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

蘇軾: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

才子系列--[第三期]

風月

史官

文∣魚尾有紋 ? 主播∣皓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氣磅礴,意境悠遠,給人以撼魂盪魄的靈魂衝擊。更有一份懷才不遇、功業未就的憂鬱之情。

他是宋代文學最高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蘇軾,他詩文清新洒脫、文風豪放,帶有不凡的氣息;他二十二歲就金榜題名,進士及第。

文壇領袖歐陽修看了他的文章,覺得才氣逼人,給予他超高的評價: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蘇軾一出場就驚艷了整個大宋。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中央官員的他,正是施展抱負的大好時刻。可是作為學霸的他,在官場未必能夠一帆風順。

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王安石變法雖然能讓國庫充盈,軍隊強大,但老百姓的生活卻會更苦。財富取之於民的做法,蘇軾投出了反對票。他認為變法應該以民為本。

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正如日中天,擠走了反對變法的舊黨代表司馬光,擠走了歐陽修,也擠走了蘇軾。

蘇軾知道和新黨作對的結果。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寫了一本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萬言書」,遞到了宋神宗的面前。

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很多,但如此堅定且尖銳地反對,只有蘇軾。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反對變法的決心,尤為可見。

月余後,蘇軾覺得萬言書還不夠,再次上書,千字奏摺直擊變法痛點。蘇軾用他的行動告訴王安石,告訴新黨,我就是旗幟鮮明地反對你們這樣的變法。

蘇軾成為新黨的眼中釘,變法路上的絆腳石。

新黨不遺餘力地在皇帝面前貶低蘇軾,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尋找可以搬倒蘇軾的「罪證」。

「烏台詩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動了,讓43歲的蘇軾見證了什麼叫「人心險惡」,讓他在黃泉路上走了一個來回。

在和新黨的爭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他那憂國不謀身的姿態,深深打動著後人。

破繭成蝶

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雖然是個官,但這個位置是為犯官設置的,他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沒有朋友,甚至沒有書信來往的孤家寡人。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寂寞沙洲冷,冷、很冷、冷到骨頭裡。

蘇軾好比是一隻受傷的孤鴻,棲息在沙灘上,寒冷的海風和冰冷的潮水無情地肆虐著他,他無處安放身體,無處安放靈魂。人生之最凄涼,亦不過如此。

他一直定位自己是治國棟樑之才,定位自己將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的肱股之臣。讓他不明白的是,一心為國,為何會受到如此無情的打壓。

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一時之間讓他心灰意冷。

他縱情于田野,寄情於美酒,用酒精來麻醉自己。

「夜飲東坡醒復醉。」普通人喝酒是喝醉之後醒來,而蘇軾是醉後醒來再醉,他生怕自己會醒來。

「烏台詩案」讓他久久不能釋懷,就像一道過不去的坎,只能用酒精來麻醉。

被動的地位,被逼迫的心情,無法自主的命運,無處發泄的才華,蘇軾只能「倚杖聽江聲」,望江興嘆。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體味了人生眾多失意之後,蘇軾並未沉淪,而是積極地做著心靈上的解放,終於從陰影中走了出來。他的苦悶化為坦然。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走出逆境的蘇軾心情豁然開朗。

人生無非就兩種天氣,要麼太陽天,要麼陰雨天;人生亦不過如此,何必在乎是下雨天,還是晴天呢!只要做自己就好。

從此,蘇軾的天空之上沒有了烏雲,心靈的解放讓精神得到了升華,最終破繭成蝶,飛出一隻五彩斑斕的美麗蝴蝶。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當蘇軾48歲時,宋哲宗繼位,舊黨重新執政,司馬光被啟用為相。

春天終於來了。

在司馬光的提攜下,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蘇軾從一個無品官,火箭般的速度升到三品大員,官至翰林學士加知制誥。

司馬光之恩,如同父母再造之恩,恩比天高。

然而蘇軾只把這種感恩放在心底,他並不會為了恩情而放下自己的原則。

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全面否決王安石變法,無論好壞,全部廢除。當新黨被壓,無力反抗的時候,蘇軾站了出來。

不因自己曾經被新黨無情打壓而記仇,也不因自己受司馬光的恩情而站在新黨的對立面。

他只有一顆赤城的心,無關仇恨,無關恩情,只要符合國家利益,符合百姓利益,他都支持;反之,他必反對。

蘇軾堅決反對舊黨全面廢除王安石變法的做法,反對舊黨不實事求是,反對舊黨枉顧百姓利益,在朝堂上據理力爭,和司馬光有了巨大的政治衝突。

他在新黨執政時,是王安石變法的絆腳石;到舊黨執政時,他又成為廢除王安石變法的絆腳石。

在眾人眼裡,他就是一個又臭又硬的絆腳石。

難道蘇軾不知道反對舊黨的後果嗎?有過一次被貶經歷的他,心裡非常清楚後果。

比起榮華富貴,官場名利,不如他心中的那一顆為民請命的赤誠之心。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文人的情懷,在這一刻被蘇軾演繹得淋漓盡致。

世間少了一個大官,多了一個大文豪

新黨不愛,舊黨嫌棄。結局如何,蘇軾非常清楚,他自請外出,不屑與之為伍。

52歲,任杭州知州,疏浚西湖,建「蘇堤」。

54歲,復招還朝,於政見不合,再次外出為官。

57歲,新黨再次執政,被貶至惠陽。

60歲,被貶至最南端,海南儋州。儋州屬於流放之地,只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可想而知新黨舊黨對他的忌憚,以眼不見為凈,除之而後快。

雖地處荒蕪,卻心境開闊,蘇軾每經過一個地方都當做他的第二故鄉,用自己的方式,精緻而體面地生活著。寫詩,作詞,寫散文,書法,作畫,尋美食,辦學堂,介學風。

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詩與遠方。

蘇軾歷經坎坷,已榮辱不驚,坐看雲起雲落,淡看花開花落。

他的心境超脫了塵世間的名利爭鬥,樂觀看待自己的人生,積極探索生活的意義。從而形成了一種偉大的人格,一種進退自如,超然人生的士大夫精神。

脫俗的靈魂造就了不一樣的蘇軾,其詩題材廣闊,其詞豪放,其散文宏富,善書工於畫,一個文學巨匠在北宋的星空冉冉升起,照亮千年。

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

蘇軾的人生態度就如辛棄疾說的那樣: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世界或醜惡,或不公,或無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世界永遠都是美好的。

蘇軾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不管遭遇什麼坎坷,請一定保持泰然的姿態,用微笑面對生活,生活將會報之以歌。

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版權歸本平台所有 轉載請聯繫「風月史官」

作者:魚尾有紋。夢想仗筆行天下,用字寫靈魂的鹹魚。

主播:皓軒。魚三公子。雲想衣裳的真理工男,舞刀弄槍寫代碼的假文科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月史官 的精彩文章:

從老六變老八,都是「二進宮」惹的禍

TAG:風月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