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礦料現狀的概論和紫砂礦料知識的分享
對於整個紫砂行業來說,紫砂礦料是支撐這個行業發展的根本。市場對於宜興紫砂礦料的傳聞可以說是五花白門,所以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權當拋磚引玉了。
紫砂原礦
市場上消費者由於很多人並沒有實地來宜興深入了解,所得到一些關於紫砂礦料的知識和消息基本是網路上的各種文章以及朋友之間的口口相傳。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目前根本就沒有多少紫砂礦了,市場上銷售的紫砂壺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紫砂材質製成的。而且這樣的觀點有相當人數的支持者。
那麼我先就這個觀點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回答。
說目前根本就沒有紫砂礦的朋友,可以了解下紫砂礦料的形成,紫砂礦的成礦年代為古生代泥盆系,約三億五千萬年左右,位於海、陸、湖交替的三亞類地帶。藉助風力或水利的搬遷,一些細小的粘土顆粒及其他礦物形成沉積型粘土頁岩。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以前聽到最多的就是黃龍山紫砂,一直以來都是把黃龍山當成紫砂礦的唯一出產地。自從宜興當地政府出台相關政策,對黃龍山進行管理,進行限制性的開採以後,很多消費者就認為紫砂礦即將面臨枯竭。
宜興的地理位置
宜興的地理位置處於天目山余脈,宜興出產紫砂礦的地區基本處於南部的丘陵地帶。同處於天目山余脈並且和宜興南部交界的浙江長興和安徽廣德,以及在廣德西南部的寧國等地都存在大量的紫砂礦產資源,而且在全國很多地區都有類似的紫砂礦產資源被不斷發現。紫砂作為一種礦產資源,它的出產地是以礦脈作為劃分依據,而不是以行政區域來劃分。這就如同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雖然有的是處於不同的行政區域,但是地下的資源是一脈相連的,它不可能以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所以還在擔心紫砂礦枯竭的朋友,完全可以放心,紫砂礦在一定時期內還不會枯竭。
隨處可見的「黃龍山原礦」紫砂壺
那麼我們在市場上看到到處都是標明「黃龍山原礦」的紫砂壺,這些都是真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紫砂行業直接從事紫砂壺製作以及生產的從業人員粗略的估計在10萬人左右。如果平均每個人一年紫砂泥的需求量用300斤來計算,一年的紫砂泥需求量最少就達到3萬噸左右。其中很多從業人員都是從事一些低端商品壺的製作,如產量巨大的機車壺,這部分從業人員對泥料的需求量每年都要達到數噸。因此每年紫砂泥料的實際需求量遠遠不止3萬噸,如果全都用黃龍山礦區所出產的紫砂泥來制壺,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陶土類或者紫砂原礦添加金屬氧化物著色劑復配而成的泥料,或者是周邊礦區的原礦通過和黃龍山產的原礦進行調配練泥,也就是泥配泥。金屬氧化物復配的泥料主要是用於一些以「稀有珍貴」泥料為賣點的商家,以及部分藝人創作中的特殊裝飾需要。而「泥配泥」的普遍存在主要是基於黃龍山單原礦隨著市場的炒作,價格瘋漲,絕大部分制壺者沒辦法承受這樣的價格,通過泥配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泥料成本。另外,黃龍山單原礦通過和其他不同的原礦進行配比,可以形成眾多的泥料呈現效果。這樣對於制壺者來說,可以很好的解決各種器型的泥色搭配問題。
那麼很多消費者會問:「泥配泥」還屬於原礦嗎,我認為還是屬於原礦的範疇,但不屬於單原礦。這就好比水果榨汁,你用西瓜榨取的果汁是天然的西瓜汁,你用橙子榨取的果汁是天然的橙汁。那麼把這兩種水果混合在一起榨汁,難道榨出來的就不是天然的果汁嗎?只是由於兩種水果混合以後,榨取的果汁混合了兩種水果,口味會有所不同。而「泥配泥」的道理跟這個是很相似的。
紫砂礦料的精選
關於「本山料」和「外山料」之爭
先來介紹下「本山料」,當前把黃龍山礦區出產的紫砂礦稱為本山料,黃龍山也稱為「本山」,而黃龍山以外的紫砂礦都稱為「外山料」。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黃龍山的本山料才是真正的紫砂礦料,用黃龍山的礦料做出的壺才是真正的紫砂壺。我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對此深信不疑,甚至有不少的消費者一直以來都認為黃龍山是唯一的紫砂礦出產地。紫砂礦首先是一種自然的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它的分布是受地質條件的支配,而且分布呈不均勻性和多樣性,也就是我在本文前面所說到的,紫砂礦在黃龍山周邊地區乃至其他局部地區具備了類似的地質條件都可以存在。紫砂礦的品質劃分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有的是以最終成型後的紫砂壺的泡養速度為標準,養的快的就認為礦料品質高,有的是以紫砂礦的出產地作為劃分標準,認為黃龍山出產的紫砂礦料品質最高,周邊出產的紫砂礦品質較低。個人認為這樣的劃分依據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黃龍山出產的紫砂礦料中不乏高品質的好料,但是也會出產品質較為普通的礦料。而黃龍山周邊的眾多外山出產的紫砂礦料裡面,也會有一部分高品質的礦料,所以說黃龍山出產的都是好料這樣的說法,我認為站不住腳。從紫砂原礦到最終制壺可用的成品泥,需要經歷眾多的練泥步驟以及陳腐,這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到紫砂壺最終的泥料品質以及泡養速度。而紫砂壺的泡養速度也不能作為衡量紫砂礦料品質的唯一標準,還應該結合泡養後包漿的程度,以及泥料結構等各方面來綜合判斷。在此我認為「本山」和「外山」根本沒有絕對的孰優孰劣之分,再以地域來劃分礦料品質已經不合時宜。
通過上文的分享希望對大家在紫砂礦料的認識上有一定的幫助。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