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見的牆將原子世界與日常的、熟悉的宏觀世界隔開

看不見的牆將原子世界與日常的、熟悉的宏觀世界隔開

量子理論是所有年代最成功的物理理論。量子理論的最高形式是標準模 式,它代表粒子加速器幾十年實驗的成果。這個理論的若干部分已經過測試,精度到一百億分之一。如果將中微子質量包括進去,那麼標準模式與所有亞原子 粒子的實驗一致,無一例外。

但是無論量子理論多麼成功,在實驗上它是根據一些基本假定,這些假定在 過去80年間遭到哲學界和理論界的強烈反對。特別是(哥本哈根學派的)第二 個假定,因為它問是誰決定我們的命運,所以引起宗教界的憤怒。自始至終,哲 學家、神學家和科學都對未來著迷,是不是有一種辦法能知道我們的命運。在莎 士比亞的悲劇《麥克佩斯》(Macbeth )中,班柯(Banquo)絕望地揭開遮蓋我們命 運的面紗,說出了以下難忘的話:

(第一幕,第三場)

如果你查看時間的種子 並說哪一粒生長哪一粒不,

那麼請對我講……

莎士比亞在1606年寫下這些話。80年後,另一位英國人艾薩克?牛頓大

膽地聲稱他知道了對這一古老問題的答案。牛頓和愛因斯坦都相信「確定性」 概念,它說所有將來的事件在原則上能夠確定。對牛頓來說,宇宙是一個在創世 之初由上帝上緊了發條的巨大鐘表

。從那時起它就按照他的運動三定律,以可 以預計的精確方式滴答滴答地走個不停。法國數學家,拿破崙的科學顧問皮埃 爾?西蒙?德.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de Kaplace)寫道,人們可以利用牛頓定 律像觀察過去一樣精確地預測將來。他寫道,如果知道了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位 置和速度,「對這樣一種智力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確定的,將來就好像過去 一樣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當拉普拉斯(Laplace)將他的傑作「天體力學」贈送給 拿破崙時,這個皇帝說你寫了這部有關天空的巨著而一次都沒有提到上帝。」 拉普拉斯(Laplace)回答說:「先生,我不需要這個假設。」

對牛頓和愛因斯坦來說,「自由意願」的概念,即我們是我們命運的主人的 說法,實際上是一個幻想。愛因斯坦把這個實體的常識性概念,即我們接觸到的 具體物體是真實的和存在於確定狀態的概念,叫做「客觀實體」。愛因斯坦在下 面的話中最清楚地表達了他的態度:

「我是決定論者,被迫行動就好像自由意願是存在的一樣,因為如果我 想生活在文明社會,我必須負責任地行事。我知道在哲學上一個殺人犯不對他的罪行負責,但我不會情願和他一起喝茶我的履歷是由我無法控

制的種種力量所決定的。亨利?福特(Henry Ford)可能將它叫做他內心的 聲音,蘇格拉底(Socrates)將它叫做他的精靈,每個人都能以他自己的方式 解釋人類不是自由的這一事實……一切事情都是被我們無法控制的力決定 的,對於昆蟲以及星星來說都是如此。人類、蔬菜或宇宙塵都在隨神秘的時 間跳舞,一位遠距離的看不見的演員在為我們吟詠。」

神學家也爭論這個問題。世界上的大多數宗教相信某種形式的「先天注 定」的思想。即上帝不僅是全能的,而且是無所不在的。上帝也是無所不知的 (知道一切,甚至將來)。在某些宗教中,這意味著上帝在我們出生前就知道我 們是去天堂還是地獄。從本質上講,在天堂的某處有一本命運的書,列舉著所有 人的姓名,包括生日、我們的失敗和成功、我們的快樂和悲哀、甚至我們的死亡日 期、是去天堂還是地獄。

(在1517年,這個微妙的先天註定的神學問題是威騰伯格〔Wittenberg〕的天主教堂分裂成兩半的部分原因。在這個教堂中,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抨 擊教堂用金錢贖罪的做法,即富人通過賄賂鋪平通往天堂的道路。大概路德 〔Luther]好像在說,上帝確實事先知道我們的將來和我們的命運是先天註定的, 但是人們的勸說也不能改變他向這個教堂慷慨捐贈的意願。)

但是對接受或然性的物理學家來說,到目前為止最有爭議的假定是(哥本 哈根學派的)第三個假定,它使幾代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感到頭疼。「觀察」的概 念是一個不精確的、不清楚的概念。此外它依賴於實際上有兩種類型的物理學 這一事實:一種是用於奇異的亞原子世界的,在這個世界中電子似乎可以同時在 兩個不同的地方出現;另一種是用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宏觀世界的,這個世界似 乎服從一般承認的牛頓定律。

根據玻爾的說法,有一堵看不見的「牆」將原子世界與日常的、

熟悉的宏觀 世界隔開。原子世界服從奇異的量子理論規則,而我們生活在此牆之外的定義 明確的行星和星星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波已經消失。

惠勒師從量子力學的創建者,喜歡總結兩個學派關於這個問題的思想。他 給出一個例子,在一場棒球比賽中三個裁判員討論棒球的罰分點。在做出決定 時三個裁判說:

第一個裁判:我按照看見他們的樣子進行裁定。

第二個裁判:我按照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裁定。

第三個裁判:在我裁定之前,他們不存在。

對惠勒來說,第二個裁判是愛因斯坦,他相信有不依賴於人類經驗的絕對實 體。愛因斯坦將此叫做「客觀實體」,即物體能夠以確定的狀態存在,而不需要 人類的干預。第三個裁判是玻爾,他認為僅在觀察之後實體才存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人健身房 的精彩文章:

一個超過了太陽大小的霍姆斯彗星

TAG:懶人健身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