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年前他離開城市回鄉種地,現在一年能賣2000多萬

五年前他離開城市回鄉種地,現在一年能賣2000多萬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

文|孫茜茜 編輯|翁菲

拖拉機轟鳴著駛下田壟,工人們忙著收尾田頭工作,34歲的王璽槐將目光投向遠方。祁連山的脊線連綿起伏,雪線以上雲山霧繞,冰川積雪悄然融化,最終匯聚成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著北麓的農田、牧場、果園、林帶。

這裡是張掖市民樂縣豐樂鄉劉庄村,河西走廊上的一塊膏腴之地,王璽槐腳下這塊農田,足有兩萬餘畝,屬於新綠地種植專業合作社。這裡種著豌豆、蠶豆、紫皮大蒜,還有黃芪、板藍根這樣的中藥材,秋收之後,土地里的產出會通過1688銷往全國各地。2017年,合作社的網上銷售額已經超過了2000萬元。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王璽槐把人生中最寶貴的8年,留在了真正的江南,而後攜妻帶子返鄉創業,短短五年,他建起種植合作社、農機合作社、養殖合作社,在家鄉種出一片新天地。

返鄉

從誕生返鄉創業的念頭到付諸行動,王璽槐躊躇了整整一年。

2005年,王璽槐大學畢業,放棄了在家鄉當高中數學老師的機會,只身前往浙江寧波,加入外貿行業。後面的幾年,他事業有成,娶妻生子,小倆口都做外貿,每年除去花銷,還能存下十六七萬,在東南沿海算是小康之家。

之所以萌生去意,倒不是因為買不起房子,主要還是父母習慣了西北的環境,到了寧波之後水土不服經常生病,外加外貿行業前景黯淡,王璽槐也有點厭倦自己的工作,每天不是處理郵件就是跟蹤生產,沒有挑戰。

可回家又能幹什麼?王璽槐一時半會想不出來,直到2012年廣交會,他無意中逛到農產品展區,看到山東大蒜和四川蠶豆被放在聚光燈下為外國商人圍觀時,心裡被「震撼」到了,「這東西也能出口?」

王璽槐從沒種過地,但他知道這些農產品,家鄉的土地上比比皆是。廣交會後,王璽槐開始跟家鄉的親戚朋友打聽當地的土地資源情況、種植情況、市場行情、銷售渠道、農產品質量。

了解的越多,王璽槐回家的念頭越篤定,民樂縣海撥2500米左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更重要的是環境無污染,土壤富硒,灌溉用水又是來自祁連山上的冰川水、雪水,條件如此得天獨厚,種出來的農產品為什麼不能出口?

2013年春節,王璽槐辭掉工作,帶著妻子和兩歲的兒子,回到了張掖市民樂縣豐樂鄉劉庄村。

種地

農產品出口的生意,沒等開張就黃了。一是王璽槐不具備進出口資質的條件,二是因為當地的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達不到出口標準。

「以前農戶種出來都是賣給小販子,質量要求是很簡單的,比如不發霉就行。」王璽槐說,「農產品不像工業品,這個批次不行,馬上再做一個批次。我們這裡的農作物一年就種一季。」思前想後,王璽槐決定,索性自己來種,他在村裡找到5個志同道合的人——「除了種地、開拖拉機,還能做點別的事情」,建起了新綠地種植專業合作社。

第一年,合作社從其他農戶手中流轉了1600畝土地,王璽槐個人流轉了500畝,專門種蠶豆和豌豆。

王璽槐和農戶在給豌豆吊線

因為對農業的了解就像「一張白紙」,王璽槐只能邊學邊種:上網自學,中藥材網、蔬菜網等專業網站,除了學技術還能掌握行業最新動態;線下請教,向一些種地有經驗的人學習;系統學習,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農藝師每個月都來鎮上推廣技術,他一次都沒落下,學會了馬鈴薯種植技術、收割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剛開始種地,王璽槐鬧出了不少笑話。他不會用機器施肥,500畝地,有時候才施了一半、化肥沒了,有時候全施完了、化肥剩下很多。都是種蠶豆,別人地里長出綠油油一片的時候,他的地里才零星幾點,一問,原來是點種的時候把很多種子留在了地上。

吃一塹長一智。不過,王璽槐一邊消化著別人傳授的技術,還一邊進行著摸索。

比如種蠶豆,行距和株距決定種植密度,會直接影響產量。過去,農戶們都按行距20公分、株距15公分種,王璽槐覺得這樣種密度太大,會影響生長空間,便調整行距、株距,搞起了試驗田。結果,按照株距35-40公分、行距30公分種的那畝試驗田,產量提升了一倍,種子節省了一半。「密度小了,陽光多了,以前一粒種子分3個叉,現在可以分7、8個叉。」

農民曆來信奉眼見為實,新種法一推廣,大家對王璽槐刮目相看。第一年下來,雖然種地之路走得磕磕絆絆,但王璽槐還是實現了一百萬的銷售額。

買農具

因為種植面積大,自己又不怎麼會種,王璽槐在種植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打定了發展「機械化兵團」的念頭。第一年,他一口氣投入25萬,購置了2台拖拉機、2台播種機、2台深松旋耕機。

從2014年開始,王璽槐每年會參加兩到三次農機展。他也陸續購置了馬力更大的拖拉機、自走式打葯機、無人機、脫粒機、烘乾塔等農機設備。

王璽槐在檢查收割機

拖拉機家家戶戶都有,但掛上耕深二三十公分的犁具,小馬力拖拉機要麼拖不動,要麼走不快,而合作社的大馬力拖拉機輕輕鬆鬆就能搞定,而且一天能幹100畝地的活,再配上播種機,種子既不會播太深也不會播太淺,出苗率相當高。

過去,農民打葯都要身背葯籠子、手持噴頭下地,辛苦,低效,還對身體有害。自走式打葯機可以在地里行走,攜帶的水量大,農作物吸收的更好;無人機植保打葯速度更快,用水量更少,很快也被王璽槐引進。

農民種地要看天吃飯,以前最怕秋天收莊稼的時候遇到雨,「千萬不要碰到雨季啊!」但自從地里豎起了幾層樓高的烘乾塔,他們不再擔心雨季的提前到來,「莊稼被淋濕,可以烘乾了再入庫」。以前最怕沒有風,因為沒風就沒法「揚」谷,混進了穀殼和乾癟的種子,糧食就賣不出好價格,引進的收割機可以在收割時就將穀物去殼。蠶豆、豌豆的殼也可以直接用脫粒機去掉。

辦農機合作社,服務鄉鄰

全機械化的生產方式,讓村裡的農民很震撼。因為當地的情況是家家買農機、戶戶小而全——每家每戶都有小馬力的拖拉機,配上犁具和播種工具,也要花上四五萬,但是每家每戶的土地都很有限,有的種十畝地,有的種二十畝地,農機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2014年,王璽槐又牽頭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幹完自己地里的活,再幫附近的農戶幹活,既能充分利用自家先進農機的生產力,又能幫助農戶降低生產成本。

在找農戶攬活兒的時候,王璽槐總會跟他們算一筆賬:「不算你搭的功夫和拖拉機耗的油,光是買農機的成本就得三到五萬。一台拖拉機頂多用五年,一年折舊成本就是近一萬,按一年種二十畝地算,一畝地的成本是500元。你那幾畝地,我們半天時間就能搞定,犁地、播種、收割,還包含中間的打葯,一年才收200元。你省事,成本還低。」

王璽槐在板藍根地里拔草

這筆賬很好算,越來越多的農民把平田整地、秋後翻地等農活交給農機合作社。以前被農活「捆」在小塊土地上的農民,現在只要忙個春種秋收,在地里收益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還能外出打工掙錢。

2014年,農機合作社就發展了兩三百家農戶,遍布張掖市的民樂縣、山丹縣5個鎮,現在服務的農戶達到1800多戶,最遠甚至跑到過新疆哈密。

7萬救急款

事業上了正軌,「機械化兵團」不斷壯大,籌集資金成了王璽槐最為發愁的一件事。

農業生產投入大、風險高、回報慢。每年從春種開始,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除了土地流轉費用、地租,還要買種子、買化肥、買農機、給臨時工人發工資,到處都要花錢,直到秋收才有回報,這對資金周轉要求很高。

「我們買過最貴的一台拖拉機要四五十萬。」在王璽槐眼裡,大馬力拖拉機就是活生生的「吞金獸」,價格越貴,馬力越強,工作效率越高。

可貸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合作社只有流轉的土地,沒有土地證,銀行不給貸。「雖然一台拖拉機十幾萬,但在他們(銀行職員)眼裡,還不如幾萬塊的一個小車值錢。」王璽槐只能用自家的房產做抵押,找公務員朋友做擔保,但最多也只能貸50萬元。因此,資金短缺成了常態。

2016年春天,正值春耕農忙,亟需增加一台拖拉機。可是因為所有資金都規劃好了用途,東拼西湊了13萬,還差7萬元實在拿不出來。

「如果買不了那台拖拉機,我的地就白種了。」王璽槐說,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非常強,莊稼早種十天、晚種十天,區別可能就是豐收和顆粒無收。「地種晚了,錯過了灌溉期,一畝地可能賠500元都不止,而本來,一畝地是可以賺500元的。」

走投無路之下,王璽槐突然想起朋友之前提到過的「旺農貸」。他馬上打開支付寶,找到旺農貸頁面,填好貸款金額、貸款用途、身份證號幾項資料,提交幾秒鐘後,就貸到了7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王璽槐從沒想過還有這樣的金融服務,利息和銀行差不多,但手續如此簡便,以往為了爭取一筆貸款,他要跑好幾趟市區,每次開車來回要花上2小時40分。

此後,只要資金周轉不靈,王璽槐都會用旺農貸應急。他還教會了合作社其他幾個人使用旺農貸。迄今為止,合作社已經在旺農貸上貸過5、6次應急款,每筆平均下來有十來萬。

客從1688來

每年挨到秋收,王璽槐的感覺就像把一路亮著油表燈的汽車開進了加油站,可以放心了,因為他從不擔心產品賣不出去。「我從來沒有主動跑過客戶,但是從來不缺客戶。每年的訂單都很多,好多客戶要不到貨。」

2013年,王璽槐把收穫的蠶豆、豌豆賣給線下批發商,之後才了解到,直接賣給加工廠,價格會高出百分之二三十。

2014年9月,王璽槐在1688上開了店,售賣當地的農產品和中藥材,沒過多久就成交了第一筆生意——一個青海西寧的商人買了十多噸蠶豆。

「在寧波做外貿的時候,我就接觸過1688,是整個線上做國內市場最好的B2B平台。回來之後發現,在1688上做農產品的人不多,搜農產品,出來的結果很少。」王璽槐說,自己的店常年在前兩排,被別人看到的幾率很高,客戶紛至沓來,詢價、實地考察,最後下單。

王璽槐在趕羊

訂單越來越多,合作社的產量跟不上,王璽槐就以銷定產,推廣訂單農業,為其他農戶提供種子化肥,還負責他們的銷路。到了去年,網店的年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

合作社也從最初的5人擴展到30人,去年,大家的平均年收入超過12萬。而在過去,大家農忙種地,農閑時去新疆摘棉花、采葡萄,一年也就賺個三四萬元。

因為帶動村民致富,推廣農機普及,王璽槐的種植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都被評為省級示範合作社。

今年,王璽槐個人流轉的土地面積達到4000畝,帶動農戶流轉土地的面積達到了1.7萬畝。接下來,他會騰出一部分資金和人力,投入到有機農業和零售上。

2015年,王璽槐牽頭成立了一個養殖合作社,嘗試有機循環農業,還開了個淘寶店嘗試零售。因為缺乏運營人才,快遞成本過高,目前淘寶店年銷售額僅在百萬上下,他希望明年淘寶店銷售額能做到200萬,長遠目標是,「做一個千萬級別的淘寶店」。

壓力大的時候,王璽槐不是沒想過放棄。

剛學種地那會兒,一次,他在地里澆水到半夜,又冷又累,一不小心掉到了水溝,「頓時覺得特別特別委屈,為什麼要回來受這份罪呢?」挺過去後,他覺得,還是要干。

「當你看到這個苗一步一步長出來,開花、結果到最後的收穫,就很有成就感。有時候會想,有多少人吃到了我種的這個東西。每次秋收過後,看到農民們很高興地數著手中的鈔票,滿足感也很強。」王璽槐說,「吃的東西,任何人、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它,可以(把農業)當成一個終身事業來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網商 的精彩文章:

女子網購「木乃伊」文具盒後又反悔,包裹滯留七天不敢取貨

TAG:天下網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