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之氣,哲學還是玄學?

中醫之氣,哲學還是玄學?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 《菩提偈》

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交流學習(非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七)

何解精微氣中氣?哲學精深玄外玄

(「氣」之精微,難思難辨,斯是哲學?還是玄學?)

百曉參:常言道:「精微奧妙」,「精微」之下,便是「奧妙」無端。要講明「精微」之義,實非三五句話而能達意!

今天得信息量有點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耐心讀下去。

為便於理解,我們先接著上面講一個簡單概念—人之有「氣」。

如果說「氣質」是一個人的「氣」作用於自身的話,那麼一人的「氣」作用於外界,便形成了「氣場」。人確是有氣場的!

君不見,

楚霸王項羽臨空一喝、鬼神莫近;

美髯公關羽單刀赴會、諸將莫攔!

李太白對月邀杯、普天同醉;

蘇東坡橫舟赤壁、草木成詩!

孫中山驅除韃虜、賢明風範;

毛爺爺指點江山、不怒自威!

故此人皆有「氣」,毋庸置疑。然而氣質何源?氣場何去?氣之「精微」何解?

精微之氣,玄之又玄。如果用「玄學」的理論解釋,則很容易說明。

但因為「自證」者不足信,所以這裡我們就藉助「科學」來佐證,以剖析一下這其中的「精微奧妙」。

我們平常所認為的「科學」,都是以「物質」為基礎的。即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屬於「實」;而「意識」是主觀臆想的,就比較「虛」。

我們推崇備至的唯物論告訴我們「物質和意識是決然不同的東西」、「物質決定意識」,但如果我告訴你「物質和意識其實本質上是同樣的東西,而且意識反而是物質的基礎」你會不會打我?

冷靜下、我們慢慢說來。既然大家比較相信「物質」,那我們且就先從物質說起。

自然科學中物質可被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宏觀的,就是我們可以看到、感知到的東西;

第二是微觀的,眼睛看不到、但可藉助儀器測量,從直覺上感知到它的存在,如原子、分子等;

第三就是超微觀的物質。

對這一類,我們只能理論推測,用實驗驗證,但從不知道它是什麼,也很難通過直覺理解,包括量子、光子。科學家最終發現的物質稱為「夸克」(在顯微鏡下是看不到)。

夸克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質或者「類物質」,或者根本不存在!

不對!「有」或「無」,陰或陽,或乾脆叫「0」!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研究到最後的結論是:

「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的」!

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從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不同的物質。

振動頻率高者成為無形之物,如思想、意識;而頻率低者則成為有形物質,如桌子、椅子等。

關於物質即能量(energy,也即類似我們所謂的「氣」或是物理學上的「振動」),玄學與科學都不謀而合地給出了各自的論證。

2600年前佛陀便指出「宇宙間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動組成」。而近代科學最有名的印證就是愛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因此物質與能量的本質其實是合而為一的。

「物質、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種不同的存在形式。中醫所謂人有三寶「精、氣、神」,剛好對應了物質(精)、能量(氣)、信息(神)!

回到我們前面講到的神奇的夸克(如中微子和光子):絕對靜止狀態下,它質量是0,它一動要麼是+、要麼是-,所以,科學家發現的「夸克」幾乎同時出現一正一負的「對夸克」,「或陰或陽」。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qi4聲,指先天之氣)以為和」。

其中二是指陰陽,三(應該)是五行(因為元素周期表裡的元素幾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類了),「三生萬物」可以理解為這五種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組合形成宇宙萬物!

那麼「一」是什麼?沒錯,當然就是指「0」!佛曰 「四大皆空」,「本來無一物」、「當作如是觀」 。

或曰、這也許是巧合吧?禪語那麼玄,正好蒙上了也不足為奇。那好,我們再來說點更「巧合」的!

愛因斯坦在科學界的卓傑貢獻大家不會懷疑吧。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即《相對論》(190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核心內容源於兩個偉大的實驗:

一個「尺縮效應」,一個「鐘慢效應」。

尺縮效應:尺子的長度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尺子會越縮短。當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質量接近於0(佛家稱為「空」),揭示宇宙中空間的相對性;

鐘慢效應:鐘錶的時間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鐘錶會走得越慢。當速度越接近光速,鐘錶的時間趨於停止(佛家稱為「定」),揭示宇宙中時間的相對性。

很「巧合」吧!物質的本元居然是「虛空」,科學的極端居然類「玄學」,很詭異有木有!別著急、還有更詭異的!

「物質客觀存在、不以意志為轉移」、「物質決定意識」,這些都是我們「科學」世界觀曾深信不疑的理念。

但大家信不信?

人類的主觀「意識」其實恰恰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

別打我、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人類自然科學史上被證明最精確的理論——量子力學說的!

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你才能夠認識搞懂它」。

為了讓「意識」聽起來不那麼詭異,我們先來說一個很詭異的實驗——「薛定諤的貓」:

把一隻貓放進一封閉的盒子里,把盒子接到一包含一個原子核和一個毒氣設施的裝置上。原子核有50%的可能性發生衰變,衰變時會射出一個粒子,而粒子一發出就會觸發毒氣,毒氣一觸發就會殺死這隻貓,沒有意識參與,貓是死是活始終是一個模糊狀態——即貓處於這種既死又活的迭加狀態。而如果人和貓一起呆在盒子里,人的意識一旦包含到量子力學的系統中去,它的波函數就坍縮了,貓就變成要麼死、要麼活了。也就是說、只要一有人的意識參與,這種疊加態就不適用了,就只有活貓或死貓兩個純態的可能。維格納認為,意識可以作用於外部世界,使波函數坍縮而使得客觀世界的狀態改變——所謂「波函數」,也就是量子力學的狀態,從不確定到確定必須要有意識的參與,這就是大家爭論到最後的結論。

這個實驗詭異的實質是:

意識和物質世界不可分開,意識促成了物質世界從不確定到確定的轉移。

除了上面這種「單體的態疊加原理和坍縮」理論,多體的疊加態——量子糾纏也得出類似的結論:

物質世界離不開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意識使物質世界發生從不確定到確定狀態的坍縮、也即變化。

還記得千古聖人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嗎?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意識就是這樣,你看到花時,意識發動、便即「動念頭」作了測量。

這時意識不再自由,它突然坍塌到一個概念「花」上。

因此是念頭產生了「客觀」,念頭就是測量,客觀世界是一系列複雜念頭造成的!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過去人的意識一直沒有搞清楚,正如我們中醫所說的「真氣循環」也還沒搞明白一樣。

「氣」用任何實驗方法都沒有找到,很可能意識或「真氣」這類東西、實際上是量子力學現象,用經典物理學的方法是測量不出來的。

但不可思議的是我們老祖宗居然在幾千年前就能提出這種概念。

中醫實可謂是「神傳之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林百曉參 的精彩文章:

人體跟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有毛錢關係?

TAG:醫林百曉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