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儒家」和孔子時代的「儒家」一樣嗎?
一、孔子時代的「儒家」內涵
孔子時代的儒家是道家和前古代儒教的融合產物。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範圍都很廣博,從近代儒教來看,他是三種互相補充、互相依存、互相獨立的哲學學術成果。但是在儒教成立的標誌---孔子在儒家中代表地位的確立,這個時期,佛教還在遙遠的「西方」同樣處於雛形,對孔子儒家學說的成立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就像美酒在不同的地域同時出現一樣,佛教的思想中天然的和儒教形成了一種候補的關係。
我們選取幾個代表性的著作,來做一比較,不難看出三者之間的關係。儒家的選《大學》和《中庸》,道家選《道德經》,佛家選《金剛經》,這三部經典都是三個教派中最具代表性的論著。
儒家《中庸》的代表思想。
中庸這個詞的解釋。《中庸》裡面重要的一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1)(符合)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傳統認為中庸的中心思想。
這句話反映出儒教的一個認知特徵。首先就是要做到保持本心。"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個未發,不僅僅是說喜怒哀樂,人對外界有感應了,都要做到不發。簡單的說就是"含而不發"。這樣做到了,才可以對所有的事情做到正當處理。那麼為什麼要不發呢!按照內業的觀點,上面說到的,"精不現,證不醜",人要時刻保持自己的本心來思考和處理問題,不要被其他的東西吸引,這一般都做不到,就是說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麼處理的。用過去的方式來應對問題,這麼一來,那麼自己的本心不就沒有思考嗎,本心就沒有神氣的凝聚,就是心被別的東西帶走,本心就沒有得到發展。人就會出問題。講到這,再來看為什麼要"不發",當自己用過去的方式來處理外界的感應的時候,是不好的,所以要停止住。停止了,就是"不發"。就會返回到感應到的問題上,並且思考這個問題,這樣神氣就會凝聚而增強。
其次就是要做到主動認知世界。"發而皆中(符合)節",節,指的是什麼,用唱歌打比方,就是音樂的節奏。不合乎歌曲的節奏就唱錯了。放到社會總的來說,節就是事情的節奏。那麼怎麼來做到合乎事情的節奏呢!上面已經說到不發了,就是感應到問題存在,結合過去的方式,停下來,思考明白,是不是以前的方式可以解決,返回到事情的本身,看看當時的環境,做出合乎事情本身節奏的判斷。這樣神氣就會凝聚而增強。也就是說。通過思考來達到"中節"。
第三、認知世界要通觀全局。含而未發、發而中節,合起來解釋,就是內心遇到問題,要停止住,返回事情本身和當時的環境,再去審視明白,事情是啥樣就啥樣,做出適當的認識。
要在"天地位"認知世界。什麼天地位認知觀呢?就是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找到恰當的位置,萬事萬物都有恰當的位置,天地就有位置了。把事物的個性認知明白了,也就是找到這個事物的位置了。槍就是槍,刀就是刀,各做各自該做的事情,就是位置的意思。
第四就是辯證的認知世界。含而不發、發而中節,就是中庸說的"致中和",致中和這個過程,是內心的活動。也就是思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方法。不發和中節,要不斷的去做,才能把一個複雜的事物逐步認識深刻,認識明白就是"天地位"。達到深刻而"發展",就是生育了。
第五就是發現規律並按照規律辦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發展自己。怎麼找這個規律,就是含且不發,再發而中節。就是通常說的"無為"。不干擾事物的本質規律,就是無為的意思了。這和內業的"精不現,證不醜"也是差不多的。
第六,從修身,從增強自身的智慧來作為發展之本。如果修道,通常的就從"含且不發"做起。做到心不亂動的時候,再來做"精不現,證不醜"。從這個角度看,含且不發,意義是非常巨大的,符合人們通常的現實情況,而且容易執行。
第一步是"正行",就是先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為什麼這麼做呢,正行,相當於給精氣造房子。當有精氣來的時候就有房子住,否則有精氣的凝聚,也沒地方安身。形不正,德不來;正形可以攝德;形正可以為精舍(房子)。
《大學》指出了立身之法。《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主要來說"新民"。那民要更新的是什麼呢。如果新的是什麼搞不清楚,那大學不就白讀了嗎。我們知道有句話是"日新其德"。有德了就是道的進步。正形--守善--攝德,心在不斷的建,心在不斷的拓廣。"新民"就是講,帶著一個善念(守善),不斷的更新自己德行(攝德),人的心境就不斷的強健,對自然的認識也就不斷的清楚明了。逐步的達到"明德"、"至善"的境界。以至於更好的處理問題。這是大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的又一根本性的學術特徵。
第七,道教和儒教是可容納的、互補的。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先來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講的是"境界"。是講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同行間往往一個動作就可以表達一個意思。道的境界和現實中的人看到的境界,這兩個境界都是人的境界,但是,是不同的境界,就是說在現實中看到的境界,和內心的意識範圍的那個境界,就像現實中的不同行業一樣。道德經這個"非常道"和"非常名"就理解成現實中的人看到的境界,"道"和"名"就是道的境界。在現實中的人不了解道,就相當於沒入行。難入行的這個道,是可以去參悟和了解的,即可道、可名。
第二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裡和中庸有互相印證互通的內涵。開始人都對外界的認知是未知的,就是"天地之始"都是"無名"的,既"無名天地之始"。待到這個未知的問題逐步明了,能表達的清楚,就是有名而且知道其特性,那就象上文中庸裡面已經解釋到的"天地位,萬物育",能育萬物就是"萬物之母"。即"有名萬物之母"。
第三個句子,"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其實就是對世界規律的認知。這裡和儒教有著同樣思想。都是認為人的認知是主動而可以主宰未來的。這個常字,要是說做"故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徼。"告訴我們,認識問題不會一下子就很明白,就要常常思考。內業裡面有句話,"思之重思之"是思考問題的一個好方法,不會被問題困擾,而且得出的結論快;這個問題在"如何思考問題"那個講座提綱裡面講到過,思之又思之,就有常的意思。
第四,道教和儒教同樣秉承辯證法。"無欲""有欲"。無欲就是觀察階段,不要憑藉自己以往的認識來干擾當下的認識,就是"精不現,證不醜",有慾望的時候,是想到觀察到的問題自己該怎麼用,或對自己當下有哪些影響。
第五,強調人的認知的主動性,要從修身開始。"觀"這個字。上面說的"妙"也好,"徼"也好。都只是在觀看著。在內業裡面講到"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這樣做到了,人就是中正的狀態,就是治心在於中,再來說"觀"這個字,觀,就做到"人體的各部分"以及"心"不受到觀察到的問題的干擾。就只是看,這樣心就是保持"中"的狀態。就能正確的判斷和處理問題。舉例子講,豬八戒吃人生果。在悟空給他的時候,嘴巴想吃,肚子也想吃,嘴巴、肚子就是"不以物亂官"的這個官,而且心裡也想吃,就是心和官都受到影響了。結果就一下子吞下去。而悟空和悟凈就討論一番再說吃。就是心和官沒受到影響,就是先在"觀",然後再嘗。所以悟空和悟凈能很好的品到人生果的滋味。這個故事雖然是小說中的話,但是很符合現實,所以說,道德經的這個"觀"字,說的好,很妙。
再看最後一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兩者,指的是"有名""無名",從道德經上講,先看到的都是未知的,是無名,看到點門道了,敘說出來就是有名。從內業上理解,人的道的增長,是心的拓廣,就是上面人性知識圖片上心的層次在增多,怎麼增多的呢!是精氣的在不斷理解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的積累,所以講,有也吧,無也吧,都是精氣的變化。所以說是"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王弼註解,玄者,冥也。就是不是明了的意思,內業裡面講精氣,是說"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意。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就是講叫不來,強力也是抓不住的。其實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意念中去體會,不是好像現實中眼睛看到的咋樣就是咋樣的。"玄之又玄",是講,不斷去觀察,做到無名和有名,不斷有欲和無欲,來"觀察"其中的"妙"和"徼"。也就是對事物的認識不斷加深。這樣玄多了,就是"眾妙之門"。換句話講,道有門,這個門名字叫"有無",打開這個門,裡面又有很多門,裡面這些門的名字就叫有無一,有無二,。。。等等。在這門裡面做什麼呢!就是觀,觀什麼,觀妙和徼,怎麼觀,以無欲和有欲的方式觀。開始什麼都不清楚,就是無的狀態,觀到點結果了,就是有。
那再把道德經第一章,總的意譯一遍,不是字面上的直譯,就是結合內業知識,換個方式表達出來:就是講,道是可以做到的,道的境界也是有方式來表達的,但是,不是通常現實中眼睛看到的那樣的。要用意念來體會琢磨,在意念之中,考察一個問題開始都是未知的(無),隨著觀察的深刻,就能表達和運用(有)。能運用就能把相關的事情處理完善好(萬物母)。怎樣來做到呢,就是一開始遇到問題,要"心"和"官"都不要動(觀),內業說的"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保持"無欲"的狀態來考察問題。不要受到自己原有的意識來干擾自己的判斷(妙)。待到觀察到點結果的時候,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認識,使之怎麼適合自己的發展(徼)。就是"有欲",不斷的做到有欲和無欲,就可以看到和明白"玄之又玄"的事理。
道德經的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其實和《大學》異曲同工。
先看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美之為美,講在一個環境裡面,看到一個事物中美裡面的美,就是被美吸引,就是內業上說的再造了一個心。按照道德經上說的,不是在觀其妙,而是心隨著妙跑。比如說,年輕人看到玫瑰,很美,美在哪,紅紅的花瓣,可以表達情意,如果心情都被"紅紅的花瓣,可以表達情意"吸引,就象內業說的,另外做了一個心,都在這種心態上去想問題,結果呢,一心只在想,怎麼用這個玫瑰來表達自己的情懷,怎麼表達出去。其實自己向著什麼人來表達,或在什麼環境下來表達,都是不明了的,就是講心思用在不當人或不當的環境,這不是將要造"惡"嗎!所以說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再舉個例子,比如手上拿到一個釘子,如果只想到,我很早就想要這麼樣的一個釘子,這個釘子放在牆上掛什麼東西真是太好了。就是知美之為美,就是被這個釘子的好吸引,沒有做到上文說的"觀",沒有看看這個好的釘子在什麼環境下該用不該用。那這個釘子很可能就被你釘到牆上去。儘管實際上也沒什麼可掛,也可能影響美觀等等的。所以講這麼樣去想問題,方式是不對的。
再講個現實的問題,我們中國人對子女的愛護上,是無微不至,好的都是給孩子,華衣美食的供養,如果不讓孩子知道美之所以美,華之所以華,那在社會的環境上來講,孩子的心裡狀態也是這個"皆知美之為美"的形態了。人是要面對社會的,孩子怎麼可以全心放在父母提供的"華衣美食,而不知道美之所以美,華之所以華"境界里成長呢。這樣在社會上適應性就弱,當身處困境或是迷茫的時候,很容易被社會上華美的人事物利誘,做出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被利誘的苦果來。所以講,給孩子好的東西的時候,是不是該講到,東西的正當來源?穿衣服,要知道怎麼場合穿的美,人怎麼樣才是美。是不是要多點德育引導呢!
再看下一句,"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東郭先生都知道,他愛惜生命,這點是不錯吧,結果救活了狼,那匹狼就不該救,那他為什麼就救了呢!用內業的觀點,他是動了心了,就是心被"愛惜生命"這個觀念吸引,不去考察什麼當救不當救。怎麼救。反正就是救命。用道德經上的意思講,就是沒有"觀"其妙,"觀"其徼,沒有考察這個妙和徼在現實環境中的作用。心被這個妙和徼干擾了。就不能正確的處理事情。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等,是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概敘,比如還有左右,正反等等,內業上說"治心在於中",就是講心要保持中,不要偏放在哪一面上。
再看下一句,"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從上面看無為的意思,是指心不要干擾事物,事物也不要干擾心,就是事情是咋樣就咋樣。內業上說的是"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就是道德經第一章的"觀",這是從道的境界來說的,現實的境界怎麼做,就是要不停的觀,了解了玄之又玄的道理之後,結合現實環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再看下一句,"不言之教,"不是說一聲不響的就可以教導人。是講事情往往肯定他就是錯的。比如講,說這個東西長了,可換個地方他又很短,你講這個梯子高了不好用,但是在取什麼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是這個梯子幫了你,不然取不到你要的東西,等等。也就是"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用內業上的理論講,肯定一個事情,心思就跟著跑了,那自己本心就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心就沒有保持中的狀態。
是萬物作焉而不辭,現實中,如果得了感冒,難道讓其發作而不吃藥打針嗎!還是要處理的,這句話還是從道的境界來理解的,不是從現實的境界理解的,在道的境界,是考察問題的境界,在考察問題的時候,發現有問題出現,不要人為的阻止,要靜靜的了解會發生什麼狀況。如果你迴避,那麼這個發生的事情你就不會熟悉他了,所以作而不辭。
再看下面一句,生而不有,既然萬物有作,就會產生點什麼,但是不要以為有了這個"生"就不去了解其他的,產生的東西很多,都要了解,就是上文說的,心不要被一個東西吸引,不要偏執。
再看下面一句,為而不恃。既然是有產生新的東西,就要有作為,就是看看怎麼使用,用了,不要以為有個東西用就好,還有其他產生的東西都要試試,就是上文說的,心不要被一個東西吸引,不要偏執。
再看下面一句,功成而弗居。上句說的,既然有為了,就有一定的成功,成功了,不要居功不前。有其他很多事情要作,作了就還會得到很多不同的功勞。就是上文說的,心不要被一個東西吸引,不要偏執。
最後一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句是講,事物在不停的作,不停的生,再不停的為,就會有更進一步的成功,這樣就會有很多的功勞在等著你。人不要被一個成功吸引而停止不前,簡單的翻譯,就是不居功,功還會不停的來。
看來用內業的知識分析道德經,也是很清晰的,和王弼的註解基本沒違背。
那道家的思想就分析到這,分析這樣的道理很耗神,暫時還是不要想的太多了。我們還是返回到我們這個人性知識講座上來吧,我們的目的就是是帶著大家運用內業的規律去看問題。看內業的人性規律有哪些適用性。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學會自己運用。
第八,佛家的思想是對儒家思想的一次充實。對於基層沒有文化修養的人來說,給他們講修身治國齊家安天下是很難理解的,他們也沒有時間理解。這個時候,一句「巴拉巴拉密」,就可以讓這些人扒拉到社會秩序上來,算是「儒教的神助紙筆」吧。
《金剛經》是一部學說著作,至於民間的迷信是後來的事情,不是佛教的本質,是獲取信奉者的一種手段。從上面儒和道的分析看,基本的意義,都和無為的意義相關。佛家也講無為嗎,在金剛經第七品,說到"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意思是講,只要是聖賢,都在講無為,講著講著,就是有點差別而已哦。下面看看金剛經的境界吧!
先看金剛經第一品: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話,從我們現實中來理解,就象很多人來問道,可是佛呢,要吃飯,穿好衣服,拿著缽,到城裡面去乞討,還一家家的討,討回來,吃完,再把衣缽放好,再把腳洗好,之後再鋪好座位,自己坐上,這時候才等著大家的提問。要是我們現實中這麼待人,好像傲慢無禮了。佛這麼跑一趟不要好幾個小時啊,為什麼這麼說一段開頭呢!我們先不來解釋,先看下文再回頭來解釋這段話。
看金剛經第二品,長老須菩提問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nou四聲)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真正平等的覺知一切真理"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從哪下手做到這點,心思怎麼運用。這都是從道上來提問題的,上面我們分析了,儒家做到含而不發,道家講觀,就相當內業上說的,通過"精不現,證不醜"的方式來正確的認知事物。那佛家怎麼來做到正當的認識問題的呢,接著往下看吧!
看金剛經第三品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接著上文的理解,要正當的認識事物,開始就要做到讓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無餘涅盤,就是達到無所不知的佛的境界。就是先入這個境界再度,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如果要正當的認識問題,先要做到,引導大家知道了解佛的境界,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幫助引導一切眾生來做到這一點。這好像有點答非所問的味道,但是,要是用內業的知識,就很好理解,內業上要求,做任何事情,首先第一步是正形,就是自己為什麼做,怎麼方式做。這在視頻講座第一講講到的,詳細的可以自己網上查看"傳統文化人性知識講座第一講"。
那佛家的意思,就是講,如果要正當的認知一切真理,首先第一步,要有滅度一切眾生的心。
拿個現實的例子講,比如,我要吃飯,首先要看看,要怎麼去吃,比如,我今天要吃鬆軟點,不要太油膩的東西,然後帶著這麼個心思去弄吃的去。就是先要正形。
形有了,內業的第二步是守善。就是以什麼標準的問題,佛家這裡的標準是"無餘涅盤的佛境界",,那佛說怎麼來正當的認知問題呢!就是先要有救度一切眾生的心(正形),再以佛的境界為標準(守善),來衡量眾生境界遇到的問題,斷其是非(攝德)。這樣來"真正平等的覺知一切真理"。佛理明白了,就度到佛的境界去了。
當然,是也非是,非也非非哦。(為什麼這麼說,留給大家自己想想看,應該不難理解。)
金剛經第二品的第二個意思,就是講,有了救度眾生的心之後,再以佛的境界為標準來認識問題。這麼做,應該注意的問題。那就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這也得從道的境界來理解,不是現實中看到的方式理解的,現實中,按照佛家的話說,什麼人度到西方去了,去就是去了,沒去就是沒去。要是從道的角度理解,人體內不要有具體的"形"存在,為什麼呢,按照內業上說,有形了,神氣就跟著這個形跑,就把自己本有的神氣帶走了,神氣在那個形上運作,就是另外造了一個心。這個意思在人性知識講座視頻"如何讓生命的每一動一念都具有活力"這一講講的明白,可以網上查看。內業的意思,人的意念不要落在精和形上,就是"精不現,證不醜"。
金剛經裡面,明白了,相非相,法非法,不著相和法相,那金剛經理解應該就方便多了。
再返回來看第一品,就是返回自己,一切都放下--其實還是修身。不要看文字了,你手動動,腳動動,看身邊有什麼。看看自己在哪,再看看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反應。這個就是自己的真實的人,這個形體是自己最應該發展和加固的。這個形體發展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才可以改變。所以,要把精氣凝聚在這個現實的"我"的形體上,才是正確的。
那第一步,怎麼來想問題,就是怎麼正當的認識問題,就是怎麼凝聚精氣,就是怎麼修道,第一步該做什麼?就是把現實中的我找到,再去做其他的,這樣神氣就會凝聚在自己該聚的地方,自己才可以得到真實的實惠。這樣一來,再看金剛經的第一品,可以看到,佛在做通常的事情,把現實的一面先展現出來,再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身養性。這一點,也是真正講道的人所應該注意的。
在佛學界,大體認為這一段的意思是,認為佛在告知人們,在生活中處處可以修鍊---本質就是格物。先找到現實,再練,處處可練,意思又有相近的地方。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儒家思想涵蓋了道教、佛教,他們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三個不同的途徑,就像到羅馬的道路有千萬條,但是華夏文化經過歷時大浪淘沙,認為這三條是最寬闊便捷的。實際上,不論儒佛道,都是在講人。所以,我們要掌握他,要利用他來把自己打理的清楚明了,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自己私下有條理對待,這樣遇事就不慌張,就能從容面對。
人要做到,對事物清楚明了,信念堅定,過的逍遙自在,這是神仙過的日子;幸福美滿,發大財等等,這是凡人追求的日子,什麼是凡人什麼是神仙?如果能對事物清楚明了,自然幸福美滿。傳統人性知識的學習可以幫助大家:看的明明白白,做到信念堅定,過的逍遙,活的自在!
二、不同時代的儒教的內涵是有差別的。
三、從宋朱理學開始儒教更多的賦予了保守、反對革新的學說內涵。
四、儒教的存在給華夏文明的貢獻是巨大的。第一,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文獻資料基本上都是儒學家們保存下來的。第二,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華夏文明大部分時候是站立在世界文明史的頂部的,這和儒教的人本思想、先進性分不開的。第三,儒教是中華文明保持獨立性的源泉。能夠讓征服者被消化入被征服者的文明之中,這是世界史中的奇葩,這和儒教的強大的通話作用分不開,也證明了這種思想的強大的生命力。許多文明曾經征服過華夏民族,但是從文化層面都被華夏文明最後同化,這和儒教的存在是分不開的。因為他是先進的文化。
TAG:言語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