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她 · 熱點】這才是真正的富養,99%的家長都錯了

【她 · 熱點】這才是真正的富養,99%的家長都錯了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她鄉 · HERLAND




::::


 按語:

「被抱著的孩子,永遠都學不會走路。」



最近,大型親子綜藝節目

《不可思議的媽媽2》

人氣爆棚 ,自帶熱搜體質的

「皇后娘娘」蔡少芬和她的兩個女兒「湯包姐妹」

更是圈粉無數。




節目里,除了姐妹倆綜藝感十足的「塑料港普」讓人捧腹外,蔡少芬對女兒

「特別接地氣,特別能吃苦」的教育觀念

也是讓觀眾讚不絕口。



01




最新的一期,蔡少芬和兩個女兒的任務是去山頂上,找一位養雞的周爺爺。




一開始,當楚兒和信兒得知可以看到一百隻小雞,和可以炸成薯條的土豆時,表情是掩藏不住的興奮。






但誰也沒想到,這位周爺爺竟然住在山頂,而山頂,距離她們出發的地方......簡直隔著十萬八千里。







讓大人都吃不消的崎嶇山路,悶熱潮濕的天氣,四處叮咬的蚊蟲,成了姐妹倆的第一道路障。



本以為明星家庭的孩子必定是嬌生慣養,身處這樣的環境肯定叫苦不迭,但湯圓和包子的表現,讓人驚艷。




走得累了,就停下來和周圍的草木說會話;眼睛被蚊子咬了,戴上帽子揮揮手驅散它們接著前進;鞋子粘上泥巴太滑,撿根路邊的樹枝當作拐杖繼續往山頂爬。




姐妹倆硬是一聲不吭,默默跟在媽媽後面走著,妹妹信兒甚至還能在媽媽調侃「開不開心」的時候,回答一句「開心,好開心」。







有網友評論:

娘娘教育女兒的方式太牛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都不抱怨不哭鬧,還硬撐著說開心,能有幾個孩子能做到。




記得早前,沙溢也談過對湯圓姐妹的印象。



「特別地乖,特別地懂事,而且兩個女孩都特別的能吃苦。」




那期節目里,湯圓和包子離開媽媽身邊,自己撿柴火,找山裡的人家借食材,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來回搬水,連攝像大哥都熱到喘粗氣的時候,姐妹倆還能笑盈盈地對著鏡頭做鬼臉。






某次在內地採訪,談到

「窮養兒富養女」

的話題,蔡少芬回:

「我覺得男孩和女孩其實是一樣的、平等的,我可以給她們錢,但錢買不來一輩子的平順。」




「讓孩子吃苦,並且吃得了苦」

,就是蔡少芬教育女兒的

關鍵詞




早在兩個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她就告訴她們:

「人生,是不斷地要付出、鍛煉、吃苦!才會成熟、美麗、進步!當你努力不懈……人生才不枉過!」







泡在蜜罐里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適當加點「鹽」,讓他吃點苦,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




俗話說,

「少時享福,長大無福」

真正的富養,是捨得讓孩子吃苦。




02




去年8月份,主持人樂嘉帶著4歲的女兒參加

「4天76公里」沙漠徒步

的新聞,在網路上引起轟動。





樂嘉和女兒:靈兒




他在微博里寫道:「甘肅張掖沙漠,4天76公里,平均每天近20公里,4歲半的靈兒全團年齡最小。」




出行前,他和女兒約法兩章:

第一,不可以無理取鬧,哭要有哭的理由;第二,不論發生什麼事,絕對不可以讓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擔心尚處於懵懂年幼的靈兒不理解此行的意義,樂嘉看著女兒的眼睛又重複了三遍,等到靈兒點頭,他才跟了一句

「爸爸希望你長大以後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堅持下來,你如果這麼小都能堅持下來,以後很多困難自己都可以克服的」。




第一天,計劃路程20公里。走到11公里的時候,靈兒開始懇求:「爸爸我好睏,爸爸我走不動了。」




樂嘉就給她講故事、編神話,換著法子轉移女兒的疲憊感,變著法子增添玩的感覺。




晚上到達營地給女兒換洗時,樂爸才發現靈兒的大腿被褲子悶出整片大塊的濕疹,但一整天,靈兒一句腿上的不舒服都沒提過。




第二天,狂風大作,漫天飛沙,半路還開始下起暴雨,靈兒的腿腳慢慢磨出水泡,晚上睡覺還被帳篷熱醒,又躲不開蚊子的攻擊,慢慢到了臨界點,開始崩潰嚎啕大哭。




女兒在哭,樂嘉的眼眶也開始發酸,卻也依然狠下心抱著她安慰著:

「爸爸陪你,不管多慢,不管多晚,我們也要走到。」




第三天、第四天......




直到最後一刻,看到靈兒衝刺到終點的那一幕,樂嘉在微博回憶道:

「失聲痛哭」







四天時間,女兒在沙漠里遭受的種種磨難都變成一把刀子,狠狠剜進爸爸的心裡,只有心疼、自責到極點,才會讓一個男人在形容女兒的成長時,用上「失聲痛哭」四個字。




海藍博士曾說,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但這就是最難做到的「捨得」。




孩子,早晚會獨自面對人生的苦難,也需要學會在黑暗裡,找到出口的那束光,現在吃下的苦頭,未來都會變成甜頭。




正如樂嘉此行的初衷:「我會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明白,作為一個女孩,她這一生必須要學會獨立和堅持。」




富養從來不是溺愛和妥協,因為沒有一種能力是在輕鬆、舒適和愉悅中產生的,幸福和圓滿,從來都是誕生於痛苦裡。




03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斬獲最佳音響獎的

《靈魂歌王》被網友奉為「難得一見的經典」

,在豆瓣評分高達8.3。







這是部傳記電影,講述的是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

雷·查爾斯的傳奇一生




查爾斯7歲時,因為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電影真實還原了當時的一個場景:




被椅子絆倒狠狠摔倒在地的查爾斯,看不見周圍的環境,身體上的疼痛和眼前的漆黑,讓他下意識地尋找媽媽,他邊哭邊喊:「媽媽!我需要你!快來救我!求求你了!我很害怕!」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媽媽艾麗莎剛想過去扶起查爾斯,卻像是想起什麼般,停在了原地。




她看著查爾斯趴在地上無助地哭喊,看著他從驚恐趨於平靜,看著他擦掉眼淚開始用耳朵感知世界。




辨清每一個物品的方向,甚至當查爾斯把手伸向木炭,被火焰灼傷時,她也一言不發,默默流淚......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當查爾斯靠聽覺抓住牆角的蛐蛐,並且面對著她,說出:「我也聽到你,你就在那兒」時,艾麗莎再也忍不住,把查爾斯緊緊攬在懷裡......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一個母親會在目睹孩子不斷受傷後,還能無動於衷。但

只有捨得孩子走出自己的保護圈,放手讓他感受到疼痛、體會到生活實苦,他才能夠成長,才能在日後獨擋一面。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你可以給孩子創造最優渥的物質條件,給他蓋一座密不透風的「愛的城堡」,讓他遠離人間疾苦。但,當你不在了,他會怎麼樣?




城堡倒塌,孩子被痛苦埋葬。




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不知苦滋味」的孩子,會在遇到困難時輕易化解,一下子做到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更沒理由相信,孩子的成長會是無往不利、一帆風順。

挫折,是人生的財富;磨難,是成長的朋友。捨得讓孩子吃苦,他才會更有前途。




04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生活對每一個孩子都是

公平

的。




他會迎來高山流水,也會遇上世俗偏見;他會擁有歲月靜好,卻也逃不掉負重前行。




相信沒有多少父母還會把「富養」兩個字,定義成膚淺的「捨得花錢」,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捨得放手,讓孩子吃點苦頭。




因為被抱著的孩子,永遠都學不會走路。




就像查爾斯的媽媽艾麗莎說的那樣:「我第一次會教你怎麼做,你做不好我會教你第二次,到了第三次你就要靠你自己,現實世界就是這樣,這也是你生存的唯一方式。」




05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里。


讓孩子適當地吃苦,他才能經歷住漫漫人生的風雨。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

五種苦




讀書的苦


在這個社會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愈發覺得讀書的重要性,因為

它決定了你的見識高度,決定了你周圍的社交圈子,決定了你將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父母總是勸誡孩子多用功讀書,但很多孩子不理解,覺得讀書的日子真是太苦了。


但是讀書很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告訴你的孩子,當才華撐不起野心、決心拗不過現實時,先好好讀書。


世間唯有讀書不會辜負你的辛苦。




分離的苦


孩子成長的路上,總是點綴著各種各樣的分離,小到與朋友家人分別,大到寵物死亡、親朋好友離世。


這種分離是成長必經的過程,面對分離,可以讓孩子學會自立,學會珍惜,學會成長。


當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向你揮手告別,微笑地說出「媽媽,再見」時,你就知道,孩子實現了他自己人生的一次飛躍。




就像《李宮俊的詩》里所說的那樣:


所有的分離,都會留下一個人的背影,總有人會願意成為目送背影的那個人。


而「那個人」里一定有父母。




失敗的苦


成長的路上,風波不停,失敗不斷。減肥失敗、告白失敗、考試失敗、創業失敗.....


你會發現,失敗是人生常態,而且失敗總在成功之前發生。


但是,身處象牙塔裡面的孩子,偶爾失敗一次,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會身受打擊,其實吃得起失敗的苦,才能嘗得到成功的甜。




《當幸福來敲門》有句台詞讓人記憶深刻:


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失敗過後,你需要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是否甘心。


不甘心那就爬起來繼續奔跑,將失敗的苦澀拋之腦後,繼續咬牙堅持夢想。




批評的苦


人活著就會犯錯,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是非道德觀念還未完全形成之前,少不更事,總會惹事犯錯。


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家長有時候不忍心批評或選擇無視,這樣只會讓孩子肆無忌憚地重複之前的錯誤,不辨是非。


批評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的過程。


而且作為孩子,接受批評也是一件特酷的事兒。


雖然批評,會讓你傷心羞愧,但它會讓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柴靜說:

「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可怕。」

那就勇於接受批評,對得起老師的教誨,對得起父母的期待。




教養的苦


有這樣的一句話: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在家庭里,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一張存摺、一輛車子或者一張房產證,而是立足社會的教養。


對於孩子來說,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




洛克說: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惡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我聽過對於教養最好的形容是:

金錢可以買回諂媚,但是教養可以贏得尊重。


這「五苦」何嘗不是父母在吃或吃過的苦!陪孩子吃苦,陪孩子成長,真正的富養莫過於如此。




捨得讓孩子

吃苦,他才會有能力觸摸幸福。


共勉。







來源:

有書共讀、成長學院


綜述:依然


編輯:依然


微信:樂尚她鄉





:

:

:

:



::::


「有她的地方,就是家」




 商務合作:


ad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

: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尚她鄉 的精彩文章:

用不要臉消費善良,無恥!大溫驚現中國式街頭行騙

TAG:樂尚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