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承千年的民族瑰寶,依刀而生的荒草灘文明

傳承千年的民族瑰寶,依刀而生的荒草灘文明

中國傳統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是刀。刀為百兵之帥,刀是人類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在中國的西北,有一個民族,因刀而得以繁衍生息,這就是保安族,他們打制的刀也因此名為「保安刀」。

刀對於人類,不僅只是兵器,同時也是藝術,之於男人,它還是一種徵兆,乾隆帝在大閱慶典、木蘭秋獮、巡幸省方、命將出征及接見外國使臣時,常將腰刀陳放在身邊,以示天子威武,寓意「宣威制盛」和「遠靖邇安」。

保安刀的種類很多,其中腰刀中以「雙刀」和「雙壘刀」為最著名。其造型的美觀主要表現在刀鞘和刀柄上面,保安腰刀的刀鞘和刀柄的裝飾瑰麗奇巧。而制刀材料多選用光澤細膩的黑、白色牛角,並鑲以黃銅或紅銅,配以白鐵做底的柄箍,製作精美絕倫。

一把精美的保安腰刀,絕非你看到的表象那樣簡單,它華麗的外表下是多達八十多道的製作工序,少者也有三四十道,設計、鍛打、淬火、鑲嵌、砸鉚,一道都不能少。

僅製作刀柄一項,就要對黃銅片、紅銅絲、白鐵絲、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別進行加工,然後將其巧妙疊合膠鉚而成,再雕繪圖案、拋光、打磨……最後才能打造出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的保安腰刀。

保安刀中真正的折花刀是經過鋼和鐵高溫鍛打,再反覆對摺、揉壓,從而形成一層一層的花紋,稱為折花刀。折花刀在當時的優點是:硬度高、韌性好、實用價值高。

很多製作精美的保安刀上都有一個「一把手」的圖案,這個圖案其實和明國時期的小故事有關。

當時各路軍閥割裂,馬步芳統治西北時期,大河家的保安族人民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腰刀工匠為了生存流浪到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為當地百姓制刀。

有一位工匠打造的腰刀精巧鋒利名揚西北,尤其在藏區享有極高的聲譽。地方官吏為了討好馬步芳,限令這位工匠在一個月內趕製出一百把質量優良的腰刀,不然就砍掉他的一隻手。

這位工匠對地方官吏欺壓百姓的行為恨之入骨堅決不從。地方官吏將這位工匠綁走,逼迫他在官吏的莊園里製作腰刀。工匠寧死不屈,惱羞成怒的官吏殘忍地砍掉了工匠的右手。從此,這位工匠再也無法為百姓打制腰刀了。

「什樣錦的把子的鋼刀子,銀子(啦)包下的刀鞘;青銅打下的尕鑷子,帶上是格外的樣子。」這首花兒歌唱了保安族的腰刀。富有詩意,婉轉悠揚的花兒是保安人生活的寫照,也是保安人情感的表達。

對於生活在西北荒草灘上的保安族人,腰刀與花兒—樣重要,是保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保安族,因刀而得以繁衍生息,發展壯大。保安腰刀承載著保安族人發展的歷史文化,保安腰刀傳承了勤勞勇敢的保安族人世世代代生產生活的優秀品質。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一刀在手,天下我有——盤點幾款男人最愛的冷兵器
野蠻部族才兇猛!解析歐洲凱爾特民族兵器

TAG:天下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