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年「人與生物圈計劃」怎樣影響了中國

40年「人與生物圈計劃」怎樣影響了中國

2018年7月30日-31日,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45周年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人與生物圈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項目之一,致力於改善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加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保護,有力地促進了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發展。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WNBR)是全球最大的保護地網路,截至2018年7月底,已在世界122個國家建立了686個生物圈保護區,包括16個跨界保護區。其所涵蓋的陸地、沿海和海洋區域超過7億公頃,保護地範圍內約有2.1億人口。

中國於1973年加入了「人與生物圈計劃」,後經國務院批准,於1978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正式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對接,開始在我國實施這一計劃。

目前,我國有34個保護地先後加入了這個遍及地球的網路。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說,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定地致力於「人與生物圈計劃」在中國的實施和推廣,以建設中國境內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為工作重點,以科學技術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要途徑,探索促進生態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智庫建設、人類培訓、科普宣傳和國際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

創建全球第一個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網路

在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過程中,我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取得了許多開創性成果。

首屈一指的是,創建了全球第一個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網路,即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這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針對「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研究、示範及教育的互動交流平台,受到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讚揚,為有關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踐經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作為生態建設的職能部門之一,始終致力於保護生物圈的資源,改善人類同環境的關係,多年來採取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保護小區等各種保護措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眾多保護的優秀典型,推動了「人與生物圈計劃」的實施和發展,為全球有效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提供了中國經驗。截至2017年底,我國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

此外,在全球範圍內,生物圈保護區與教科文組織另一旗艦項目——世界遺產交相輝映。在今年7月初閉幕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貴州的梵凈山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在日前結束的第30屆人與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會上,安徽的黃山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至此,我國既是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區總數已達7個,這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各級政府保護自然生態的堅定決心。

我國還創辦了全球唯一宣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專門期刊。該期刊通過分析研究自然保護區的最新案例和拍攝第一手的現場生態圖片,深刻探討人與自然的終極話題,生動講述中國的生態故事,並分享國際科學界的綠色意識和生態理念。

一線人物作出傑出貢獻

40年來,一批長期奮戰在自然生態保護第一線的保護地管理者、職工,專家學者,以及熱心自然生態保護公益事業的企業家等社會力量,作出了傑出貢獻。「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成立40周年傑出貢獻獎」獲得者李文華、楊業勤、鍾承湛,「綠色衛士獎」獲獎者施小剛、楊權勇、張英軍,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文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學家、生態學家。在近7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一直從事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自中國加入「人與生物圈計劃」以來,他率先進行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補償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系統總結了農林複合經營的理論體系,提出我國農林複合經營應用模式,組織大型國際生態研究合作計劃,培養了我國眾多生態學研究領域骨幹。他連續擔任兩屆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主席,參與籌備了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在國際上積極介紹中國人與生物圈工作的成果與經驗,擴大了我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在國際上的影響。

楊業勤,曾任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紮根保護區工作40年。他主持並成功完成梵凈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申報,系統推進了梵凈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規章制度的建立,前瞻性推進保護區地方立法,建立保護區後備人員培養機制,堅持保護優先、協同發展的人與生物圈理念,塑造保護區與地方的新型合作協調發展關係,並首次摸清黔金絲猴野外生態習性。

鍾承湛,民營企業家,連續10多年關注並改善了中國保護區一線工作人員野外工作裝備的專業性與安全性,公益提供多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野外自然資源本底調查團隊的野外作業裝備,組織並開展面向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戶外技術與安全培訓。

施小剛,四川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江坪保護站站長。他風餐露宿,帶頭完成了1164平方公里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個體動態及DNA建檔工作、436平方公里的雪豹科考調查,為推動「大熊貓+雪豹」雙旗艦物種保護戰略作出了獨特貢獻。施小剛通過GLS地理信息系統操控、GPS定點尋找目標等訓練,打造了一支掌握新技術的精銳團隊。他還拍攝了一個短片——《來自遠山的呼喚》,傾吐了卧龍人誠摯的心聲:讓這片山林永保美麗和安寧。

楊權勇,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壩溪管理站站長。楊權勇來梵凈山已經17年了,自打環山公路開通後,那裡的保護工作便面臨著嚴峻考驗,他對老百姓說,咱可要保護好自己的家園啊。於是,他聯合社區共管組織,創新方式,讓野外巡護管護更加富有成效。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他走村串戶,及時排除隱患。近幾年,他協助科教部門對轄區內的主要河流進行水質和兩棲動物監測。

張英軍,山東昆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綜合執法局局長。從林校一畢業,張英軍便開始守護昆嵛山的赤松闊葉混交林。保護區勘界時,他踏遍了這裡的100多個山頭,最終繪製出了精確的功能分布圖。從申報工作到編製總體規劃,從基礎建設到合作建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無不凝結著他的一份心血。走上領導崗位後,他依然身先士卒——看護巡查有他,一線執法有他,撲火搶險也有他。2015年,保護區周邊起火,他在火場奮戰了三天三夜。為了保護好山東半島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張英軍傾心傾力,過年都顧不得回家……

回眸40年,正如許智宏所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人與生物圈計劃」的核心理念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可以緊密結合,通過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開發所需要的高新技術的應用,將中國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建設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示範基地。

背景介紹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國際社會就人口問題、環境污染乃至戰爭與世界秩序等問題進行了沉痛而深刻的反思。在1968年召開的世界生物圈大會上,科學家們就明確指出:生物圈是一個系統,對其部分的擾動會影響到整體,故此,自然資源的利用規劃必須基於綜合的跨學科的科學研究。

新的覺醒產生了更加睿智的認知:人類是生物圈中的關鍵因素,自然資源的管理問題僅靠自然科學和技術是無法解決的,必須要考慮社會科學,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和心理學方面的問題。科學技術人員必須準備在綜合了多學科的團隊里工作,青年一代必須準備好擔當起自身的責任,公眾必須了解人類的環境需求是什麼,決策者必須獲得為作出正確決策所需要的事實和知識等。

基於這些新的認知和全新理念,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人與生物圈計劃」。

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粉紅椋鳥的24小時
陝西秦嶺羚牛種群數量穩中有增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