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京醫科大篡改成績刷掉女考生,職場性別歧視怎麼破?

東京醫科大篡改成績刷掉女考生,職場性別歧視怎麼破?

日本最負盛名的醫科大學——東京醫科大學近日被曝光的這波操作讓人大跌眼鏡:該校過去十幾年來居然一直在篡改女生的入學考試成績,故意令其落選,以限制女生的錄取人數。

其理由是女性在結婚生子後大多會放棄從醫。

據《讀賣新聞》報道,女醫生因結婚及生育而離職,會直接導致醫院人手不足。

東京醫科大學相關人士甚至聲稱:「這是需要做的『惡事』,是一種默契」。

手動改分

據共同社報道,7日,調查委員會公布對該事件的調查報告。

調查發現,對於醫學院醫學專業複試的小論文,該校至少從2006年的入學考試開始就多次對成績進行違規操作,以減少女生和復讀3年以上男生的合格人數。

其具體操作手法是:將所有考生的小論文得分乘以0.8,然後對應屆和復讀1至2年的男生一律加20分,對復讀3年的男生加10分。女生和復讀4年以上的男生則沒有加分。

今年,該校考生共計2614人,男生佔61%,女生佔39%。最後錄取男生141人佔82%,女生30人佔18%。男生錄取率達8.8%,而女生只有2.9%。

報告強烈批評稱「這就是歧視女性」,並斷言對復讀男生採取的措施是「對考生背信棄義的行為」。

此外,報告認定校方在今年和去年的初試中給部分考生加分,違規操作。

事件曝光後,東京醫科大學召開記者會,明確表示將對操作成績行為「予以根除」並進行了道歉。

對於如何應對因此而沒有通過考試的考生,校方稱將與政府進行磋商。

利益交換

而這已經是東京醫科大學今年的第二起醜聞。

在此之前,日本文科省前局長佐野太利用職務之便,與東京醫科大學疑似進行利益交換,令其子得以入學——其子分數增加了20分,排名從第151位上升到第87位。另外還有5人也獲得10至49分的加分。

佐野太已被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以收受賄賂的嫌疑逮捕。

今年7月,該校前理事長臼井正彥和前校長鈴木衛也分別辭去職務,他們被控以政府補貼的形式收受了教育部官員的賄賂而改變錄取結果,兩人均被起訴。

日本民眾對這種行為表示強烈抗議,紛紛走上街頭捍衛女性權益。有媒體貼出海報稱,該案件是展現「日本社會如何吞噬自身」的一個完美例子。

許多用戶在雅虎網站上發泄他們對這所大學的憤怒。還有人建議取消大學的補貼。

一名學生說:「我的父母說女性不屬於學術界,我沒有理睬他們,進入了日本最好的大學。但在找工作面試時我被告知,如果你是男人,我們會馬上僱用你。我的敵人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整個社會。」

社會結構性難題:家庭與工作的平衡

但對於醫科大的做法,也有部分女醫生表示,雖然不同意這種做法,但鑒於嚴峻的職場現狀,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

有女醫生表示,「曾因為休息日也工作到深夜而流產。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與合作,感到無法再支撐下去了。」

鑒於首相安倍此前曾承諾提高女性勞動力的人數,這些現狀很諷刺。而根本問題還是出在能否讓女性堅持工作的大環境上。

日本是世界上女性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近50%的女性擁有大學學位。但因為日本嚴峻的加班文化,以及缺乏足夠的兒童保護政策,大約7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就離開了工作崗位。

此外,女性還需要承擔大部分家務,同時承擔照顧老人、孩子的責任。

今年初,一名日本女性因未輪到她就提前懷孕受到老闆的斥責。專家稱,日本職場上仍然存在著不鼓勵女性生孩子的文化,如果她們懷孕了,可能會對她們的工作產生影響。

東京一家化妝品公司的一名員工稱,她和22名女同事入職後收到了公司「分娩和育兒計劃」郵件,讓大家避免同時懷孕,錯峰休假。

類似的「職場歧視」導致女性在職場的參與度已成為近年來日本社會的一個關鍵問題。

日本女性的職場參與度歷史上一直很低,尤其是在專業領域。在日本,只有12.4%的立法委員、高級官員和管理者是女性。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日本在女性與男性醫生比例方面落後於其他工業化國家。2015年的數據顯示,只有20.3%的醫生是女性,而美國女性醫生佔34.1%,拉脫維亞最高,達到74.3%。

2016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20年,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女性高級職位將佔到30%,政府高級職位佔到7%,企業為15%。

但能不能實現,就要看社會保障是否能做到位了。

正如《朝日新聞》指出,東京醫科大事件可能並非個案。

「很難不去想,這所大學是否是這個國家唯一一個在不解決社會結構性問題的情況下為女性職業發展設置障礙的組織。結構性問題讓女性很難在家庭工作之間平衡。」

文/思齊

編輯/謝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變「歐洲杯」,普京成最大贏家?
不要「迷信」克羅埃西亞,關於它的新聞可能只是個傳說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