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宋官窯瓷器辨別之瓷器胎質

宋官窯瓷器辨別之瓷器胎質

官窯是我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專燒宮廷、官府用瓷。「官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由官府直接營建。官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瓷器中只佔極少數,但是由於其所處地位和具備的優越條件,使它在當時燒造了一批宮廷所需的高檔瓷器,成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宋代南北官窯瓷器的窯址已明確,兩窯口瓷器的特徵是大同小異。後仿的官窯瓷器雖然釉色、造型等都和宋代官窯瓷器類似,但它們之間的本質卻相差甚遠。本文將主要介紹宋代官窯瓷器辨偽之瓷器胎質。

宋代官窯瓷器的胎質是採用當時抗州烏龜山紫金土與瓷石配成,胎中氧化硅、氧化鐵含量較高。胎色呈黑褐色。燒制與施釉的工藝特殊,採用先素燒胎坯而增加機械強度,然後多次施釉,釉厚達2毫米以上。釉色晶瑩如玉,釉中有「聚沫攢珠」。由於胎質含鐵量高,在器物的口緣和底足岀現了「紫口鐵足」。鑒定宋代官窯瓷器的真偽要正確認識「聚沫攢珠」和「紫口鐵足」特徵。

南宋官窯岀戟觚口沿薄釉處的「紫口」

底足外壁的「縮釉」&一圈1毫米的胎色「鐵足」

聚沫攢珠:宋官窯瓷器由於多次施釉,釉中的聚沫、攢珠氣泡必然會產生,釉中氣泡的形態是大小重疊的,氣泡周圍的釉有似藕粉狀,這些現象均是多次施的氧化、擠壓情況下發生「聚沫攢珠」的特殊現象。聚沫攢珠」是辨別真假官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釉對光線選擇性的吸收形成散射,有一種軟玉般朦朧的乳濁感使人慾看不透。聚沫攢珠是粉壯氣泡上象有一層膜壯晶瑩體,當用10倍放大鏡觀看汽泡,象唾液一樣凝聚在一起。10倍以上的放大鏡觀看,氣泡反然模糊不清,正是與仿品有不同的現象相反。

紫口鐵足:紫口是由於黑胎上釉後,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顯現了胎色。而鐵足是指足邊留有1至3毫米不等的黑褐色胎。

宋官窯瓷器的釉是石灰鹼釉,釉中含氧化鋁高不會產生流動,但底部有縮釉現象。

後仿官窯瓷器由於胎質不同,以較濃色的黑褐色釉刷在器口與底足上充當「紫口鐵足」,看不見宋官窯圈足內牆或外牆處一圈1至3毫米黑褐色胎。也見不到底部有縮釉現象,更見不到釉中似藕粉狀、聚沫、攢珠現象。絕對見不到釉中白斑的周圍有淺蘭色的霧狀。見不到開片紋線中的鱔魚色。

北宋官窯雙耳扁瓶口沿薄釉處的「紫口」

底足牆壁內外均有1至3毫米的「鐵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龍陶瓷 的精彩文章:

明代瓷器品種及其工藝特點
如何辨別各朝代龍泉窯真偽?

TAG:唐龍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