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社會問題
學誠法師: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社會問題
本平台每天分享公認祖師大德開示,權威實用,歡迎關注,歡迎分享,自利利他!
現代社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各種利益交織,錯綜複雜,佛教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讓我們細細品味學誠會長文字里透露出的睿智與淡定,從容與擔當。言為心聲,相信讀者會對法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對佛教的未來充滿信心。
A、網友:如何面對這個現實而充滿不如意的世界?
學誠法師:我們常常覺得這裡不如意,那裡有問題,反過來看看自己: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足夠嗎?自己又為他人和社會做了什麼呢?如果內心只考慮自己的需求、總是要求外在,永遠不會滿意。
B、網友:望大師指明一下,在這片骯髒的土地上我們如何生存?
學誠法師:真正應該問的是:我們為它做了什麼?我們能為它做什麼?不要管別人如何,問自己、看自己、從自己開始。
C、網友:面對現實很沮喪,該怎麼選擇看待自己與社會?
學誠法師:想太多別人應該如何,社會應該如何,不如多想想自己應該如何,任何事情落實到自己身上、自己眼前,才是有意義的,不然都是妄想。希望社會怎麼樣,別人怎麼樣,自己就先做到。再高的理想,都是從腳下開始一步步走到的;站在原地不動,永遠無法到達。
D、網友:大師,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佛教越來越商業化了?
學誠法師:不是佛教商業化,是整個世界對物質利益的追逐浪潮影響到了佛教。其實這是兩種力量的對比,佛教的力量弱,就被商業化所影響;佛教的力量強,就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祥和、寧靜、清涼的影響。所以,四眾弟子應精進修行正法,團結一心、凝聚力量,建設佛法事業,把佛法中正面的力量釋放到社會上去。
E、網友:我學佛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心向外求,愛多思考閑事,比如我特別喜歡關心討論國家大事,經常對一些社會上不好的事憤憤不平,心被外物牽著走,看到一個好新聞就高興,看到一個負面新聞就生氣,看到一堆負面新聞就怒不可遏,根本把握不好度。是不是應該少管閑事,把主要精力放到修行上來?
學誠法師:多關心國家社會不是壞事,但關心完了不是去議論、評判,憤世嫉俗。佛弟子對外境要敏感,然後把所有外境都轉化為自己修行的對境,從自己開始做起,才能真正去利益他人、改善社會問題。這要以法理為基礎,以修自己為核心,不然就只是造一堆口業而已。
F、網友:弟子粗鄙,感到在當下遇不平事選擇忍受的多,而合法地去追究的少。但不追究似乎難有改變。那麼面對不平事,堅持理性,討要說法算是我執嗎?什麼是我們應當隨緣接受的「果」?覺得正氣需要匡扶,但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把握這個度?
學誠法師:匡扶正氣,不是一時意氣就能完成的事,絕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為自己的憤怒找個理由。利益大眾、扶正祛邪,不是只有在自己受到委屈的當下才去做的,而是要目標清晰、堅持不懈、長時努力,忘卻個人榮辱得失。有這樣的發心,一切境界都能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G、網友:現在的人感覺普遍都生活的很累,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無窮無盡的煩惱,即使自己有心想做一個簡單的人,但周圍卻沒有這樣的土壤,整個社會給人沒有出路的感覺。整個社會就像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請問法師,這個時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學誠法師:佛法可以給過於急躁的人心減速、減壓,幫助我們調節身心的平衡、省思生命的方向、找到人生的福樂,正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一劑清涼葯。現在是共業增上的時代,眾生彼此之間的聯繫與影響越來越緊密、直接,要扭轉強大的雜染共業,需要更強的清凈共業。把自己融入到一個清凈的團隊中,既是對自己的保護和幫助,彼此團結起來,又能去幫助更多的人,乃至推動全社會的改善。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