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應該談些什麼?

當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應該談些什麼?

生離死別的距離,就像花開花落

從孩子能夠對話開始,對於死亡這個話題我好像就不大忌諱,不過其實我小時候是怕「死」的。

這樣的害怕,大多來自於大人灌輸的觀念與感受,也來自於電視電影中鬼聲鬼影的形象;以至於打小開始,只要看到靈堂就必定繞路,遇到喪家就一定轉頭,碰到跟死亡有關的任何議題都必須噤聲不許多問;只管撿起掉了一地的寒毛,能跑多快就是多快。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長大之後,先是遇到了摯愛外公的離世,後又經歷了懷孕時生命在自己身體里滋長的洗禮,我突然覺得,生與死的距離其實好相近,就像必須落了花才有可能結出果。

所以在帶著孩子經過靈堂的時候,縱使不會故意鐵齒的迎面前行,但卻也更能輕鬆自在的經過喪家,然後口氣自然的告訴孩子:

「靈堂,是人過世的時候最後休息的地方;喪禮,是我們活著的人跟過世的人告別的過程;

死掉的人,就像每個人一開始的歷程一樣,只是回到了菩薩的身邊,長回了翅膀當回天使。這一些,就是生命的歷程。」

讓孩子學會正式死亡的繪本

不過最近念了一本繪本「Missing Mommy」,在孩子的眼淚里,我突然了解,即使再怎麼討論死亡,面對摯愛之人的離去,沒有人是可以因為練習而學會心理準備的。

從打開繪本開始,我的心裡就已經一緊,因為沉重的黑傘,已經預告了之後的結局,但是我想,談論死亡從來就不是我們避諱的話題,所以,挨著兩個孩子,我還是繼續了故事的節奏,順著繪本里充滿情感的圖畫前進,但是漸漸的,我們母子三人身邊的氣氛越來越凝重,然後故事結束,孩子大哭了。

看著他們哭的嚎啕,我抱著他們說:「對不起,媽媽今天選錯繪本了!好了好了,以後不念了。」

兒子看著我說:「媽媽你以後也會死掉嗎?」

我說:「當然啊,人都會死掉啊。」

結果女兒跟兒子一起抱著我大哭,說:「我不要媽媽死掉…」

我摟緊著他們說:「傻瓜~媽媽現在不會死掉啦!而且接下來媽媽一定也會為了你們,努力的、健康的活著,不會太早離開你們的啦。」

不過,我擦擦他們的眼淚說:「生跟死一樣,都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就像花開跟花謝,就像上課跟下課,就像打開一包餅乾就一定會有吃完的時候……重點是要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就像你們來當我的小孩,所以我就很努力的當你們的媽媽。」

孩子問:「那如果死掉了,會去哪裡?還會見面嗎?」

我回答:「嗯…就是裝回翅膀再去當小天使啊,至於會不會再見面媽媽不知道,但是媽媽知道的是,已經死掉的人,其實只要你夠想念就會見面。」

孩子不解的看著我,我說:「想念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當你想念,這個人就會出現在腦海,他就會一直活著;這麼說吧!很多人因為不珍惜自己的存在,選擇當一個不好的人,那麼,這種人沒有人會想念,看到他就討厭,那其實這種人跟死掉了沒兩樣。

因為沒人希望他存在。相對的,當我們選擇去當一個好的人,就算不見面朋友都會想念,所以就算有一天我們不在了,都還會活在每個人的心裏面。」

還有啊!我低聲的說:「就算有一天媽媽不在了,我也還是會在你們的身上一直活著哦。」

生離死別留給孩子的不該是悲傷,而是為愛而生!

孩子看著我,我回應著熱切的眼神說:「會活在我教會你們折衣服的方法里、念過的故事裡、牽著你們手的溫度里、還有所有一切媽媽跟你們一起做過的事情里。」

出乎意料!亦或是果不其然?孩子眼眶又紅了,所以我趕快拿起了另一本繪本分散掉孩子的注意力。

念完故事之後,上床前的睡前擁抱,孩子顯得更用力也更久。關上了孩子的房門,我把這本繪本收進我書櫃的深處,因為我答應了孩子不會再念了。

只是未來,關於生死,我依舊不想避諱,依舊會正面的談論;關於死亡,孩子也應該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關於至愛的死別,我想,孩子情緒所能承受的能力還不足夠,沒有關係的,寶貝們,你們現在只要懂得如何為愛而生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莞香雲 的精彩文章:

不利於孩子的4種教育方式
超實用的生活小技能

TAG:莞香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