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歲雙胞胎海邊因不知「離岸流」而溺亡,這個夏天去海灘的要學習一下了

8歲雙胞胎海邊因不知「離岸流」而溺亡,這個夏天去海灘的要學習一下了

夏天,海灘是很多人的遊樂園。

北京一位媽媽也帶著雙胞胎女兒去青島的海邊度假,然而卻因為一時疏忽,竟成了天人永別。

前幾天,一則尋人啟事刷爆了國內網路。

北京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在青島海邊玩沙時,竟然從媽媽眼皮底下失蹤!

有網友猜測,雙胞胎姐妹可能是在海邊玩水時遇到了離岸流,這種海流在青島海域附近很常見。

具體的溺亡原因還要等專家鑒定,希望這對姐妹花能夠安息。

GIF

夏天到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去海邊戲水、或者是泳池游泳,不過關於溺水的常識,我們的家長需要好好了解一下。

1. 恐怖殺手「離岸流」是什麼?

這種可能殺害雙胞胎的「元兇」,英文名叫Rip Current,被稱為海中「隱形殺手」。

因為離岸流是一種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流速極快,人力難以抵擋。

離岸流示意圖

2.「溺水者八大無聲跡象」

溺水者不會呼救。他們必須先能呼吸,才能說話。一個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加上呼救。

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溺水者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設備。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的動作,他們只能掙扎20—30秒,之後就會沉下去。

眼神獃滯,無法專註或閉上眼睛。

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頭後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則可能前傾。

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這個時候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們能回答,大概就沒事。如果眼神渙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鐘的時間救他們一命。

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怎麼回事。

根據世衛組織數據,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小時有40多人溺水死亡。

而在中國,每年約有59,000人死於溺水,其中大多數是兒童。溺水是中國1-14歲兒童傷害死亡的頭號殺手,超過交通事故、中毒、利器傷害。

世衛組織還提醒,成人看護不周是兒童溺水的最主要原因。即使成人在一旁看護,一時分神也可能釀成大錯。

3.乾性溺水與繼發性溺水

如果您參加過陪伴小孩子學習游泳的課程,相信教練都會反覆向您強調兩個專業的片語 dry drowning 和 secondary drowning,並且會強調其很危險,可能致命。Drowning 的意思是「溺水」,dry 的意思是乾燥的,這兩個詞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出現在一起,又怎麼置小朋友於生命危險呢?而 secondary drowning 又是什麼呢,從字面上看是「二次溺水」的意思,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什麼是乾性溺水(Dry drowning)?

乾性溺水指的是人體呼吸道意外吸入水後,吸入的水(尤其是冷水)刺激了人體器官造成喉部痙攣並引起急性窒息,此時人體由於自我保護造成呼吸道的開口被封閉(為了防止水進入肺部),所以肺內可能會幾乎沒有什麼進水,可是人卻無法呼吸或者產生了缺氧狀態。

什麼是繼發性溺水(Secondary drowning)?

遲發性溺水指的是人體呼吸道在意外吸入水後,水量不足以快速致命,但是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生的溺水的癥狀,其實是因為水被吸入肺中,造成肺水腫情況的發生,最後導致窒息。遲發性溺水更科學的解釋是:在溺水的當時沒有死亡,而是在溺水後的24小時內死亡,就可以被定義為遲髮型溺死,其原因多為繼發性肺水腫、支氣管炎或肺膿腫等。

乾性溺水和遲發性溺水的徵兆具體表現都可能包括以下癥狀,如果您或者您發現孩子在游泳後產生了以下癥狀,請馬上找聯繫醫生:

游泳出水後不斷咳嗽(呼吸道受到了強烈的刺激)

喘氣費力,快速淺呼吸(感覺氧氣不夠)

鼻孔不斷翕動,胸部起伏劇烈(用力呼吸卻沒有氧氣進入身體)

表現出很疲倦、易困的狀態(缺氧發生了)

健忘、表現異常或有嘔吐表現(也是缺氧了)

過敏或者痙攣(對於冷水產生劇烈的反應)

如何避免這兩種罕見的溺水情況的發生?

家長的監護,在泳池中時刻緊盯著孩子

如果孩子發生了嗆水的現象,不要按住或讓孩子用力擤鼻子

如果孩子發生嗆水,馬上出水並看看孩子是否有不適癥狀,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該馬上去急診

家長應該學會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 First Aid,人工呼吸能夠搶到寶貴的急救時間

另外,在這裡提醒大家,如遇他人溺水的時候也不要貿然下水營救!

先向有人的地方高聲呼叫。

儘快找到周圍可取的漂浮物拋給落水者。

如自身水性不錯,又遇到必須需要下水救人的時,盡量從背後靠近落水者,注意自己不要被其抓住。

救助過程中要保證落水者頭部露出水面,一來保證其呼吸,二來減少其恐懼感和掙扎,使救助過程順利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夏天再熱,只要捂好寶寶的這三個部位,整個夏天都不用跑醫院!
2018夏天一種最適合去海邊的美甲,看看你自己喜歡嗎?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