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餐廳》豆瓣評分比上一季高了0.5,但我想給前三集打個不及格分

《中餐廳》豆瓣評分比上一季高了0.5,但我想給前三集打個不及格分

最初,看到沒有主廚張亮的《中餐廳2》時,其實決定要放棄了。但看到節目常駐MC換成了趙薇&蘇有朋這對國民CP時,又忍不住看了更新的三期節目。

節目伊始,《中餐廳2》其實並未讓人失望。

與上一期節目不同,《中餐廳2》以倒敘剪輯式方式開始,首先展現了五位合伙人在科爾馬最後一夜演唱《再見》的鏡頭,為全篇的經營故事奠定了一個溫情的基調。

緊接著,畫面跳轉到再次擔任「中餐廳」店長趙薇的採訪環節,節目組將上一季「中餐廳」的鎮店之寶交給她,由她將這些東西分配給新的合伙人。此處「鎮店之寶」的設計實現了同前一季的內容勾連,以及「召喚」新成員的任務,合伙人由此陸續登場,可謂十分簡潔、巧妙。

之後,通過趙薇的「畫外音」,觀眾看到《中餐廳2》選擇了位於法國阿爾薩斯大區的科爾馬小鎮作為經營地點,這裡與德國只隔著一條萊茵河,兼具法德兩國特色,也是宮崎駿動畫片《哈爾的移動城堡》的靈感來源。

通過巧妙的剪輯,節目組將餐廳正式營業前的瑣碎事情完成版塊切分,「迷失科爾馬」「接下來有我們在」等四個小主題也使得首期節目故事看點更為集中。

以「迷失科爾馬」為例,節目組通過剪輯趙薇與舒淇這對迷糊姐妹花找不到餐廳地址的畫面,展現了兩人都不擅長找路,甚至出現偶像劇式錯過的搞笑畫面。色彩區分與背景樂運用的後期剪輯效果放大了兩人不斷交錯的畫面,整段畫面處理得恰到好處。

顯而易見,節目組在首期節目中並未對情節做刻意的安排,而是力求追求一種自然敘事,並透過後期剪輯突出亮點,強化人設,在一點上看,還算是可圈可點。最為關鍵的是,這種剪輯方式整理串聯了不同的故事段落,使得首期節目看點更為集中,核心主題也變得更加鮮明了。

當然,節目的重點並不是故事剪輯,而是經營餐廳。在經營細節上,前有原餐廳主人到店交代垃圾回收方式,後又給出具體經營任務,需要派代表參與衛生培訓獲取開業資格證書。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設計也更符合邏輯與行規,使得經營本身更具真實性。

但隨著節目真正步入餐廳經營階段,這檔以餐廳經營為主的節目,真的真實了嗎?

姑且不說開播不久,節目組就面臨著網友爆料全程造假,「去吃飯的基本都是托」「預訂電話根本就打不通」等問題,一檔以經營餐廳為主的節目,在這一季卻連一個專業的廚師或者不遜於專業廚師能力的人都沒有,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中餐廳》的立意是宣傳中國美食,也是從側面向世界宣傳中國餐飲文化。

可三期節目結束,我們不難發現,作為常駐MC,趙薇、王俊凱、白舉綱平時應該偶爾下廚,但水平也僅僅局限在「會做」而已;蘇有朋在節目中憑藉鹽酥雞完成了廚藝首秀;舒淇更不必說,三期節目下來基本「十指不沾陽春水」……指望這五個人,做出好菜,征服法國人挑剔的味蕾,弘揚中華美食文化?其實有點異想天開。

再來看看前三期節目的菜單:麻油沙姜雞、麵包屑炒蝦、水煮肉片、水蒸蛋、蛋炒飯、清炒時蔬、拍黃瓜……菜式少、價格貴不說(14歐一份的天價拍黃瓜了解一下),除了水煮肉片算川菜代表之外,其它菜好像並不能突出中華美食文化。

說到這裡,不得不回顧下《中餐廳》第一季。有著廚師經驗的張亮,真真兒是把這檔真人秀當做美食節目在做:魯菜有宮保雞丁;蘇菜有砂鍋魚頭;川菜有水煮牛肉、水煮肉片;粵菜有菠蘿咕咾肉;閩菜有紅燒魚;渝菜有香辣蝦;滬菜有糖醋排骨……可以說幾乎囊括了中國各地的特色菜系中的招牌菜,張亮在當時更是被稱為行走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再來看兩季節目的菜色,文字不做贅述,直接上圖對比吧:

「專業版」的第一季

「業餘版」第二季

其實,不同於《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節目是以美食為本,《中餐廳》是以做菜開店的人為本。前者注重菜品本身,後者不只注重菜品,人也很重要。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中餐廳2》在後兩期節目中出現的三個問題:

餐廳經營過程中的分工問題。《中餐廳》第一季,五個人分工明確:趙薇店長、張亮主廚、黃曉明跑堂、周冬雨收銀、靳夢佳洗碗妹,各司其職也更井井有條。到了第二季,因為缺少張亮這樣的主廚,所以每個人都繫上了圍裙,做自己的拿手菜。

於是乎,節目中前一秒趙薇還在招呼顧客,後一秒就拿起了鍋鏟;也看到同一桌顧客,換了兩三位服務員。感覺法國人民此處應該黑人問號臉:中國餐廳都是這麼隨意,這麼敷衍?

關於與當地居民的語言溝通問題。在法國開餐廳,五位MC竟然只會說一句「Bonjour(你好)」。碰到會講英語的還好,暫且能維持基本溝通。碰到不會說英語的,就只能全程靠比劃。

雖然很多網友覺得比划起來也是「萌萌噠」,更有綜藝效果。但也正是這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恰說明了節目組和明星的「無所謂」。

對照韓國的《尹食堂》,差距就更加明顯。朴敘俊為了上節目,特地學習了基礎的西班牙語,學到基本對話沒有問題的程度才上崗任職傳菜員。剩下的成員,每個人的英語水平也非常好,各個國家的客人都能輕鬆應付。

回到《中餐廳2》,將經營地點設在法國,語言不通應該算是預想中的困難之一吧?為何節目中卻沒有一個人提前做好功課呢?

關於餐廳經營的基本常識。既然叫「中餐廳」,按中國話來說,顧客應該是上帝吧。但在這裡吃飯卻要經過重重詢問,因為,每吃一道菜基本都會有人飄到身邊問:「Do you like it?」然後得到顧客肯定回答之後,再一臉春光燦爛地回到後廚。

尊重顧客意見自然是不錯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頻繁在顧客用餐時上前打擾,似乎不太符合常理吧,為什麼不能顧客買單時統一詢問呢?

當然,節目才播出三期,我們無法說它的結局已經註定。但作為一檔以餐廳經營為主,力求將中國美食發揚光大的節目,《中餐廳2》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唯一值得期待的是下期「皇阿瑪」張鐵林要來當嘉賓,「還珠殺」將會來得更加猛烈,可能到頭來真正讓人感動的,還是咱們中國自己的東西、自己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十 的精彩文章:

用美國工業體系製造中國「高級」喜劇可行嗎?
清宮女性的勵志咪蒙雞湯——《延禧攻略》,為什麼這麼火?

TAG:傳媒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