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想浪的365天:一些關於旅行和拍攝的碎語

在想浪的365天:一些關於旅行和拍攝的碎語

*本文內容和圖片禁止除數字尾巴以外的第三方的轉載、修改或使用

大家好,這裡是關於我的旅行和拍攝經歷的一些閑話。

先說標題,「在想浪的365天」是我最近想給自己近年的旅行和生活留下一系列文字記錄的總集標題。但因為我是個話嘮而且非常喜歡覆蓋各種細節,所以這些記錄還只存在於我自己的草稿箱里不好意思見人。這篇文章是由於看到尾巴的徵文活動即興做寫,我最近的圖片都會穿插其中,涉及的地點和季節可能有點密集,我盡量避免文字變得凌亂。

不敢妄談自己有什麼「攝影之路」。我不是職業攝影師,學習也並不系統,更不是旅行家。如上所述,這裡只是一些關於經歷的閑話。

大約是從幾年前開始喜歡獨自出發去旅行的感覺,也是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開始使用稍微昂貴的相機和鏡頭給自己增添一份業餘愛好,所以這兩個愛好有很多的重疊。在出遊的目的地上我偏向一些自由行友好型的地區,喜歡自己漫步在當地人的日常里,找尋街角上演的的生活小劇場。有時我會帶上父母一起去,和朋友的話一般不超過一個人。emmm……主要是我的朋友很少(斜眼,同時有組織過旅遊細則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在行程很緊湊的旅途中還能合拍的夥伴是多麼可遇不可求。或者有時我只是為了網上看到的一個風景,就衝動買票做起了攻略。我覺得我想玩的心態可以是隨時隨地突然迸發,所以標題也不算是空穴來風(囧。但每次做攻略肯定是事無巨細,有時能精確到下了車之後走哪個門還有配圖,後來想去的朋友看了都覺得我應該是怪物吧。其實出門的時候沒什麼目的,只是感受和我的居住地不一樣的生活環境都能讓我覺得愉快,可能怪我笑點太低?大概是吧。

HK 的旅程是我第一次這麼放蕩地在人群里按快門。當時我一個人,走在經典的中環街道上,周圍擠滿了上班族和遊客,充斥著的是和上海不同的屬於香港的城市氣息。在人群中拍的時候肆無忌憚,反正周圍也沒有人認識我,甚至可以說有一點侵略性,不提倡。不過也沒有兇狠到像大師一樣用 28mm 懟路人的臉,我只是用 55mm 稍遠一點懟路人的臉。

有這樣的經歷之後,在家拍一些川內倫子式的居家小景就感覺不太刺激了,也拍得比較少。

在香港的街道上會經常遇到電影里似曾相識的場景,也常有拿著Contax和徠卡MP的人走動。這裡是個適合自由行的城市。畢竟如果你只購物和看維多利亞港夜景,而不去香港錯綜複雜的道路上自在走走的話,我覺得是很難感受這個城市的魅力俗稱港味的。

另一個極其適合自由行的地方我覺得就是日本了,這一點看看時不時刷屏的日本遊記就無需證明了。比起大阪和東京滿街可以用上海話和東北話無縫交流的免稅店,那種舒適的消費體驗,我有些自虐地更喜歡往遊客稀少,溝通更困難一些的地方鑽,有遇到過連 Suica 都不能刷的小站,不過帶著事先做好精確到厘米的攻略問題也不大。

在偏僻一些的地區,同行的遊客會更傾向互相交流,我挺喜歡這樣的氛圍。在這些地方除了本國人之外,旅居的華裔、台灣人、東南亞裔比較多,也有很多坐享半年假期的歐美人,雖然交流不便(大家的英文彼此不兼容,但和另一生活圈的人分享、交流各自的旅程是一項很怡人的體驗。

在日本坐著電車千里走單騎的時候,碰到一路都同行的人是很神奇的經歷。一般當第二次換車你們還在一節車廂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溝通起來。我碰到最多的是過來度假的台灣人,台灣免簽來的人真的很多。有一次和幾個馬來西亞的小伙一起在車站趕頭班車,他們講的似乎是粵語和某種東南亞語的 remix,最後我們在同一個目的地下車分別,感覺很棒。

有時去一個地方是因為某部電影或動畫。當你實地站在某個熒幕中的場景里,目之所及是你曾經因為某個角色或某段劇情憧憬過的畫面,由心中產生穿越了次元壁的錯亂和滿足感,這是屬於小部分人的小確幸。以下巡禮采自《冰菓》和《你的名字》。

球場邊偶遇別人的薔薇色青春。經過被攝人同意。

有時去一個地方只是一時的衝動。這張照片就是那天我看到了電影《Arrival(降臨)》的海報,當時還沒上映,看著這個被偽裝成黃浦江的維多利亞港,突發奇想地想找到這個和觀景台不一樣的視角,於是幾天之後就去啦。

在太平山上拍攝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喜歡拍延時攝影的越南人。我從5點半拍到了維港開始燈光秀,而他幾乎是在這裡呆了一下午。以前去過越南所以我們之間還能有話可聊。話外說,我挺喜歡越南,遠甚在國內更火的泰國之類。雖然它還比較落後,但文化里浸染著中國、法國、美國的三重影響,在峴港這座城市更是直白地顯露著它的多樣。扯遠了。

那次去立山黑部的旅程也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決定,在看到雪之大谷之後沒見過世面的南方人幾乎沒有猶豫就安排了這趟超緊湊的行程。這段路實在有點複雜,以後再展開說。雖然那幾天爬上爬下累得像狗,在雪山上看到那一抹夕陽的時刻,覺得來這一趟都是值得的。

重慶是我最喜歡的國內城市之一。從建築上,我覺得重慶的房子很像香港,總是偏向造得巨高無敵高,動不動幾十層,並不僅限在渝中區,但房型和一些設計上有著內地的特色。渝中區的街道很窄,在街上拍照很有和香港同步的感覺。在建的朝天門來福士廣場還成了重慶當地攝影師們拍科幻片視角的素材,朋克得不行。

山城的交通有著超凡的特色和魅力,坦率地講我就是對這種瘋狂的立體交通著迷,雖然我也覺得上上下下很麻煩。這裡是目前,唯一一個讓我往上爬了8層樓找地下通道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當我走上一個樓梯,在中間的平台發現我腳下是幾百米的深淵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我穿過人行天橋到馬路的另一邊,在天橋的扶手邊往下看了一眼馬路對面圍牆後的施工工地,結果被巨大的深坑嚇到的地方。吃就更不用說了,我可以吃但並不喜歡吃辣,但因為重慶,我喜歡上吃麻。

銅元局樓梯打卡,這個地方有恐高症的不要去。

武隆和防空洞里的火鍋,陳坤同款。假期去武隆是個錯誤的決定,剛開始堵的時候司機還很淡定,說假期是這樣的,霧天是這樣的,你知道嗎這條高速還是那個誰在的時候修的呢真是個好人……3個小時後就不淡定了,時不時開始mmp……

重慶還是個有些摩托車文化的地方,雖然路上土豪款見到的不多。那天在路邊碰到了一輛童用摩托,我不確定是不是童用(違法吧,但我覺得這個尺寸應該只有兒童能用。總能遇到一些神奇的人和事。

我喜歡日本的街道,在配色和清潔程度上比港澳或國內城市做得更清新些,也容易拍到「日系」的照片。Instagram 上日本的 iger 也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花火大會和瀨戶內海的照片美得令人髮指,攝影非常普及,膠片機也長盛不衰,這和他們的生活節奏也有關。在國內就不追求強行拍出那種感覺了,走得多了就覺得每個城市有自己的人文環境,模仿是沒必要的。

小城和鄉鎮的現代化程度比較高,便利店和自販機覆蓋率很高,雖然當地人在店裡多數會互相熱情地招呼,不過若想保持像東京的生人社會一樣,基本不說話地度過一天也是可以的。我不崇尚孤獨生活的理念,不過對自由行來說這樣自助型的服務蠻便利的。不少小地方也能覆蓋完整的衣食住行供應鏈,在村裡找家好吃的並不比城裡差很多,滿足了。

在不那麼拚命的慢節奏的地方,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自然地沒有那麼疏遠了。有時走在農田邊的路上,有弓著背的日本老人主動問我從哪裡來(暫時沒碰到排斥中國人的。JK和DK也不會邊報警邊警惕地瞪過來,偶爾還有主動對著鏡頭比 V 的。村裡人比較富,可以住大房子,車庫裡能滿滿當當地塞進兩輛車,不說其他日本人至少上海人都表示羨慕。碰到過不止一對台灣鄰座找我搭訕,邊坐車或邊吃邊聊各自的經歷,台灣腔的聲音自帶笑點,感覺台灣妹紙什麼話題都能聊得起來。

我其實不贊同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偏遠山區洗滌心靈的論述。如一個微博大V說的,從窮鄉僻壤旅遊回來你就能洗滌骯髒的心靈嗎?是垃圾分類了還是禮讓行人了還是對小區保安微笑了?在聖湖邊也有敲詐勒索的惡棍,城市裡也有給快遞員倒水的白領。

撇開心靈臟不髒的論調,我們西部的兩個省份還是非常值得去的。在火車上看著純白的雲軟綿綿地壓在草原或是荒漠上,第一次清晰地直面「雲的影子」這個概念,有一種天空貼著地面的壯闊。西北邊那個省的風光有種美帝國家公園的范兒,而西南部那個省的風景則是無與倫比。雖然我並不喜歡川藏線。

除了時不時放縱的輕鬆外,我覺得旅行對生活的影響,是使我有時刻意地在日常中尋找「局外人」的感覺。都說海外的照片在國人眼中自帶美化效果,而外國人來中國也會自帶對漢文化的解讀,即便是換一個附近的城市(比如杭州),似乎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那麼如果把每天的通勤和熟悉的街道當作旅途的一部分呢?大概也會美好一點吧。

總不能每次都滿大街找路人懟臉,偶爾也會拍一些人像。

那天原本是想拍些小清新的糖水片,直到逛到了一間滿地狼藉的美術倉庫。突然就想拍得暗黑一點,沒想到麻豆也挺來勁的。於是就拍啦。

每次出國都會羨慕一下國外街邊的各式汽車,畢竟我們這可能是全球最欠缺汽車文化的地方之一了。我對日系 JDM 並沒特別的偏愛,只是時常從視野中閃過的某輛小車總能讓人瞬時振奮起來。如果對方不是黑社會的話,打個招呼其實無妨(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已經這樣不要臉了。一個愛玩的車主聽到你誇他的車好多少會自豪感爆棚,然後有空的話跟你吹水一番,聽不懂講什麼不要緊,商業互吹就是了。

日本人是真喜歡兩廂車。

雨天過後路邊停車場里的羅密歐。

三賤客評價世上最丑的日產 Juke。但感覺換了日產標還是比國內的 ESQ 看起來順眼些。

經常看見很多古董車或長得像古董的車。

農舍里一輛吃灰嚴重的本田 BEAT,似乎想到了一個有關年少輕狂的故事。

上海滿大街跑的英菲尼迪 G25,在日本掛著 Skyline 的標,型號是 250GT,似乎聽上去逼格高了一些。

萌萌噠 MX5,總讓我莫名想起 M&M"s 豆。司機是個老爺子,在看著我……國內剛引進的新硬頂款可能是最便宜的現款正經跑車了。

小房車超喜歡,租一輛約上五六個朋友去近郊自駕游會是很美好的回憶。已經被 Instagram 里的日本 po 主同款房車露營的照片種過無數輪草。

神車的屁股。從便利店出來舔著冰激凌看到了它,抹茶冰激凌已經不重要了。車主不在。

一台改得認不出來的豐田 Celica,可惜改裝件做工好像有點糟。車主的牛仔褲還丟在車裡,真是輛有味道的車……

人見人愛的破鞋,希望我哪天也開得起 GTS。

在街頭遇到一輛車況超棒的老寶馬在停車,我不太懂寶馬的舊型號,似乎是一輛 5 系 E28,尾標 540i。車漆很贊,聲音很渾厚,比上面那輛 Celica 維護得用心多了。另外這還是輛左舵車。車主年紀挺大了,圖中有出鏡。至於為什麼車主還會出鏡,因為他還在停車的時候我就湊過來拍了……坐在裡面也是一臉無奈吧。回上海是看不到這樣漂亮的老車逛街了。

金澤有好多人家庫里都停著斯巴魯,不知是什麼風尚。這輛 STI 上坐的是對情侶,路口等紅燈時看到我在拍,兩個人很開心地揮手。沒拍好,對不住啦。

還有好多摩旅的大神,在上海連一張摩托牌都沒有的我只有羨慕的份了。不過有些看起來很兇神惡煞的,還是不打招呼了,別遇到 Yakuza 可能我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以上的照片多數用的是索尼的 a7II 和 a7RIII 拍攝,不分先後。我的觀念里器材是重要的工具,對焦、連拍之類的性能非常重要,這些都是拍攝前期的體驗上的差異,同時最後出片的話其實只能在畫質上反映明顯的區別。獲得拍攝體驗和畫質上的平衡就是相機要做的事情。現在我習慣的平衡點就是一台 a 系列的全畫幅相機+一隻 FE55 f1.8,平時幾乎都用這個組合。

那就這樣吧。

用文字與照片,記錄攝影點滴

高達 8186 元的獎品

活動截止時間:2018 年 8 月 13 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你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是哪一首?
攝影輕分享:一言不合就滿世界劈叉的大魔王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