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最慘烈的山地戰,500守軍打退日軍10次進攻,最終無一生還
原標題:抗戰時最慘烈的山地戰,500守軍打退日軍10次進攻,最終無一生還
抗日戰爭開始於1931年,結束於1945年8月,中國人歷時十四年之久才將日本人徹底趕出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恥辱,鼓舞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戰爭是殘暴而血腥的,戰鬥雙方為了利益爭執不下,大動干戈。無論戰爭的結果是怎樣,都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就戰爭而言,永遠是弊大於利。中國的抗日戰爭就是這樣一場血腥的廝殺。1943年11月,常德會戰爆發。常德會戰又叫湘北戰役,有著「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稱。中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大敗日軍,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場戰爭在抗戰甚至二戰中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1940年後,英美等國加緊了對以日本為代表的軸心國物資禁運。在太平洋戰爭中處於劣勢的日本迫切的需要打通中越物資運輸線。日軍決定攻打常德。常德又名柳城,位於我國湖南省,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著名的桃源縣風景區就位於這裡。在安寧祥和的背後是抗日英雄的日夜奮戰,血流成河。攻打常德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日軍派出了十萬餘人向常德進發。中國軍隊集結了21萬人迎戰,並最終取得勝利。河洑山之戰就是其中一場血戰,這場戰爭知名度不高甚至經常被人遺忘,但其慘烈程度令人震撼,堪稱是抗戰時最慘烈的山地戰。河洑山古時稱為平山,酈道元的《水經注》曾有過關於河洑山的記載。河洑山距離常德西郊只有七公里,東南兩側都臨近河流,地勢險要,是常德城區的天然屏障。
1943年,常德會戰一觸即發,日軍向河洑山發動進攻。此時駐守在河洑山的是中國軍隊57師第171團第2營的500名官兵。河洑山雖然只有500名士兵,但將士們士氣不減,誓死守衛陣地。在這場戰爭中,守軍利用碉堡和有利的地勢條件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血戰。日軍派出步兵和騎兵共1500人進攻河洑山,守軍採取近身肉搏等方式一次又一次的擊退日軍,將日軍死死拖住。最後日軍不得不採用飛機轟炸的方式轟炸河洑山地區。河洑山的500名守軍堅持了三天三夜,打退日軍10次進攻,傷敵人數超過了自身的三倍。戰爭最後,最終無一生還,全部壯烈殉國。
常德會戰結束後,王耀武將軍在常德修建了烈士公墓,紀念在常德會戰中犧牲的烈士。公墓建成當日,各界人士和軍方代表都到場紀念烈士。昔有荊軻刺殺秦王,生死度外。今有河洑山英雄以身殉國,彰顯血性。「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段曾為英雄荊軻送行的《易水歌》也是對河洑山守軍的真實寫照。河洑山將士寧死不屈,與敵軍殊死一戰,最終壯烈殉國。他們不畏生死,奮勇殺敵,是中國的鐵血軍人,民族英雄。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古代中國疆域是如何擴張的?此朝代令人詬病
※八阿哥胤禩的實力最強,為何會在皇位爭奪中敗給四阿哥?原因簡單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