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更瀉應該怎麼疏通經絡?

五更瀉應該怎麼疏通經絡?

本 期 導 讀

關鍵字:肝 脾 腎

「五更瀉」,也就是「腎瀉」、「晨瀉」、「雞鳴瀉」,常發生在黎明之前,寅卯之時。

這種腹瀉通常是人醒了就腹痛、腸鳴,便意有了就得馬上去廁所,瀉後才會舒服。因此長期五更瀉,非常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這些大便可能稀薄、可能完谷不化,也就是能看見大便爛、不成形,甚至大便形狀細小,夾有還沒被消化的食物。

歷代以來,很多醫家認為五更瀉屬於脾腎陽虛,從脾腎論治,所以就有了一個補腎陽的著名方子——四神丸。

這個方子著名的程度,甚至在醫學入門必讀的《醫學三字經》中,都有一句朗朗上口的話:「脾腎瀉,近天明;四神服,勿紛更。」

《景岳全書·瀉泄》還指出:「腎泄證……其故何也,蓋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藏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丑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歷代醫家認為「久瀉無火,多因脾腎之虛寒也」。這其實有所局限,除了此時陽氣不足,陰寒獨盛,我們是否可以根據此時地支陰陽五行當令的時間來分析?

根據地支五行當令時間,寅卯為木,巳午為火,申酉為金,亥子為水,辰戌丑未四時為土。那麼寅卯之時即是屬於肝旺之時(子午流注學說的寅卯時屬於肺、大腸當令),肝木乘脾土,肝氣凌脾,也會出現五更瀉。

所以現在很多醫家從腎論治難以解決五更瀉時,也會考慮從肝脾論治。從另一個好理解的角度來說,現代人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大,常常有肝氣犯胃、肝鬱脾虛、脾失健運等問題。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每當情緒不佳、精神緊張時,往往容易腹瀉。

所以現代治療五更瀉,除了先看看自己是否脾腎陽虛,還可以看看是否肝鬱脾虛。

那在家裡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考慮從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入手。

可取脾經的陰陵泉、公孫等健脾利濕;肝經的太沖、行間等疏肝調氣;腎經的太溪補腎陽,然谷瀉腎中虛火。這幾個穴位配合一起,可以很好地疏肝理氣,調理肝脾不和,補腎陽。若日常加上艾灸,補陽的效果更佳。

昨晚直播

互動

多灸補陽氣,

你常灸的穴位是哪些?

歡迎大家點擊右下方給我們留言哦

版權聲明:

1. 本文首發於「答摩健康」,如欲轉載及內容合作,請聯繫答摩小助手:mooladahra。

2. 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台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經絡不通真正的原因你懂么?
五臟六腑,拍打法,撞開背部經脈,撞牆功,中醫經絡,穴位養生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