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前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電行業

十年前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電行業

古人云:十年樹木。十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小樹苗長成可用之材;十年的時間,京東家電也從初生的稚嫩,成長為佔據家電網購市場60.5%的份額,徹底改變了中國家電消費市場的面貌。

當人們習慣了手指點一點、足不出戶購買家電,習慣了高速便捷的物流安裝服務、習慣了有保障、可信賴的售後體系時,還能否憶起十年前的情形?

對比:十年之下,家電消費恍若隔世

家用電器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便是窘迫困頓之際,青年男女結婚也要有一樣拿得出手的家電,哪怕是手電筒。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全國。彼時,「三轉一響一咔嚓」是城鎮職工、農村養殖大戶想要辦一場有里兒有面兒婚禮的必備之物:其中的收音機、照相機都可以歸類為家用電器。

那時的消費者,想要購買家用電器光有錢還不行,必須憑票。在國營商店中,預約上一個月左右,才會迎回期盼已久的商品。

到了80年代末期,受社會整體環境影響,人們掀起了搶購家電的風潮。在工資不足百元的時代,一台松下電視機可以叫價4000元,國產的沈努西冰箱一台難求。

那時的消費者,需要掏出多年的積蓄、借錢購買,一台電視的排隊時間至少在6個月以上,想要挑選商品?消費者可沒有那個資格:給你啥就用啥,掏出小半輩子積蓄再常見不過。

90年代,通貨緊縮的時期終於過去。票證制度廢除後,人們終於可以在商場中買到心儀的商品:然而,白牌家電、貼牌家電又成了人們的噩夢。所謂白牌家電,就是一些小廠家生產、沒有標籤或者乾脆貼上其他品牌標籤的家電,由於價格便宜,深受某些渠道商的喜愛,甚至有靠以次充好發家致富者。

人們擔心的是產品質量。那時的消費者購買家電更像是買彩票,回家之後一定要祈禱能多用一段時間。

站在2018年8月,回顧中國家電消費者的過程,很容易感慨如今快捷的電商、可以信賴的平台、優質的售後服務、充足的貨源,這些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這樣的變化,讓經歷過那段歲月的消費者恍如隔世。

美好:你看不見黑暗,是有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表的《2018年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家電網購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含移動終端)規模達2641億元,同比增長22%,是2013年上半年的5倍。

可以說,如今的消費者在購買大型家電時,網購已經成了優先選擇。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歸於十年前。2008年,伴隨著如火如荼的北京奧運會,家電消費也迎來了歷史分割點。這一年,京東家電正式上線。

網上有一句特別紅的話: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有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這句話用在家電銷售市場特別合適。

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國家電市場的主動權就已經不在廠家手中了。消費者說了不算、廠家說了不算,經銷商說了算。彼時有一個專門的辭彙:串貨。整個商場、甚至整個區域,賣出的家電價格都是一樣的,因為它們都來自同一家或幾家銷售商手中。無論廠家出廠價幾何,代理商、經銷商定下了售價的基調:30元成本賣100,100塊成本賣1000在家電領域司空見慣。

上線四年後,已經羽翼豐滿、決心顛覆不合理市場現象的京東家電掀起了驚動全行業的2012年8·15電商價格大戰。拋卻種種細節,6年之後回看這場價格戰,不難發現這成了人們網購家電的開端。

從此以後,送貨上門、快速物流、優質服務,京東家電為自己打上了一系列標籤,用實打實的服務,觸動了中國家電消費市場的原有格局,還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力,規範了市場行為。

升級:未來家電消費走向何方

如今,買家電上京東,已經成了消費者網購家電的優先選擇。回顧完歷史,我們不禁要問,未來的十年,家電消費又將走向何方?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把消費者的訴求作為企業奮鬥的目標,把消費者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把消費市場上的不足,創造成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

家電消費市場亦是如此。在消費升級浪潮下,最該升級的無疑是消費服務。如今,京東家電的崛起讓消費者有了可以信賴、靠譜的網購平台,京東家電與廠商的密切合作,讓消費者不用為質量擔憂。如果說信任和質量有天花板,那麼服務沒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負責任平台更好服務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36項承諾,解決各種購買問題,是京東家電對消費者作出的服務承諾。零售,就是讓消費者滿意,零售新格局,就是更高效地讓消費者滿意。在強大的信任基礎上,京東家電推出了包含平台服務、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售後服務、增值服務五大類別在內的36項服務承諾的「京傘計劃」,開啟了推動家電行業服務升級之路。

光說不練假把式。市場中承諾太多,但像京東家電這樣實現了自己每一個諾言的太少。未來十年,我們依然期待著服務的升級,這也是家電消費通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劉曉慶持股代言,有上市公司背景,這家146億規模的平台逾期了
美晶元巨頭被判侵權暫在華禁售,美科技股集體下挫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