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遭掐脖重摔,孩子間起衝突,這3點才是父母該做的!
文:親寶寶育兒,小靚
近段時間,一條「男子見兒子玩鬧吃虧,掐脖重摔對方6歲幼童致其疑似胸椎骨折」的視頻引起網友的熱議。
事情發生在廊坊市的一家幼兒園,6歲的小王和3歲的小楊放學後一起玩耍。
兩個孩子追逐打鬧著,可沒想到,小楊突然摔倒在地上。這一幕正好被小楊的父親看見了,而他接下來的舉動出乎了周圍人的意料,他上前掐住小王的脖子,把對方拎了起來,而後重重地摔在地上。
一個6歲的孩子哪裡經得起這樣的重摔,被送往醫院救治後,醫生說小王的確傷勢不輕。隨後警方發布了通報,出手傷人的家長被刑事拘留。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年前在遊樂場遇到的一幕。
我5歲多的兒子和一個3歲左右的女孩在海洋球池裡互相撞了一下。兩個孩子都是因為玩得太瘋,無意間撞到了頭。
這時,女孩的奶奶突然闖進球池,推了我兒子一把,嘴裡還嘟囔著「你幹什麼,離遠點!」兒子當時就懵了,傻愣愣地站在那裡,隨即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我趕快把他拉到了一邊,離開了球池。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這樣的家長,一旦自己家孩子吃了點虧,受了些委屈,就會立刻方寸大亂,火冒三丈。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這個讓家長們不悅的事情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這樣的過度反應是不是會讓結果更糟糕呢?
暴力護犢的家長,他們往往並不在意事情的真實過程,也不在乎合理解決,而是更在意自己的感受。
與其說是為孩子出氣,倒不如說是大人在發泄自己的憤怒。這暴露了作為成人的他們,在情緒管理和人際關係處理上的缺陷。
《爸爸去哪兒》中,Kimi與王詩齡曾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摩擦。
先是王詩齡玩鬧地摳了Kimi的臉兩下,Kimi就反手打了對方的臉。瞬間,王詩齡大哭起來,兩個人都跑去向自己的爸爸告狀。
而兩位爸爸都採取了非常正面的處理方式。林志穎很果斷地說,你們兩個是互相打了,雖然是鬧著玩的,你還是應該向對方道歉。
王岳倫建議兩個孩子和好,並把情緒失控的女兒暫時帶離,給她時間和環境來平復情緒。
發展心理學認為,衝突是幼兒成長必經的歷程。孩子在一次次的衝突中,揣摩和練習著「人際關係」的規則與技巧。
大多數在正常環境和教養下的孩子,幼兒時期的肢體衝突並不是惡意毆鬥,大人不應該套用成人世界的經驗去看待和處理。
孩子間的「打」,常常源自兒童「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徵,以及社會交往準則的尚未建立。
不是每一個幼兒衝突事件,都需要一個成人法官。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衝突,大人都不要介入呢?
當然不是,一旦發現孩子之間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大人就要馬上介入,及時制止。
但要講究介入的尺度和方式。
如果大人仗著自己在年齡、身體和權威上的優勢,以大欺小,那一次普通的玩鬧衝突很可能升級成一個惡性事件。
2018年5月,洛南縣兩名小學生因為接飲用水打架,一位家長在校門口扭住當事學生的胳膊,猛打其頭面部。前來制止的護校老師也被家長和同夥暴打。鬧事家長等人被處以行政拘留。
2018年6月,寧波一個媽媽因為孩子之間搶玩具,掌摑對方女孩,被行政拘留。
當你刻意放大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小摩擦、小磕絆時,就等於是為你的過界言行亮起了綠燈,為那些無用又討厭的戾氣敞開了大門。最終,損人不利己。
以暴制暴,被打的孩子會有身心創傷,那些打人者的孩子也同樣是受害者。
心理學有這樣的觀點:一個人攻擊行為的產生,通常會受到兩個重要因素的影響,「模仿」和「強化」。
大多數攻擊性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習得的。
魔鬼心理實驗室做過一個小實驗。
家有3到6歲孩子的15個家庭被分為3組,每個家庭發一個一碰就哭的玩具娃娃。父母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做出不同表現。
第一組父母對哭鬧的娃娃大聲斥責,甚至摔打娃娃;
第二組父母對娃娃的哭聲做出沒聽到的樣子;
第三組父母抱起娃娃,輕撫它,輕聲問:「能告訴我為什麼要哭嗎?」
之後父母們退到一邊,只留15個孩子繼續玩。孩子們的反應與父母的表現相對應,有的對娃娃拳打呵斥,有的充耳不聞,有的則輕聲安慰。
父母的暴力言行會向孩子傳達一個錯誤信息:暴力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心理學告訴我們,攻擊他人會加重一個人的無助、痛苦,在挫敗感中形成惡性循環。
還有一個潛在的危害是,孩子會在家長簡單粗暴的「過度保護」中獲利,以後他還想獲利時,就會套用之前的經驗,要求父母為他解決所有的事情。
今天與同學的衝突,父母可以為他出頭;那明天走進職場,遇到與領導和同事的矛盾呢?在感情生活中受到挫折呢?難道父母還能通過一頓發泄為孩子擺平一切嗎?
在那些人生的重大挑戰和挫折面前,拳腳相嚮往往是無用的。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如果家長不在人際交往上斤斤計較,孩子自然能學會豁達;如果家長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敢而得體地解決爭端,孩子自然也能習得這方面的智慧。
不讓孩子受一點點的氣,這樣做的好處是眼前確實得到了一些小利益,但終究,孩子得到的也只是小便宜、小心眼、小格局,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沒有什麼好處。
作為父母,遇到孩子們之間的爭執,不慌張和不卑不亢是非常重要的。
一、孩子之間起了摩擦,堅持「等三秒」原則,不要急於介入。
一次,我兒子和幾個夥伴在小區里玩沙子。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很有興趣地湊了過來。
他東瞅瞅西瞅瞅,發現沒人搭理他,就突然飛起一腳,對著我兒子的屁股踢了下去。
站在一旁的我沒有作聲。兒子很生氣,立刻站起來,毫不猶豫地推了男孩一把,男孩哇哇大哭起來。
可沒過兩分鐘,這個男孩擦乾眼淚,又湊了過來。這一次,他學著大家,乖乖地蹲在沙坑旁,看著大家玩。我兒子和幾個小夥伴居然也不計前嫌,主動分給男孩一些沙子,皆大歡喜。
是的,孩子往往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化解矛盾,找到與人相處的密碼。
可能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吃一些虧,但那是摸索過程中難免的,放手嘗試比一時的得失更重要。
二、當雙方家長都介入時,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一旦發現苗頭不對,就不要戀戰。
一位爸爸在網上分享了他和家人一次不快的經歷。兒子跟著媽媽在小區玩,另一個由奶奶帶著的孩子看上了他們的小推車,便硬生生地掰著他兒子的手,死活要坐進去玩。
這時,媽媽出於面子,就要求兒子給小弟弟讓個位置。對方的奶奶一聽,立馬把孩子抱到後面,硬擠進去。被迫謙讓的兒子當時就哭了,但沒有作聲。
沒想到,同一天的傍晚,兩個孩子又遇到了,相同的情形再次上演。爸爸想到上午兒子被掰紅的手,還有委屈的小臉,就忍不住說了幾句。那位奶奶便直接開罵,雙方一頓吵。
如果在最開始,媽媽就能尊重孩子的意願,婉轉地拒絕對方,或是勇敢地讓孩子說「不」,對方或許會知難而退,也就不會有後面的爭吵。
對於那些不善者,我們不要處處以忍讓為先,也不要不問原委就讓自己的孩子去道歉,更沒必要去找那些不講道理的人理論一番。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世上也沒有非要打的交道。讓自己的孩子及時遠離那些不善的來者,才是明智之舉。
三、事後要安撫孩子的情緒,真實地回答孩子的困惑。
如果不好的結果已經發生,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你去為他出氣,而是父母的安慰,讓他感到安全感和支持。
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告訴孩子,如果遇到被大人欺負的極端情況,要學會自救和求助,爸爸媽媽會保護你,同時會報警。
一旦有大人參與,矛盾通常會複雜化。孩子可能會問,「為什麼那個阿姨要罵我?」「為什麼他的孩子打了我,就可以不道歉?」「為什麼他的媽媽會和你吵架?」
不妨告訴孩子:人和人是不同的,在對待同一件事情上的態度和做法是不一樣的;那樣粗暴的言行是不合適的,但那是他的問題,我們無法改變。
引導孩子正視衝突,理性處理,他將來才能陽光地面對生活,經營人生。
遇到孩子間爭吵、打架,父母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