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諮詢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幫你療愈?

心理諮詢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幫你療愈?

北大畢業留學美國的王猛的一封對父母的萬言控訴信刷屏,王猛在信中控訴了父母在其幼年的種種「控制」行為及其對他造成的心理傷害,他12年不曾回家過年,6年前與父母決裂並徹底斷絕了與父母的聯繫。雖然這種公開控訴的方式並不妥當,但是我們能看到,王猛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恰好我和陳老師在秋天針對此為報社合寫過一個系列文章。藉此機會推送到公眾號中。

6:諮詢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幫你療愈?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6篇:諮詢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幫你療愈?

◆◆◆◆◆

前面兩期我們講述了自我療愈的方法,對於嚴重的心理傷害,還有一個治療途徑是求助於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說到心理諮詢師,人們往往會認為他們是解決問題的專家,他們能夠幫助別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心理治療的過程,無非就是做做思想工作、談談心、給一些指點。

其實,真正的心理治療並不是進行指導和說教,針對需要解決問題來說,心理諮詢師並不比來訪者高明多少。來訪者才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只不過他的內心被無形的情感力量所阻斷,能量無法流動起來,形成癥結或障礙。心理治療的任務,就是幫助來訪者去發現這種阻斷,了解成因,最終消除這些障礙,讓生命得以流動。對於心靈受阻的原因,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所持有的理論觀點是不同的。因而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

目前心理學有四大主流的心理治療模式,即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和後現代心理治療,下面我們來簡單各個模式中所主張的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以及具體解決方法。讀者可以在尋求治療前略做了解,以便更好的進行治療。

一、精神分析療法

弗洛伊德是心理治療的「鼻祖」,他所建立的經典精神分析流派開創了心理治療的先河。經典的精神分析療法的重點是在去挖掘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其對成人後的人格特徵和心理動力的影響。後來心理學家克萊因開始發展了經典分析的理論,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學派,克萊因認為我們的早期生活經歷,特別是母嬰關係,影響我們成人後的人際關係。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每個存在著童年心理發育缺陷的人,都會固著在那個有缺陷的心理發育階段中,不自覺地、強迫性在現實中再現童年創傷和經歷,重複童年期痛苦的情結和關係。比如,從小被忽略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也會不自覺的創造出一個毫無意義感的生活,從小在苛責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所到之處也會吸引指責和批評。如此循環往複,就形成了強迫性的重複。這種強迫性重複,是所有心理問題的最本質特徵。

每個人童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其成人後的關係模式,這種關係上的強迫性重複叫做「移情」。就是說人會在強迫性重複的原則的驅使下,在現實中再現與童年期與父母形成的關係模式。精神分析療法就是在「移情現象」的基礎上展開和進行的。比如,一個來訪者在童年的時候,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母親,以至於其過度壓抑自己的需求,以過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來訪者在諮詢室中就通過移情的方式會在諮詢過程中展現出來。但是,精神分析師並不是母親,也沒有來訪者母親身上那些明顯缺陷。治療師對來訪者的無條件接受和容納,使來訪者有機會回到心理發育有缺陷的那個環節中,並和澄清過去的經驗與現實的區別,藉助醫生的「鏡子作用」,使來訪者的人格模式發生根本性的逆轉。過去的記憶和經歷,就不再會影響來訪者,而與精神分析師一起建立的新的人際交往模式會內化到來訪者的行為方式中,成為新的人格部分。這時候,他的問題就得到了修通。

在精神分析過程中,來訪者必須與舊有關係模式相抗衡,整個過程是一種拉鋸似的、進兩步退一步的過程。所以精神分析治療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通常每周一次,一次50分鐘。短的30-50次,長程的可能需要幾百次。

二、人本主義療法

人本主義療法自1940年由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所建立。該理論認為,導致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概念與體驗不一致。「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在我們成長的初期,自我概念透過周圍人對我們的態度和反應所形成。比如一個從小被父母所忽視的人,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沒人喜歡的,無足輕重的人。」父母對我們的態度和認可是有條件的,例如:父母希望你能學習好,聽話懂事,如果你迎合父母的想法,父母必然會對我們會有積極的態度。為了博取父母的好感,我們會忽略或犧牲自己內在的真正需要,久而久之就會感到自我概念的模糊和紊亂。比如,每天為不喜歡的工作而忙碌奔波,為迎合領導的心意而工作。自我的價值與理想無法得到實現從而產生悲觀、消極的想法,當領導不滿意或工作不順心時便會產生異常情緒甚至導致各種心理障礙。人本主義治療的實質就是重新塑造對自己的真實的認識,達到自我概念與經驗的協調統一。治療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去除那些為了適應社會、他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歪曲的自我概念,來找回真實的自我。能夠為自我的價值而活,而不再為迎合他人而生。

人本主義療法通過為求助者創造無條件的支持與鼓勵,使來訪者能夠充分表達自己需求,更新自我認識、發現自我潛能,以改變自我的適應不良,矯正自身的心理問題。

三、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最早的理論來源於合理情緒療法。該理論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於60年代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體系,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並非來源於事件本身,來自人對這個事件的解釋。就像經歷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各不相同,對事物情緒和行為反應也就會不同。比如,一個學生在一次考試中沒有考好,事後一心想著「我真是失敗,這麼簡單的考試都考不好,真不是學習的料。」就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甚至會厭學和考試焦慮。同樣是沒考好,有的學生可能會認為「是自己努力不夠。」因而督促自己好好學習。所以情緒和行為受制於我們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即認知,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牛鼻子」,把認知這個「牛鼻子」拉正了,情緒和行為的困擾就會在很大程度得到改善。艾利斯將以上觀點概括稱之為ABC理論,艾利斯認為發生的事情(A)並不能夠直接引特定的情緒和行為(C),在A與C之間還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即是對事情的評價和看法(B)。心理學家貝克在合理情緒療法的基礎上提出的情緒障礙認知理論。他認為每個人的情感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認識世界、處世的方式或方法決定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內心體驗和反應。心理問題往往在於錯誤的思維方式,例如抑鬱症病人往往由於習慣性的作出了對自己消極的解釋,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濺出飲料)會被他解釋成什麼事情都做不了,簡直就是個廢物。因此,抑鬱症病人總是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思想去解釋所有的事件。

認知治療的重點是了解來訪者的那些的不良認知和思維方式,即那些被歪曲的、不合理的,導致情緒障礙和非適應行為的消極的信念或思維方式。治療的目的就在於矯正這些不合理的認知,從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

四、後現代心理治療

隨著多元文化的思潮,不同心理派別的理論開始走向整合。治療師開始意識到,每一個來訪者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驗,而將其套用普遍性的治療理論和方法是不合適的。這就形成了後現代心理治療的核心理念,在後現代治療的理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去標籤化、去專家化的敘事治療。

敘事治療是由奧地利亞心理治療師WhiteM等人於1980年代晚期創立的,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建構出來的,我們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生活在自己的建構的故事裡面。從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開始聆聽和銘記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故事。生命中的問題是由對經驗的敘說所構成,經由不斷重複,這些敘說逐漸穩固為「真實」,陷入了自己構造出來的現實里。問題本身及形成原因均存在於個人的語言中,存在與對自己人生故事的構建和理解當中,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將原有故事加以重述。為此,治療師必須幫助案主建構或講述一個關於他的經驗的新的故事,為新的故事增加新的經驗和新的視角。

在建構主義思潮影響下,心理治療完全被看作是一個談話活動,一種語言的藝術。由於一個人的問題是自己在用語言解釋經驗的過程中建構出來的,因此來訪者自己才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他是他自己最好的治療師。每一個來訪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處理問題能力,而治療師的工作是傾聽並回應來訪者的敘述,通過詢問、質疑、解釋、闡述及忽視等談話技術,解剖來訪者的自我認識,挑戰其對自己生命經驗的敘述,改變其習慣於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性的消極用語,從而有助於當事人創造一個新的較為輕鬆的故事,並按照新的故事去生活。心理治療可被定義為一種語言性的、敘述性的工作,是一種會話管理過程,而心理治療師則應該是以為精通談話藝術的大師。

心理問題本身的複雜性,是眾多心理治療學派的產生的原因。對於心理治療來說,不存在一個可以一勞永逸解釋一切的終極真理。研究發現,不同的治療方法,病人的療效大體相同,而真正見效的前提是良好咨訪關係的建立,這與諮詢師的人格穩定性和包容性密不可分。但並不是諮詢師的人格完善了,就能夠與來訪者建立信任安全的咨訪關係,還需要諮詢師的人格和來訪者的人格相匹配,只有相互匹配才能產生比較理想的治癒效果。在此基礎上諮詢師的理論水平和所選擇的治療理論流派就像交通工具,決定著在諮詢師的陪伴下,在認識並治癒自己這條道路上能夠走多遠。

作者簡介

陳慧媛: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畢業。國家認證二級心理諮詢師,沙盤治療師。8年的心理諮詢工作經驗。致力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與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娃有道 的精彩文章:

TAG:愛娃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