓬頭垢面來培養聲望,還自稱豁達的,只能算是偽君子。

有人給他送禮,他都要詢問來由。如果是自己辛苦得來的,即使禮物輕微也很高興,回贈的東西更多。如果禮物來路不正,就會嚴厲斥責,絕不收取。

陶侃常說: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我們普通人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那些只想著遊樂縱酒的人,活著的時候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腕 的精彩文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罷更無花」
原來,這個人才是歷史上第一位「父母官」

TAG:鐵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