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的清涼緣-張愛玲金陵紅樓情

紅樓夢的清涼緣-張愛玲金陵紅樓情

紅樓夢的清涼緣

--張愛玲金陵紅樓情

作者:道森  朗讀:道謙  編輯:道靜

1939年4月,張愛玲來到南京。她對《紅樓夢》與南京有關的遺迹很感興趣。這次來南京,她去過明孝陵、大行宮利濟巷、江寧織造府遺址、曹氏家廟香林寺、萬壽庵及隨園、烏龍潭等地。

1944年秋,她又一次來到南京。張愛玲對《紅樓夢》愛得太深,一到南京就去尋找《紅樓夢》有關版本及史料。這天,她在三山街一家舊書店見到寄售的一部清道光初年刊刻的石印版《石頭記》,想買但價太貴。她即先留下定金,第二天帶餘款來取書。第二日在書店見到寄售書的主人。當得知欲購書的是當時知名的青年女性張愛玲時,書主人即同意將書價減半。這令張愛玲很感動,多年以後,她在一篇文章中記述此事,稱道南京民風淳厚,南京人厚道、有文化品位。

張愛玲又去清涼山下龍蟠里國學圖書館查找資料。在這裡見到朋友魏韜。魏也是名門之後,是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曾孫女。張愛玲來到魏韜家茶敘。談到了《紅樓夢》,魏韜告訴張愛玲,鄰居方策是清代桐城派方苞後人,對《紅樓夢》頗有研究。張愛玲即要求請方策也來一道茶敘。張愛玲與方策同對《紅樓夢》的愛好,兩人相談甚歡。方策很欣賞張愛玲的才學,即表示願意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隻惠泉酒罈相贈。

《紅樓夢》第16回即寫到惠泉酒。袁枚《隨園食單》里也談及到此酒。蘇州織造李煦給康熙進貢單、江寧織造曹頫給雍正進貢單都載有惠泉酒。

據方策分析,此酒罈的酒是李煦受曹寅之託,特安排惠泉酒坊釀製的,因此,這酒十分珍貴。張愛玲收到此物,再三道謝。

張愛玲1944年這次南京之行時,與胡蘭成仍維持夫婦關係,但己貌合神離。對張與胡的戀情,張愛玲始終難忘。張愛玲學習、借鑒《紅樓夢》的意境、手法、語言,寫長篇小說《十八春》,男主人公世鈞的家在南京,女主人公曼楨的家在上海,彼此熟悉後,曼楨來南京,兩人去清涼寺玩。張愛玲筆下寫道:

(清涼寺)走不完的破爛殘缺的石級,不知什麼地方駐著兵,隱隱的喇叭聲順著風吹過來,在那淡淡的下午陽光下聽到軍營的號聲,分外覺得荒涼。

「走進去,幾座偏殿里都有人住著,一個襤褸的老婆子坐在破蒲團上剝大蒜,她身邊擱著只小風爐,豎著一卷席子。還有小孩子坐在門檻上玩。」

清涼寺正中有一座鼎,曼楨因為腳上凍瘡破裂無法走路,只得在青石座基上坐下休息。休息片刻後,世鈞和曼楨就坐著黃包車回家了。

張愛玲筆下世鈞和曼楨的身上,有著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影子。兩人熱戀著,胡蘭成帶張愛玲到「首都」各大景逛一逛。而小說中細膩景物描寫說明這對戀人在清涼寺內流連過,清涼寺見證了胡蘭成和張愛玲的戀情。

曾風行一時的電影《半生緣》,即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電影里曲折且極富戲劇性的故事情節是舊上海的感覺,但宿命的結局和黯然的意蘊確是老南京的味道。特別是來到清涼山,當人們一走進上山間石階,感覺從樹葉縫中散落下來的日光,你就會感到安靜。那電影中自始至終貫穿的就是這種光線,暗而不灰,溫暖中卻有一些荒涼,如同坐在陰冷的小屋裡享受秋日午後的一絲陽光,暖暖的讓人感覺幸福卻難以隱藏其中註定的短暫與感傷。世鈞和曼楨的緣分便是命中注定了的,只有半生。

上世紀50年代初,張愛玲離滬赴港,以後又到了美國。她帶去了滿滿兩箱旗袍等衣物,還有那部珍本《石頭記》和惠泉酒罈,也帶上了她對清涼寺等南京風光名勝那難忘的深情。由於她獨在異鄉,幾次輾轉遷居,那部《石頭記》及惠泉酒罈也不知去向了。

張愛玲的南京戀、紅樓情留在了她的文字中,也留在愛她文字的讀者的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禪小築 的精彩文章:

世間最美的姻緣,是與佛法相遇

TAG:聽禪小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