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公有雲的現狀與未來
雲計算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與傳統經濟融合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進一步融合,讓雲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延伸。雲計算對傳統產業來說是高效、低成本、安全穩定、能促進數據流動的最佳數字化方案,近兩年內,我國地方城市雲計算髮展進入高速時代,北京祥雲工程、上海雲海計劃、廣州天雲計劃、深圳鯤雲計劃、重慶雲端計劃等地方雲計算規劃全國開花,海南、陝西、河北等省份均已積極擁抱互聯網,山東省的新舊動能轉化規劃中雲計算、大數據也是重中之重。對於經濟增長依賴政務和傳統產業的三四線城市來說,雲計算更是新的增長引擎。
雲計算技術IaaS和SaaS技術均已相對成熟,全球開始進入爆髮式增長階段,根據最新的IDC針對全球公有雲服務開支的研究調查,全球公有雲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支出預計在2018年將會達到1600億美元(國內將有300億美元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23.2%,儘管從2016年到2021年這5年時間當中預計公有雲行業市場的年度支出增長速度將會有所放緩,但是該市場到2021年將會有21.9%的年複合增長。
一、市場現狀
(一)全球公有雲市場現狀分析
近期,全球著名的諮詢機構Gartner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公有雲IaaS市場份額分析報告,根據分析報告出爐的數據,AWS、微軟(Azure)、阿里雲位列前三甲。
美國作為全球公有雲發展最快的國家,亞馬遜2017年公有雲AWS營業收入達到122.21億美元,市場份額超過50%,但因為基數較大,增長率放緩,只有25%;微軟雲Azure營收達到31.3億美金,增長率是亮點,接近100%(98.2%);谷歌雲營收7.8億美元,同比增長56%;IBM公有雲營收4.57億美元,同比增長53.9%。 前五名中的公有雲中美國廠商佔據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
阿里雲位列全球第三,是唯一入選短名單的中國雲服務商,2017年度IaaS營收為10.9億美金,增長率也很可觀,達到62.7%;
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三家雲服務商合計壟斷了66.5%的市場份額,對比2016年與2017年的佔比柱狀圖可明確看出這種寡頭壟斷趨勢越來越明顯。
2016年-2017年全球公有雲市場份額展現 數據來源:Gartner 2018.7
任何一個新興市場,都會經歷早期的爆發期、混亂競爭期和最後上演的集中化運動。拿出行服務來說,一開始滴滴、快的、優步、易到用車、神州專車等群雄逐鹿,經過一輪輪的肉搏戰,最終滴滴跑贏了終局,佔到了市場80%以上的份額;電商市場同樣如此,淘寶、天貓、京東商城佔據了市場的主導權後,曾經在市場上風光一時的聚美優品、唯品會、蘇寧等垂直電商平台就日漸式微了,天貓、京東的市場份額增速持續提升,結果規模小的電商平台逐漸被邊緣化。雖然影響變化路徑的因素有很多,中間過程不盡相同,但大的趨勢和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大者恆大,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這是必然的結果。雲服務市場同樣不會跳脫這一規律,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是,阿里雲、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簡稱3A)保持了持續增長勢頭,其它大部分廠商的市場份額則不斷萎縮。
(二)國內公有雲市場現狀分析
7月13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最新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整體來看,由於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高度發展的互聯網產業,以及傳統企業的大量上雲,推動2017年公有雲市場年增長率高達64.5%,總量首次超過40億美元。IaaS、PaaS佔比不斷上升,分別達到61.0%和7.5%,其中IaaS增速高達72%。而SaaS佔比有所下降至31.5%。具體份額如圖:
2017年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中,阿里雲排名第一營收11.12億美元,份額45.5%;騰訊雲排名第二營收2.51億美元,份額10.3%;中國電信排名第三,營收1.85億美元,份額7.6%,金山雲排名第四,營收1.58億美元,份額6.5%,AWS和UCloud以微弱的差距分列第五、六名,營收分別達到1.33億和1.29億美元,佔市場份額的5.4%和5.3%。七至十名分別是微軟Azure、中國聯通、IBM、以及華為雲,分別以1210萬、726萬、254萬、232萬美元的營收佔據市場份額5.0%、3.0%、1.0%及0.9%。
2017年度中國公有雲廠商增長幅度(IaaS) 數據來源:IDC中國,2018
2017年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
2017年度中國公有雲廠商增長幅度排名 數據來源:IDC中國,2018
備註:國內公有雲利潤綜合排名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包含IDC和CDN業務的統計表,其中中國電信的收入為天翼雲收入。這個排名中中國聯通收入包含了IDC收入、網宿科技包含了CDN,世紀互聯收入包含微軟Azure及IDC和CDN業務。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二、發展趨勢
(一)公有雲市場前景廣闊
1、國際趨勢,2018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公有雲服務市場,其消費總額佔到了全球的60%以上,高達970億美元,其次就是西歐地區和德國,分別是79億美元和74億美元的市場表現,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中國將會成為領跑公有雲服務市場全球排名前五的國家。 對於全球化市場表現來看,離散製造、專業服務和銀行業共同佔據美國公有雲服務支出的三分之一,在德國和日本,離散製造業、專業服務業和流程製造業將分別佔到公有雲支出的40%和43%,在中國,專業服務、離散製造業和銀行業將佔到公有雲支出的40%以上。
2011-2017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全球雲計算產業鏈才剛剛起步,滲透率不足3%,外資雲紛紛選擇與國內IDC企業合作進入中國市場,比如微軟和世紀互聯、AWS和光環新網、甲骨文和騰訊雲以及IBM和萬達等,最近蘋果也選擇投資10億美元與雲上貴州合作,在貴州建立大規模數據中心。同樣阿里雲、騰訊雲等國內雲計算企業也在大力進行全球化部署雲數據中心,迄今為止,阿里雲已經在全球14個地域部署了200多個數據中心,為全球數十億用戶提供可靠的計算支持。微軟的SaaS服務Office365在國內也積累了120多萬付費企業和超過2000萬教育行業用戶,並以23%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SaaS雲應用市場第一,累計實現三位數的年度平均增長,獲得中國市場和工信部認可。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國內跨國企業眾多,中國雲計算龍頭企業進行全球化部署大勢所趨,同樣外資雲進入中國只要滿足相關政策要求,也可以進入中國市場。
2、國內趨勢,我國雲計算,特別是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快速推進,多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和示範項目,涉及電網、交通、物流、智能家居、節能環保、 工業自動控制 、醫療衛生、精細農牧業、金融服務業、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試點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將產生巨大的應用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約4300萬元。這意味著,2018年-2019雲我國計算產業將獲得高速發展。
2010-2019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整體市場而言,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IaaS定義為基礎設施即服務,以在線的方式為社會機構和企業提供計算和存儲能力,只需按使用量繳費的IT模式。公有雲IaaS仍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增長領域。
2014-2020 年中國雲計算細分市場規模情況(單位:百萬美元)
(二)雲服務走向寡頭壟斷
雲計算和大數據是信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推動力量,自從2006年以亞馬遜推出AWS和Hadoop誕生為標誌,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已經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如今,雲計算產業開始進入到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以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務能力為代表,並以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品牌時代。寡頭壟斷苗頭日益顯現,發展趨勢對中小雲服務商將是一場災難。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阿里雲的高速增長,會進一步擠壓國內外中小雲服務商的市場空間。後續全球雲服務市場將邁向何方?國際上亞馬遜AWS、微軟的Azure和谷歌雲、阿里雲四強爭霸,雖然阿里雲的增速最高,但未來還能不能繼續創造奇蹟需要繼續關注, 不過有一點可以預測如果阿里雲僅僅靠中國市場這一個引擎,想未來超越Azure,甚至是AWS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由此可見,公有雲IaaS市場已經步入真正的寡頭時代,馬太效應凸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後進者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而隨著數字經濟的爆髮式發展,雲服務不僅將成為企業生產、運營和管理的基礎設施,也在間接為消費者提供最終可供消費的產品與服務。在一些行業,雲服務甚至會直接成為企業最終產品與服務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在企業與消費者雙重要求的大前提下,對雲服務的需求已經從「無到有」階段,進入了精品化與品牌化階段。
(三)未來公有雲的增長點
根據IDC的預測,在2018年的市場表現當中,全球公有雲服務投入最多的行業是離散製造業,其金額將會高達197億美元,專業服務業的投入金額將會達到181億美元位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將會是銀行業,其金額則為167億美元。2018年,流程製造和零售行業的共有雲服務的花費將會超過100億美元,由於持續投資於公有雲解決方案,這五個行業將保持在2021年達到頂峰。
2018 年全球公有雲目標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單位:億美元)
根據預測,全球公有雲市場支出最快的行業是專業服務業、電信業和銀行業三個行業。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支出最多的行業來說,像服務業和銀行業已經有很多企業用戶開始認可並且青睞公有雲技術為企業所帶來的收益,這些行業的企業組織正在利用公有雲服務來快速開發並推出第三方平台解決方案,如大數據和分析、以及物聯網,這將增強和優化客戶的旅程,並降低運營成本。
SaaS領域在未來將會成為公有雲市場的首要支柱產業,作為整個雲計算市場佔據三分之二支出的領域,SaaS通過將應用和系統基礎軟體進行結合,形成用戶主要的購買途徑和方式。
基礎架構即服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IaaS,正在成為第二大公有雲的支出類型,在IDC的整個預測周期內,IaaS支出將會相對均衡,伺服器支出略高於存儲支出。PaaS支出將由數據管理軟體佔主導,在預測期內,數據管理軟體支出增長最快,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1%。其中尤其是以應用平台、集成、編排中間件、數據訪問等幾大方式最為突出。
國際市場雲計算細分市場的市場份額佔比及其增長率
中國雲計算的發展相對國際市場滯後 5 -7年,市場規模仍與國際市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國內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雲計算關聯業務的推動以及我國政策的支持和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雲計算髮展迅速,市場規模增速領先世界於平均水平。雖然雲計算市場起步晚,但是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SaaS服務整體市場規模(億元)
(四)運營商通信網路雲化加速
2018年是通信行業發展的關鍵年,5G即將進入試商用階段,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種技術應用進入實質性推進。隨著標準的逐漸完善,運營商通信網路架構將帶來巨大的轉變。
1、網路雲化是5G網路的發展趨勢,目前存在許多技術挑戰和產業化的技術難點。5G網路雲化涉及面向服務的網路架構實施、多接入邊緣計算、網路切片、5G承載網路及網路運營編排等相關技術。5G網路雲化需要深入分析和評估5G網路雲化關鍵技術的成熟性和產業化需求,深入分析5G網路雲化的技術難點,積極探索基於虛機、容器等技術的雲資源能力的部署和面向微服務的系統架構設計方法,評估雲化網路的性能和自動化配置能力,提出相關的技術路線、解決方案和發展策略,推動雲化網路標準化,支持5G的實施和部署。
2、5G核心網將實現控制與承載分離,引入全面雲化架構。基礎設施層需要支持虛擬機與容器混編,5G網路雲化架構,將實現CU分離,多維解耦、網路切片和多接入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在未來5G網路具體應用時。差異化體驗需求的關鍵在核心網,需要簡化無線對接和全網移動性支持,儘快解決網路性能的難點,做好虛擬化資源的統一管理協同,未來5G核心網切片服務的關鍵在於提供個性化的業務和差異化的保障,爭取實現按區域規劃,業務全生命周期切片化管理,保證切片內和切片間端到端最佳體驗。
3、中國電信率先發布5G技術白皮書,布局未來網路。中國電信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正式發布《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這是全球運營商首次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的白皮書,為滿足5G多樣化業務需求,使能網路更加靈活、智能、融合和開放,中國電信5G網路為「三朵雲」構架。
三朵云:接入雲、控制雲和轉發雲。
(1)控制雲,控制雲是5G網路的集中控制核心,完成全局的策略控制、會話管理、移動性管理、策略管理、信息管理等,並負責控制接入雲與轉發雲。控制雲通過虛擬化、網路功能模塊化、控制與承載分離化、網路組件功能服務化、網路切片化等技術,可實現業務定製化和靈活部署,滿足不同新業務的差異化需求並擴展網路服務能力。
(2)接入雲,接入雲支持用戶在多種應用場景和業務需求下的智能無線接入,支持多種無線接入技術的高效融合,並引入標準化的、開放式的邊緣計算平台,以在邊緣激發業務創新。
(3)轉發雲,轉發雲配合接入雲和控制雲,實現業務匯聚轉發功能,轉發雲在控制雲的路徑管理與資源調度下,基於不同新業務的帶寬和時延等需求,實現增強移動寬頻、海量連接、高可靠和低時延等不同業務數據流的高效轉發與傳輸,保證業務端到端質量要求。
(五)自動駕駛普及促生分散式計算
麥肯錫預計,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自動駕駛將佔到乘客總里程(PKMT)的約13%,到2040年將達到約66%。到2030年,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約800萬輛;到2040年,將達到約1350萬輛。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到約23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約3600億美元。到2030年,基於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到約26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約9400億美元。(如圖)
隨著汽車自動駕駛程度的提高,汽車自身所產生的數據將越來越龐大。 據英特爾公司估算,假設 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配置了GPS、聲納、 相機、雷達和激光雷達等感測器,則上述感測器 每秒鐘產生的數據 (如圖) 將是:
GPS:約50kB/s;
聲吶:約10-100kB/s;
相機:約20-40MB/s;
雷達:約10-100kB/s;
激光雷達:約10-70MB/s。
將上述數字相加後可知,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將產生約4000GB待處理的感測器數據。汽車製造商、IT公司以及科技公司不得不面對一個複雜的難題:如何使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實時處理如此海量的數據,並在提煉出的信息的基礎上,得出合乎邏輯且形成安全駕駛行為的決策。
而解決上述難題的兩個關鍵環節在於:一、數據處理在哪裡完成, 是在汽車的中央處理單元還是在雲計算中心 ?二、如果是在雲計算中心完成,通過何種網路連接? 5G、6G? 在信號盲區怎麼辦?
如何解決難題不再本文探討範圍之內,但有一點,無論是在汽車內分散式部署邊緣雲、還是在雲基地雲主機集中處理數據都在促進雲主機市場的飛速發展,因此雲運營商現在就去擁抱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應該是個很好的時機。實際上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三家全球最大的雲服務商均已涉足自動駕駛領域。
※有關容器的六大誤區和八大正確場景
※詳解什麼是「無邊界計算」技術?
TAG:架構師技術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