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一張電影票值一套房!這位boss封神不奇怪!

一張電影票值一套房!這位boss封神不奇怪!

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小偷家族》,上周剛剛上映就經歷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小偷家族》的故事發生在東京的一個以偷竊為生的底層家族,雖然小偷小摸維持生計,但是一家人也其樂融融的。直到有一天他們收留了一個小女孩,隱藏在這個家庭裡面的秘密就慢慢浮現了出來…

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成功的拿到了金棕櫚獎,這個獎項將會頒發給法國戛納電影節的最佳電影。日本電影上次拿到這個獎項,還是21年前的事了。

這部電影在上海電影節剛上映,數千個位置在20秒之內被一搶而空,一些沒有搶到票的人甚至願意用上海的一套房換一張電影票(看完電影的我感覺掙了一套房):

其實,這位導演剛出道就是巔峰了!

是枝裕和第一次導演劇情長片,就一舉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新人獎。此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橫掃亞洲、歐洲電影節大大小小的獎項。

除了電影票能值一套房子之外,他還有一項紀錄:2004年他導演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讓年僅14歲的柳樂優彌獲得最佳男主角,最年輕影帝的記錄至今還無人能破。

很帥啊有木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已經逐漸成為日本電影代表人物之一的名導,卻是以電視紀錄片導演的身份入行的。

1987年,是枝裕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系,原本立志成為小說家的他,最後卻加入T.V. Man Union公司從事導演助理工作。

初入職場的他因為不太擅長人際交流,工作做不好,經常遭到上司打罵。

他負責過製作一些電視節目,但經常被批評「不夠嚴謹」、「在現場什麼都沒做」。

甚至有一次被資深前輩責罵:「所謂的導演是必須與外部的工作人員、演員進行強有力交涉的職業。像你這樣是無法成為導演的。」

本來躊躇滿志的是枝裕和各種碰壁,於是就選擇了跑去拍攝紀錄片,一拍就是十年。

艾滋病患、受歧視的部落、日裔朝鮮人、殘障兒童、醫療事故、沙林毒氣案件等等社會事件都成了拍攝的題材,這也為他往後電影寫實風格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愛之八月天》

1993年,他來到台灣拍攝侯孝賢跟楊德昌的紀錄片,那次見到侯孝賢之後,他才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去拍電影。

當他拍電影的時候,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侯孝賢一樣的導演,後來他才發現,既然無法成為侯孝賢,那麼就索性做自己吧。

除了拍攝紀錄片之外,是枝裕和的家庭也對他的電影風格產生了很重大的影響。

是枝裕和的父親出生在台灣,戰後被遣送回了日本,恰逢日本戰後混亂時期,吃了不少的苦頭,也沒能翻身,心情苦悶,於是終日沉迷酒精和賭博。

是枝裕和與他的父親

面對這樣一個整日沉淪的父親,全家人都顯得很冷漠,他的母親臨死之前還在說:「認識他是我最大的失敗!」

這也影響了是枝裕和對父親的態度,在青少年時期,他甚至逃避和父親接觸。

是枝裕和與他的母親

每次回想起這樣的態度,是枝裕和都是飽含著歉意的。在父親過世的時候,他曾在自己的散文當中寫到:

「守靈的那個晚上,弔唁的客人都回去了,我在安靜的寺院里,陪伴著許久未曾單獨相處的父親。打開棺木上的小窗戶,看見嘴巴張開的父親好像是在打鼾,心想這樣的容貌處在告別式上實在不好,便將毛巾擰成一團、塞在他顎下,手背碰到長長的鬍渣,當下便喚醒了30年前的懷念記憶,我開始哭了起來,直到清晨都還淚流不止。

是枝裕和被稱為「當代日本家庭片」第一人。在處理家庭中的小細節方面,他做到了平淡而又雋永,難以被模仿。

描畫食物細節堪稱迷人:

比如《海街日記》里,淺野鈴無法忘記的沙丁魚三明治、採摘青梅做梅酒、海鷗食堂的美味餐食……

那些都是最質樸的食物,但看著看著,喚起了觀眾心底最喜愛的味道、最難忘的記憶,食物是溫暖的,獨一份的記憶也是溫暖的。

「我很喜歡用餐和煮飯的場面,看別人的電影也是。我好愛達斯汀霍夫曼,在《克拉瑪對克拉瑪》中,早上做法式吐司給小孩吃的那場戲,看幾遍都不膩。也可能是因為我很愛吃吧,還有煮飯和收拾的時候。」——是枝裕和

除了這些詩意的描寫,是枝裕和的電影更多地探討到了生與死的問題。而在這樣的討論中,小孩與亡者成為了他電影中兩個十分重要的意象

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是枝裕和在這方面做得堪稱出色。

大概是因為他年輕時曾花費三年時間拍攝小孩的紀錄片,那段經歷讓他學會了和孩子們建立聯繫、捕捉他們的真實反應

已經過世的人,在導演看來則是一種紐帶,隱隱之中會成為生者的連結。

是枝裕和曾說過「所謂主角,是指即便沒有出現在畫面上,但仍支配著整部電影的人」。

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身上依然殘留著亡者的影子。

既然說到家庭,父親的形象當然也會經常出現在是枝裕和的電影里。

有人說,是枝裕和電影里的父親形象,其實就是他自己父親的「投射」。

這些父親大多都有點窩囊和無能。《小偷家族》中的「爸爸」除了偷東西,什麼都不會:

《小偷家族》劇照

《比海還深》中的爸爸離婚,並且懦弱,無論是作為一個父親,還是作為一個作家,都不合格:

《比海還深》截圖

好不容易《我的意外爸爸》里出現了一個精英的爸爸,卻不能接受自己愚笨的兒子,以至於妻子都經常說:「沒經歷過失敗的傢伙,是不會理解別人的心情的」:

《我的意外爸爸》截圖

2012年是枝裕和導演的連續劇《回我的家》中,阿部寬說出「父親本來就有我們不知道的一面」時,大概是導演對父親最大懷念吧:

《回家》劇照

人生,本就是在和家人的羈絆、矛盾與和解中前行的吧。

是枝裕和認為,「電影應該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來表現悲傷或寂寞。」

所以他的電影中沒有刻意的煽情,而以克制的方法表達出最真摯的情感,其中滋味由觀眾去品味就好。

他說假如自己的電影能夠帶給觀眾哪怕一點點的改變,就算是拍出好電影了。

他做到了。

不論是早期的《無人知曉》還是最新的這部《小偷家族》,他都為我們帶來了平凡的感動,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麼多波濤洶湧,哪有那麼多撕逼大戲。

「沒有英雄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報姐 的精彩文章:

跟蹤、騷擾加恐嚇,私生飯:這就是愛
魔法世界的幻想背後,是單親爸爸和女兒一步步的陪伴與成長

TAG:英國報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