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為什麼馬拉松冠軍都是黑人?原因竟然是……

為什麼馬拉松冠軍都是黑人?原因竟然是……

馬拉松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1981年,北京首次舉辦國際馬拉松賽。隨後,大連國際馬拉松賽、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等相繼出現。

近年城市馬拉松賽更是呈現井噴式增長,內陸城市、高原城市馬拉松賽也紛紛開跑。

然而近乎所有的馬拉松比賽中,冠軍幾乎都是非洲黑人選手,長久的歷史證明,馬拉松似乎只是他們的表演賽,全世界的馬拉松獎金幾乎都被非洲黑人領走了!

在中國,有不少黑人運動員,常年輾轉中國各地參賽。

在他們心中,跑步成為了一條快速發家致富的道路,有些職業的馬拉松運動員整個職業生涯都無緣奧運會,但完全不耽誤他依靠馬拉松賽事養活自己甚至全家。

...

黑旋風來了!

可是講真,為什麼黑人跑得這麼快?

(扶好眼鏡,以下進入科普時間)

一:首先,說說先天生理條件

還記得大學長跑終點快斷氣的慘狀吧?其實,相比肌肉,心肺功能才是長跑的最關鍵因素。

肯亞和衣索比亞地處高原,平均海拔2500米,大概是廬山黃山的兩倍高,這裡的人們心肺功能天生比較強,據說中國男性血紅蛋白含量是12-15g/L,而非洲黑人兄弟卻是18g/L,血液攜氧能力特彆強,一口氣上五樓,不喘氣。

另外,體脂比例、大腿小腿長度比例方面,非洲人民都挺有優勢。

二:自帶興奮劑

黑人運動員的爆發力,主要可以歸功於體內雄性激素分泌較多,比白人和黃種人高出3%~19%。

這些合成分子也是早期興奮劑的主要有效成分,外源性雄性激素是國際奧委會明文禁止的興奮劑類藥品,黑人運動員相當於擁有了天然的興奮劑。

在運動場上自帶興奮劑的黑人兄弟

三:魔鬼訓練&全民跑步

儘管天賦異稟,但非洲人包攬馬拉松冠軍主要還得靠後天訓練。在東非高原許多地方,馬拉松訓練是一項奇特的景觀。

在NHK紀錄片《馬拉松最強軍團》中有提及非洲小孩因交通落後和生活習慣原因,他們從小就要赤足翻山越嶺約7-10KM,造就了強大的足底肌群和小腿深層屈肌肌群。也就是說,非洲黑人從小便養成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對於長跑訓練起著重要作用。

四: 職業競賽&脫貧創收

在肯亞,一個優秀的職業跑者,一年裡靠參加國際馬拉松和商業競賽,收入能接近20萬美元。

而肯亞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才2000美元(大概1.2萬人民幣,相當於月收入1000元),勉強溫飽。優秀的馬拉松跑者,都在家鄉買房買車娶媳婦,開起了跑步培訓班。

相當於月入3000的你看到鄰居通過苦練跑步年薪百萬,成功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誘惑,你懂的。

塞爾維亞軍團包攬廈馬男女前三名

但其實,眼尖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黑人中的爆發力強和耐力強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這些人其實並不來自同一地方,由於東非大裂谷的天然阻隔,生活在東非高原的人與象牙海岸、黃金海岸一帶的西非人在體格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來自西非的黑人一般身體素質好,肩膀寬,肌肉發達,爆發力強。

百米冠軍博爾特偏短距離

東非人體格則比較纖瘦,腿又細又長,耐力非常好所以長跑更厲害。

馬拉松比賽中領跑的肯亞女子馬拉松隊員

身高185cm的奧巴馬,他的的父親是東非肯亞籍,所以這位長腿「奧(歐)巴」練一練,也是塊兒跑馬拉松的好料子。

最後我們也不能忽視後天因素比如:訓練的刻苦認真,因為貧困,很多肯亞人從小就要跑步上學,不知不覺就打下跑步基礎。

還有對跑步的認同感與傳承,肯亞有四分之三的長跑高手,都來自同一個部落,約佔全國人口的12%。

衣索比亞選手主動降速為中國斷臂選手遞水

綜上所述,世界馬拉松賽場上,黑人運動員已成為人們公認的一股強大力量,這不僅得益於他們得天獨厚的種族優勢、生理優勢還有刻苦的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開始赤腳跑之前,值得關注的6件事
跑鞋之王——ASICS GEL-KAYANO 25 的誕生故事!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