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積不過美國1/270的荷蘭,是如何養活全世界的?

面積不過美國1/270的荷蘭,是如何養活全世界的?

來源:公眾號【海外眼】

荷蘭這個國家,有太多的美譽,歐洲的後花園、鬱金香的世界、風車的王國、倫勃朗與梵高的藝術聖地......

人們在說起這個國家的時候似乎從來不吝惜讚美之詞。

畫花荷蘭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有花有草,有詩有酒的國度,但是在這份美麗背後人們卻往往忽略了,荷蘭也是一個農業相當發達的國家。

GIF

這似乎與荷蘭的人設不符,地處偏僻、國土面積又小,人口稠密、耕地面積也不多。

但是荷蘭卻以驚人的成績佔據了世界農業出口國的第二名,僅次於美國,而國土面積卻只有美國的1/270。

在農業領域,荷蘭是絕對的尖子生:花卉、蔬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乳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三(僅次於德國和紐西蘭),動植物油出口世界第三(僅次於中國和印度),肉類出口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巴西和德國)。

2017年,荷蘭農產品出口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總額達到917億歐元,比前一年增長了7%。

如果再算上91億歐元的相關材料和技術出口,荷蘭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將達到21.5%,農業是荷蘭絕對的支柱產業。

荷蘭在農業方面的成就震驚了世人,更讓人費解,這個小小的國家為何蘊藏著如此大的能量呢?

先天不足反成動力

荷蘭位於歐洲北部偏西位置,國土面積很小,從東到西130公里,從南到北400公里,國土面積一共就4萬多平方千米,其中能用來種地的不過二分之一。

小不說吧,土地資源也一般,荷蘭是著名的低洼之國,1/4的國土面積低於平均海平面,約一半國土面積海拔不足1米,真正優質的耕地屈指可數。

對於這樣一個水鄉澤國而言,能自給自足已屬不易,何況出口。

但這個歐洲小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卻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農業奇蹟,關鍵字就是科技。

沒有土地,那就只能提高單位產量了,荷蘭的高科技農業也就隨之發展起來。

在荷蘭,除鬱金香、風車、自行車外,你一定不會忽視公路旁閃閃發光的玻璃溫室。

荷蘭溫室建築面積高達1.1億平方米,佔了全世界玻璃溫室面積的四分之一,大面積、規模化的溫室既克服了荷蘭光照不足的短板,也大規模的提高了糧食的生產率。

參觀荷蘭的溫室大棚會讓人有一種走進科學實驗室的錯覺。

一排排的農作物就像超市的商品一樣被固定在一排排高高的架子上,周圍被各種儀器和設備環繞,像是一個高科技工廠。

這裡的一切基本都實現了自動化管理,溫度、濕度、光照、施肥、供應二氧化碳全部由系統操作。

一反人們對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玻璃溫室里乾淨整齊、寬敞透亮。

這一切可以控制氣候的手段,使得這個距離北極圈僅1600公里的國家成為了西紅柿出口的全球領導者。

在這裡,西紅柿的平均產量能達到100公斤/平方米,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說來神奇,在荷蘭,連昆蟲都已經實現了工業化。

荷蘭的溫室幾乎從不使用農藥,而是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這也極大的減少了化學殺蟲劑的使用,使得瓜果蔬菜更加健康。

農民只要介紹一下自己溫室的情況,昆蟲企業就可以像醫生一樣幫他配齊所需天敵的蟲卵。

只要把這些卵放在溫室內,不久就會孵化成昆蟲,從而在根源上解決蟲害。

同樣地,等到農作物需要授粉時,昆蟲公司也會配置相應的昆蟲幫助農作物授粉。

除了溫室大棚,參觀荷蘭的土豆田也是一種十分魔幻的體驗。

無人機在距離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盤旋,無人駕駛的拖拉機自己在田裡遊盪,而農場主就像坐在宇宙飛船中的caption,慵懶的操控著這一切。

在一段時間之後,無人機就可以提供詳細的土壤化學、水含量、營養以及生長數據,並測量每株植物乃至地下每個土豆的生長態勢。

這就是荷蘭普遍推廣的「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

每英畝(約合0.4公頃)土豆田的全球平均產量約為9噸,而這裡的產量超過20噸,荷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出口國,這種從北美洲帶回來的種子,在荷蘭人的手中煥發了神奇的魔力。

基本上,荷蘭大部分農產品的生產都實現了自動化,正是靠著高端的農業技術和先進的生產理念,小國荷蘭才能在農業上逆襲。

荷蘭是我家 種地靠大家

仔細觀察荷蘭的農田就會發現,荷蘭與其他糧食大國並無相似之處。

按照農業標準來看,很多產糧大國都有很多大規模的耕作密集型的田地,但是在荷蘭,農田規模通常較小,而且不時被繁忙的城市和郊區所隔斷。

在荷蘭的主要農業區,幾乎沒有成片的土地、溫室以及養豬場,也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加工工廠。

造就荷蘭「農業奇蹟」的主體不是大工廠也不是大莊園,恰恰是以家庭為主體的傳統家庭農場。

目前,荷蘭專業型家庭農場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超過了90%。

在荷蘭的每次轉型中,農業的未來都不是在大公司董事會的會議室里決定的,而是在數千個中等規模的家庭農場中形成。

其實家庭農場是一個相對模糊和寬泛的概念,通俗點說就是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企業,是荷蘭農業生產當中最具活力的「細胞」。

家庭農場靈活度高,可以根據自己家裡有幾畝地、地里有幾頭牛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比如,雖然都是種植土豆,但是有些家庭農場專門種植食用馬鈴薯,有些專門種植種用馬鈴薯,有些則專門種植工業用馬鈴薯。

有了這樣靈活的細胞,荷蘭進而發展出了一套由家庭農場、合作社和公司組成的完美產業鏈。

合作社是家庭農場主以自願方式組成的商業自治組織,它不以營利為目標,主要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種地以及更好的賺錢。

我們來看一下合作社都能幹什麼吧:

購買合作社,主要為家庭農場提供種子、肥料、農藥、飼料等農資購買服務;

銷售合作社,主要採用批發、零售和拍賣等方式銷售家庭農場所生產的農產品;

加工合作社,主要對家庭農場所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

信用合作社,主要為家庭農場提供各種信貸服務,這是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的金融後盾;

服務合作社,主要為家庭農場提供農機、病蟲害防治和防疫、農產品倉儲、技術諮詢和指導等專業化的農業生產性服務。

看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基本上,荷蘭的農民除了種地,別的事情都不用操心,全部由合作社搞定了。

這樣既可以保證每個家庭都按照自己的規劃發展,又大幅度的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既方便統一管理,又保證了每個家庭的靈活度。

也正是由於家庭農場-合作社-公司這樣體系的存在,合作社才能集中所有家庭農場的力量,讓家庭農場主在農業產業鏈與價值鏈上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也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證家庭農場主的利益。

可以說是化整為零,變小為大的傑出案例了。

除了種地還有什麼

當然了,發展這件事,從來不能只靠民眾的努力,政府的支持永遠很重要。

荷蘭有著發達、高效和協調運行的農業知識創新傳播體系,並且這個體系與家庭農場之間建立了廣泛而緊密的聯繫與對接。

首先,各種研究機構各種研究各種農業知識;然後農業推廣站通過各種形式把知識傳播給家庭農場的經營者;最後,各類教育機構再加把火,致力於提高農業從業者的受教育程度。

研究機構、推廣機構與教育機構,三者協同發展、運行,這就是荷蘭著名的「OVO三位一體」。

而這種互通有無的過程,絕不是自上而下的照本宣科,而是一個自下而上的協商過程。

例如,當農戶提出需要新的生產設備時,由瓦赫寧根大學和特定的民間企業開發基礎技術,農用設備廠商購買技術專利後進行商品開發,農戶實際引進、使用時,農業諮詢公司或民間農業試驗場還會提供技術支持。

荷蘭政府不緊注重農業知識的傳播,也致力於讓農民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

荷蘭家庭農場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家庭農場所生產農產品的銷售收入,二是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得到的現金分紅、債券分紅和債券利息等。

也就是說,荷蘭農民的收入不僅僅是農產品生產帶來的,還由一部分是通過合作社的運營而帶來金融收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了收益的保障,自然有更多的家庭願意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來。

此外,荷蘭還建立了普惠的農村金融體系,包括結構完善的農業貸款機構與數量龐大的農業貸款擔保基金、農業發展和改組基金等。

早在1951年,荷蘭就設立了農業貸款擔保基金,並且一直在擴大規模,無論家庭農場想更新農機還是學習新技術,都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

目前,該擔保基金的規模已經高達1億歐元,所擔保的農業信貸金額達5億歐元,占每年家庭農場農業投資的10%。

荷蘭政府還在1963年出資設立了農業發展和改組基金,起初該基金的工作重點是幫助家庭農場制定發展計劃、改善經營結構、購買現代化農用裝備等,後來又致力於幫助家庭農場增強市場競爭力。

可以說荷蘭政府的每一個腦細胞都在想著怎麼幫家庭農場賺錢,你不懂怎麼種地,沒關係,政府教你;你不會使用高科技的工具,沒關係,政府教你;你沒錢買種地的工具,沒關係,政府給你......

總之只要你想種地,荷蘭政府就能給你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因為他們明白,家庭農場賺錢了,荷蘭賺的更多。

在未來40年時間裡,地球必須生產出「比歷史上所有農民在過去8000年里收穫的更多食物」,才能度過難關。

這是因為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將會達到100億,而現在為75億。

如果農業產量沒有大幅增加,與之相應的水和化石燃料消耗沒有大量減少,那麼10億以上的人口將面臨飢餓。

飢餓,可能是21世紀最緊迫的問題,而荷蘭給世界所有國家都提供了一種更大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眼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剛剛變天,「巴鐵」以後還「鐵」么?
人生苦短,若不來「上帝的後花園」走一遭,豈不是白活了

TAG:海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