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8月第2個評片主題,進來看看案例吧!
GIF
你好
這裡是全新改版的吞像評片會!
本期主題:《城市之光》歡迎想像與拓展,風格不限.
點評時間:2018年8月20日 20:00
點評地點:吞像直播間
作品要求:每人限投3張。限JPEG格式照片,每張照片不得大於2M
投稿日期:2018年8月07日-8月19日
大家好,我是袁潔。從7月23日開始,吞像新的評片會採取命題作文的方式,每個月會布置兩個話題,希望您能夠根據我們的命題來投稿。就讓我們把評片會看成為期一年的挑戰賽,一年我們給出24個題目,您按照題目來拍攝,我會每期都給出一些符合題目的佳作做引導。
8月20日的評片主題《城市之光》能有什麼可能性呢?先來看看下面這幾張照片。希望對您有啟發。
[德]奧古斯特.桑德/攝影
或許大家都知道奧古斯特.桑德那一組著名的《德國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桑德的建築其實拍得也非常好,這張照片拍攝於1934年的德國科隆大教堂,聖誕節前夕,人們裝飾樹木的彩燈與背後哥特式聳立的教堂造型形成了明暗的呼應,彷彿一團天際的火花,祈福與來年的希望,讓人浮想聯翩。城市之光是一道信仰之光。
[英]Nadav Kander/攝影
英國攝影師Nadav Kander拍攝題材非常多樣,涵蓋人像、風光、觀念。他比較有名氣的代表作是拍攝中國的《長江》,一度為景觀攝影樹立了範本,這張照片是他2000年的攝影項目《上帝之國》中的一張,拍攝的是美國因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小教堂,他大膽地在畫面中框入了電線杆,與遠處小小的十字架形成了對比與呼應。而前景中一片黑色的陰影彷彿偷窺一般,整個畫面營造出了一種旁觀審視的情緒。作為外國人,Nadav Kander對美國有他自己的理解。城市之光是一種有態度的觀察。
[美]弗里茨.利特克/攝影
2013年麗水國際攝影節展出了美國攝影師弗里茨.利特克的《星星的面紗》攝影術發明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影像形成的各種可能性探討,在這方面甚至顯得不屈不撓。弗里茨·利特克的「星星的面紗」,是一個利用攝影女孩臉上的雀斑,來進行的一個影像工藝的實驗。他利用了傳統凹版印刷的工藝,製造了照片影像的凹凸感,讓「雀斑」在平面影像的基礎上生成了可觸摸的立體感覺,為照片添加了「生命」。城市之光是都市人身上的一抹動人的細節。
[美]Todd hido/攝影
美國攝影師Todd hido擅長拍攝那些空曠的神秘房子,在夜晚的時候,你能想像出這個拿著大相機的傢伙,尋找那幽密至極的光影,畫面中沒有一個人,孤獨寂寞,但每一種光都散發著不同的顏色,有藍色的,有黃色的,有紫色的……而這些鏡頭下的房間在白天是世俗化的,平淡無奇,但到了夜晚卻成被攝影捕捉出異次元的別樣味道。這張照片像一片地面上的海,城市之光是彩色的記憶再現。
[美]李·弗里德蘭德/攝影
這張攝影史上著名的照片,是美國紀實攝影大師李·弗里德蘭德的街拍作品,李·弗里德蘭德打破傳統紀實攝影的報道屬性與他者屬性,加入了個人強烈的觀看,在畫面上不再糾結美術化的完美瞬間,而是把生活解構到對社會風景的維度里。這張一進一出的男人與女人,大門劃分了兩個階層與兩類生活,簡單的一瞬包含了許多對社會問題的揭示。城市之光是隱含社會話題的曝光與揭示。
TAG:吞像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