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二八之役後,蔣介石提出了何種應對日軍侵略的戰略方針?

一二八之役後,蔣介石提出了何種應對日軍侵略的戰略方針?

九一八以後,隨著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形勢逼迫中國軍政界有識之士開始關心與研討應付日本侵略的戰略戰術,並已形成一定的設想,這些設想對蔣介石不無影響,並使之在一二八之役後提出了對付日軍侵略的初步戰略方針。

九一八事變

1932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南昌舉行的「軍事整理會議」上闡述了他的對日作戰方針,他說:「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日本把我們第一線部隊打敗之後,我們再有第二第三條線的部隊去補充,把我們第一線陣地突破之後,我們還有第二第三各線陣地來抵抗,這樣一步復一步的兵力、一線復一線的陣地,不斷地步步抵抗,時時不懈。」「這樣長期的抗戰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得三年、五年,我預料國際上總有新的發展,敵人自己國內也定將有新的變化,這樣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線希望。」

蔣介石

在日記中他也寫道:「對倭宜卧薪嘗膽,朝夕於斯,亦非可矯強」,「此時以穩定抗日戰線加強北方防禦為目前之急務。」 這是蔣氏提出以「長期抵抗」及「消耗戰」為原則來對付日本侵略的肇始,雖然此時「長期抵抗」口號在一定意義上仍然是執行「四不」政策的遁詞,而且也並非表示蔣氏立即就要對日開戰,但他畢竟表示了自己對於未來抗日軍事戰略方針之設想,儘管這種想法尚不全面不成熟,並局限於單純軍事戰術範圍內。

日軍入侵

蔣介石主張「強國之國防,重邊疆,取攻勢,弱國之國防,重核心,取守勢」。 這是他依據對日國防敵強我弱的戰略態勢,分析敵我力量對比所得出的結論。為了讓國人信服他的「攘外必先安內」方針的正確性,他曾到處宣揚在無準備情況下貿然抗日必將「三日亡國」,其實他並不真正相信中國會輕易亡於日本,對於中日未來的戰爭,他曾提出自己一種獨特見解,他說:「戰爭開始,在勢力相等的國家,以決戰為戰爭總結,但在兵力絕不相等的國家,如中國同日本作戰即無所謂決戰」, 因為即使日本在很短時間內佔領了中國沿海地區及主要交通線上各大城市,「其結果不過使中國踵行放棄歐洲退保亞陸時的土耳其的先例,縮短戰線,出死力以爭生存」。 日本「要佔領我們一省,至少時間就說是一個月,他們要佔領十八省,至少要費十八個月」。

在抗日戰爭的戰術運用指導方面,蔣介石的思想傾向於單純的防守戰略。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誰竊取了我們的秘密?軍事專家沈克尼解讀侵華日軍航空相機和航測地形圖
面對日軍密謀已久的鹽阜區「掃蕩」計劃,新四軍何以大獲全勝?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