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死亡詩社》:無聲的反抗最致命

電影《死亡詩社》:無聲的反抗最致命

電影《死亡詩社》影評:無聲的反抗最致命

《死亡詩社》這部電影是一部關於教育的經典老片,獲得的各種獎項就不再這裡為大家一一贅述了。在這裡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劇中的教育觀點,分析了劇中2個角色進學校之後的心路歷程,經歷了無聲反抗到最後的自殺身亡。家長和學校應該擔負出什麼責任?

影片開始,學生們舉旗列隊走進禮堂。一位老師代表學校為他們點燃了知識之光。這個點的蠟燭是影片表現威爾頓學院教育的一個關鍵意象。突然想到了北京的衡水中學~

這個「知識之光」的意象說明了威爾頓學院的教育目的,就是學校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電影中的這個場面是以深沉的色調,一致的服裝、莊重的表情、威嚴的語調和重複的動作來表現的!使整個儀式顯得莊嚴有序,不容置疑。

然而這四個信念本身也透露出規則、秩序與權威。這些規則、秩序與權威就為孩子們的成長設定了方向與框架。在這種氛圍中,成長不知不覺,且不可動搖地只能沿著一個方向進行。

影片中,家長和校長多次明確表達了對於這群學生的期望,並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榜樣。校長對男主角陶德說到:「你的的責任重大,令兄是本校最傑出的學生之一。」。對於男二號尼爾,校長也表達了同樣的期望。他說:「尼爾,我們對你的期望很高。「

然而他們都沒有問一下孩子的心聲,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了他們。這與現實生活中無數的父母有什麼區別,覺得自己的小孩就是自己的私有物,自己有權對他們做任何自己想做的。

拉回劇情,尼爾的父親也強調了上哈佛醫學院對於尼爾的母親意義重大。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威爾頓學院教育方式的認同:「你擁有我從來沒有夢想過的機會。」這種期望事實上是父母與師長用話語為他們所設立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他們可以看到一個可以模仿的榜樣,一個理想的自我。

陶德的榜樣是哥哥——威爾頓最傑出的學生:尼爾的目標是醫生:可見學校與家長已經合力為孩子們設定好了成長的模型,只待他們在其中慢慢地塑造了。他們將在這所學院里學習,逐漸與鏡子中的理想自我認同,從而成長為家長們所期盼的另一個」別人家的小孩」。

在電影后段孩子們將的威爾頓學院的四大信念之首」傳統」篡改為」模仿」這個詞一語中的,彰顯了孩子們內在的覺醒。模仿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與」他者」認同的過程。因此,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要以壓抑自我、喪失自我為代價。

對於父母師長的這種不容置疑的期望,陶德表現出了一定的焦慮,他一直表現得心不在焉,目光躲閃,似有心事,對於校長的熱情也有躲避之意。這裡演員對於角色心理的把握非常準確,既表現出了陶德的不情願又表現出了他的怯弱。

父母離開時,陶德終於忍不住哭了,但他也並沒有說出自己的不情願。而是旁邊另一個同學替陶德說出了他的心聲「我不想來這裡」。用旁邊同學之口說出陶德的心聲,這個安排進一步凸顯陶德軟弱的性格,暗示了他所受到的壓抑。

相比之下,尼爾因為久處這所學院,似乎已經內化了這所學校的教學理念,適應了它的教學模式。因此,對於校長和家長的期望和安排已經習以為常,對於父親代他回應校長的期望,也沒有流露出抵觸情緒。他似乎已經習慣於生活父親為他設定好的世界裡,並且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他們所希望的主流精英。

事實上,他也深知面對強勢父親,威嚴的校長,沒有可以商量的餘地,只能乖乖就範。跟性格內向、至有社交恐懼症傾向的陶德不同,尼爾看上去樂觀開朗,事實上他卻更加膽小、順從。他不敢違背父親讓他成為一名醫生的強烈願望,雖然不情願, 但還是按照父親的要求退出了自己喜歡的校刊編輯的工作。

而且他似乎對於父親的一切要求都能表示接受,甚至將自己對於編輯工作的熱愛說成是自己對於學習的貪心,以向父親示好,努力做父親的好兒子。表面上看,我們能夠看到陶德的壓抑,但卻看不出尼爾對於家長與學校的不滿,而事實上,這正說明了尼爾被壓抑得更深、更強,連一點點不滿與怨言都不敢流露。這一點與他那位強勢而專橫的父親相得益彰。

可以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尼爾學會了戴上假面具將本真自我隱藏起來。而最終理想自我與本真自我的激烈衝突卻帶來了自我內心的崩潰。這也說明了他後來為什麼成為反抗最激烈的一個,也說明了自殺的一定是他,而不是看起來更為壓抑的陶德。

這兩個典型的例子說明了代表權力、傳統、規則的父權社會對於孩子自我天性的壓抑。

劇中主線人物基廷老師的詩性教育與威爾頓學院和家長們的傳統教育大相徑庭,不是迫使學生與父母師長理想中的榜樣,而是努力使孩子們擺脫文化的他者,回歸本真自我。

這是教育的矛盾,也是成長的悖論。於是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矛盾衝突。這種矛盾大部分時候是以一方的壓抑而獲得暫時的平衡,就像基廷老師到來之前的學生們的狀態。如果矛盾的雙方不能達成妥協與平衡,就會導致成長中的個體因受到過分壓抑而迷失自我,或者導致被喚醒的本真自我不顧一切的反抗,從而造成悲劇。.

如何真正實現理想我與本真自我之間的平衡,促進少年的精神成長和人格獨護。這一直是一個問題。

無法想像這部片子居然是1989年的作品,這個問題在現在的生活中可謂是比比皆是,當然我們是在進步的,社會也是在發展的。發現了問題慢慢解決就是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走說 的精彩文章:

李宇春第一次坦露心聲曾經受到過傷害,網友喊話:春哥挺住

TAG:風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