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13位「皇帝」,慈禧太后一聲令下,11國公使全票反對
作者/長河
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大清王朝一共12位皇帝,從努爾哈赤開始,經過康乾,再到光緒溥儀,清朝一共誕生了12位皇帝歷經300多年。而今天要說的第13位「皇帝」,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准皇帝」。
維新變法失敗之後,光緒就一直被慈禧太后軟禁,朝政重回頑固派手中。此時的慈禧太后希望能有一個聽話的皇帝,於是他和榮祿商量,想要廢掉光緒,然後重立新皇。這個新皇帝正是慈禧太后的侄孫子,溥俊。
慈禧太后喜歡溥俊,一是因為溥俊聽話,二來溥俊會唱戲,深得慈禧太后疼愛,比起那個「不爭氣」的光緒來說,最讓慈禧太后滿意。於是他們秘密謀劃,要在新世紀來臨的元年1900年的元旦,將溥俊推上皇位。
在1900年的大年初一,溥俊竟然代替了光緒皇帝到先殿行禮,這也足以說明了慈禧太后決心已定。但是,這遭到了11國公使的公然反對,滿朝文武都默不作聲的事情,卻讓洋人們給反對了,這簡直是打了慈禧太后的耳光。
當天,慈禧太后已經將年號「光緒」改為了「保慶」,但是各國公使都表示抗議,還有改革派勢力都不願意順從,他們只認可光緒皇帝是大清君王。雖說光緒沒有實權,但是在眾多改革派人物眼中,光緒還是有些開放眼光的。
如果讓溥俊上了台,那麼大清可能繼續走故步自封、閉關鎖國的道路。可是,慈禧太后不爽了,她認為別人在挑戰她的權威。正巧,當時義和團運動正興盛,於是慈禧太后決定使用義和團的力量來收拾洋人。
頑固派將義和團引入北京,打著「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來到了東郊民巷,將大使館團團圍住,並聲稱要攻佔大使館,消滅所有的洋人。這引起了各國的恐慌,八個國家拼湊出萬餘軍隊急匆匆前來救援,史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因為發生在1900年,所以叫庚子之變。
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不是義和團,而是將義和團當槍使的頑固派分子。原本的改良改革應該是順水推舟的事,卻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老頑固們給扭轉了。最終,溥俊也沒上台,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奔西面逃跑了。
【本文由「文史長河」原創,未經許可嚴禁抄襲,歡迎分享。點擊關注,讓我們一起暢談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竟然慫了,結果成全了中國這位民族英雄
※這個皇帝的特殊癖好,成為古代女性的千年噩夢,後世竟有男人效仿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