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下)

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下)

原標題: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下)


微信版第338期


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


張 超


任何一種地方文化的產生和延續,都跟這個地方特定的自然環境、區域位置、社會狀況以及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它是自然環境和社會壞境互相影響而逐漸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的總和。廣德自東漢建安八年(203)建縣,1800餘年來,「民性馴良,風俗朴茂[1]」,但廣德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加上王朝更迭,屢經兵燹,逐漸形成了具有廣德特色的地方文化。下面就廣德地方文化形成、層次逐一分析,未免不足,權當拋磚引玉。

二、廣德地方文化的層次


地方文化的特色就在於它的獨特性,而獨特性越強的文化就越具有代表性。如果對廣德地方文化進行層次劃分的話,核心文化應該滿足以下兩點要求:


1、該文化應該極具地域性的,獨一無二的,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是廣德首創的或者廣德最具代表性的;


2、該文化應該極具特色性的,能直接的反映廣德的地域特色、歷史人文特點、生活方式特色等。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只有滿足地域性和特色性兩個要求的文化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地方的核心文化,或者說是第一層次的文化。而相對具有地域性或者特色性,以及附屬於核心文化的地方文化則屬於第二層次。


(一)第一層次文化


縱觀廣德地方文化發展史,按照地域性和特色性來劃分的話,廣德文化第一層次應該是祠山文化和移民文化。


1、祠山文化


祠山文化起源於張渤治水的傳說,傳說中的掛鼓壇、聖瀆(古運河)、浴兵池(東亭湖)、青林塘、杜杭廟等就在廣德縣東亭鄉和桃州鎮,至今遺址保存完好;傳說中的張渤隱居之地、第一個紀念性建築就在廣德縣城西郊的橫山,現在闢為國家森林公園;傳說中張渤夫人李氏「至縣東二里而化,時人亦立其廟」的位置在廣德縣城東關小學,原為昭妃廟,俗稱娘娘殿。各種史記和實物都證明,廣德是祠山文化的發源地,而橫山則有紀念張王的祖庭。


乾隆五十七年《祠山圖》


祠山信仰從產生到現在經歷了兩千年,朝廷冊封從唐朝天寶七年到清末光緒年間也有一千一百多年,從最初冊封張渤一人為水部員外郎到受封神靈群體達四十八人,「祠山之功,莫遠匪邇,水旱疾疫,轉憂為喜[25]」,張渤的神力也從最初傳說的開挖溝渠和驅使陰兵兩種增加到祈雨、保境衛民、防火、中舉、驅蝗、求子等數十種,祭祀張渤的儀式也從單純的民間自發祭拜發展到朝廷祀典、地方官員與道壇合祀、民間祭儀三種方式,信仰的傳播也由最初的廣德橫山祖廟到達大半個中國,甚至到了日本鎌倉、京都等地。作為民間信仰,其延續之久、冊封之多、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難以比擬的,明太祖朱元璋稱其「天下英靈第一」,民間則有「天下第一香火」之稱。


祠山信仰從最初簡單的民間傳說,逐漸形成系統的神話故事,內容也趨於豐滿和完整,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的神靈及神祗群體,這中間的過程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像保存完整的《祠山事要指掌集》、《祠山雜辯》、《祠山志》、《祠山寶卷》、《祠山小志》等史料和大量相關的詩詞歌賦,從唐朝顏真卿《橫山廟碑》到民國的《明太祖駐蹕處》期間的歷代修廟碑刻,以及全國各地祠山文化建築、繪畫、雕塑、民間傳說、祭祀禮儀、民情風俗等。祠山文化涉及社會學、史學、民間文學、民俗學、宗教學、神話學以及建築學、考古學、文化、藝術史等多個學科和領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祠山文化作為廣德最具地域性和獨特性的地方文化,我們有必要也必須打造這一重要的文化品牌,樹立祠山故里張王祖庭的城市名片。



橫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門


2、移民文化


近人王韜在《弢園文錄外編》中記載「江、浙、皖三省被蹂躪之地,幾於百里無人煙。」廣德是這場人間災難最嚴重的地方,「咸豐間,濮陽、戈、步、巫子孫最繁衍。濮陽氏丁口有一萬有餘,戈氏次之,步氏次之,巫氏又次之。自遭粵冦後,十不存一[26]。」人口的大規模的減少,名門望族的凋零,地方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斷層。從廣德現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看,現有廣德地方文化應該說絕大部分都是太平天國起義之後移民後裔所創造的,移民原籍地所帶來的文化給廣德本土文化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即使廣德先民遺留下來的文化也深深的烙上了移民地區文化的印記。這個可以從以下四個特點來分析移民文化造成的影響。


第一、語言


移民對地方文化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方言。太平天國之前,廣德本地的語言屬於吳語,宋末元初的文學家戴表元遊歷廣德時就曾寫到「市多吳客語,祠有漢時封」。戰後,以湖北的荊門、鍾祥、孝感和南漳,河南的光山、羅山、商城和固始,江北的無為、安慶和合肥,浙江溫州和浦江,以及福建閩南等地為主體的移民遷徙而來,加上湘軍留下的上萬餘游兵散勇,不同地區的移民帶著不同地區的方言,使得廣德原來的語言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廣德是中國擁有方言最多最複雜的地區之一,「五方雜處」,即使經過了一百四十餘年的發展衍變,廣德還是多種方言存在,比較顯著的還有五種:(1)河南話;(2)湖北話;(3)江北話;(4)老廣德話;(5)溫州話。其他如浦江話、閩南話、湖南話就零星分布在個別村落。

第二、民間藝術形式


大量的移民帶來了原籍地的民俗民風和藝術形式,這些民間藝術形式在廣德生根後,往往又吸取了廣德本地和其他地方移民的文化,進行了創新,極大的豐富了當時的文化生活。1935年的廣德祠山廟會,「參加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活動內容最豐富,從而有『蓋三江』(即江南、江北、江浙)之稱[27]。」「鄉鎮以龍燈、獅子、旱船、馬燈為主;城區街道……以及各會館、公會以平台、抬閣、鞦韆、北戲為主[28]。」這次廟會算的上廣德傳統文化與移民文化一次完美的結合,各種後移民時代的民間藝術形式大放異彩。民間藝術形式主要分戲劇和遊藝兩類:


(1)戲劇類型,主要是四合地花鼓、皖南花鼓戲和皖南皮影戲。


(2)遊藝種類,比較著名有磚橋太平龍燈、柏墊西塢的馬燈、四合火獅燈和東亭的獅子舞,以及犟驢燈、玩旱船、蚌舞等。



四合鄉崇法寺里的古鐘


第三、飲食習慣


廣德人起初飲食較為清淡,以笄山筍、橫山雉、桐花魚和沙河鱉為食材的廣德四絕可以看出,史載亦如此,「民間宴會,不尚豐腆,餚核數簋,賓客結歡而已[29]」,另外,廣德先民不食豬肉較多,「州人奉神最重祠山,有不食豬肉者,謂之『吃祠山齋』[30]」。自從外地移民特別是湖北移民到來後,「近人宴客,強半以豐腆相高,視昔所稱,殊有異己[31]」。飲食習慣已經發生了悄然的變化,除了葷膩之外,辣椒也成了必備調料,民間已有「到了宣郎廣,辣得口水淌」的諺語。


其實移民帶來的不僅僅是辣味,像過年前打年糕打糍粑和腌雞鴨魚肉,平時也喜歡腌辣椒片、整辣椒、蘿蔔乾、蘿蔔纓子、大蒜等,特別是腌白菜最出名,每年冬天都會腌一大缸。河南人過年殺年豬,喊叔叔伯伯舅舅來家吃晚飯,又叫「喝放子湯」。久而久之,移民帶來的特色食品極大豐富了本地的品種,給本地飲食文化帶來新的內涵,如今現在辣的、酸的、鹹的都習慣了,飲食更加豐富了。


第四、社會風俗

各地移民在時令風俗和生活禮俗方面都保存了大量原籍的習慣,造成「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局面,就是現在仍未完全融合統一。比如大年三十的時候,河南移民後裔一般會在迎新年後在堂屋跪拜祖宗,燒紙錢,而湖北移民後裔這天卻是到墳山燒紙;比如清明的時候,河南移民後裔一般會給先人墳墓堆墳加帽,而有的地方則是用柳條掛白紙插在墳土上;還有注重「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大年三十火盆的火一定要旺,十五的當晚也不熄燈,小孩則多半玩弄兔子燈,河南移民後裔在這天還會給先人送燈。


河南籍移民結婚的當天,女方的家人會去男方省親,三天之後才允許女方回門。如果有人去世,請道士唱道做法,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初二,一般不遲過初三,需要燒清香,死者的親友要去墳地祭拜。不過像這樣的生活禮俗目前基本成了大家通行的習俗。


總之,天平天國戰亂對蘇南、浙北和皖東南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而廣德則是這場戰爭與瘟疫中摧殘最嚴重的一個,隨後而來的移民潮也是廣德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這些移民及其後裔對廣德地方文化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以上語言、藝術形式、飲食習慣和社會風俗四點足以證實廣德現有文化就是移民的文化,是經過百餘年來不同文化之間碰撞到某種程度上融合的結果,這種文化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或者說廣德最具典型性的。移民文化已經不經意間影響到每一個廣德人的生活,所以挖掘廣德移民文化就是更好的傳承現有文化,就是對先民們的創造最大的尊重。


(二)第二層次文化


除了第一層次的祠山文化和移民文化以外,相對具有地域性或者特色性的地方文化均屬於第二層次文化。主要有以下五類:


1、自然資源類,以竹文化和茶文化為代表。


2、風景名勝類,以桐川八景、廣德十景、衙署古城為代表,涵蓋廣德著名的景區、老城區、古建築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如太極洞、橫山、笄山、內城、天壽寺塔、鼓角樓、下陽遺址、古村落、古宗祠、古民居、古牌坊等。



鼓角樓舊影


3、軍事(愛國)文化,主要有岳飛抗金、皖南紅軍獨立團、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火箭發射基地、六三空難等事迹和遺存。

4、附屬類(祠山文化),如祠山祭祀、祠山廟會、祈雨文化、治水傳說、文化遺址、祠山建築、文獻史料等。


5、附屬類(移民文化),如甘溪方言、飲食文化(廣德四絕及現有特色招牌)、地方戲劇遊藝文化(地花鼓、花鼓戲、皮影戲、龍燈、馬燈、火獅燈、獅子舞等)、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結論


地方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所在,魅力所在,只有將地方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挖掘出來,突破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的瓶頸,才能使地方文化發出異彩光芒。廣德第一層次的地方文化就是祠山文化和移民文化,只有將這兩種文化作為城市的核心文化元素,在城市文化定位、文化規劃和城市建設上積極保護、傳承、引導和開發,構建一套完整的祠山文化和移民文化發展體系,同時發展以這兩種地方文化為主題的系列產業,推動兩種文化成為廣德文化產業的引領地位,最終形成與建設長三角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興工貿城市相適應的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產業。


參考文獻


[1](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第1頁。


[2]《左傳?襄公三年》。


[3]《左傳?魯哀公十五年》。


[4](明)朱麟:明嘉靖《廣德州志》卷之三《輿地誌?風俗》轉引舊志,《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46頁。


[5](明)朱麟:明嘉靖《廣德州志》卷之十《藝文志?范文正公祠堂記》,《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372頁。

[6](明)朱麟:明嘉靖《廣德州志》卷之八《人物誌?鄉賢傳》,《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279頁。


[7] 同注[5]。


[8](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卷五十四《藝文志?廣德州重建復初書院志序》,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1069頁。


[9](清)周廣業:《洞川志鈔?宦績小序》,乾隆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10](明)李得中:明萬曆《廣德州志》卷之八《從談志?仙釋》,《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437頁。


[11]同 注[10],第435頁。


[12]同 注[10],第435頁。


[13]同 注[10],第437頁。


[14]同 注[10],第436頁。


[15](清)周廣業:《洞川志鈔?寺觀小序》,乾隆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16](明)朱麟:明嘉靖《廣德州志》卷之三《輿地誌?風俗》轉引宋淳熙《桐汭志》,《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45頁。


[17]清光緒《祠山志》卷十《碑記?唐新修西廟堂記》,廣德縣博物館藏。


[18](元)無名氏:《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後集卷二《題祠山張大帝廟》。


[19]李定廣 系年校箋:《羅隱集系年校箋》甲乙集補編卷二《題祠山張大帝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第642頁。又見(元)無名氏:《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後集卷二《題祠山張大帝廟》。


[20]陳穎瑩:《宋代張王信仰研究》第三節《研究方法》,2012年,第238頁。


[21]鄭振、黃宗峻 主編:《祠山文化溯源?離宮行廟遍東南(試論宋代張王信仰的空間分布)》,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8年,第29頁。


[22](明)嘉靖《廣德州志》卷之四《宮室志?祠宇》,《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第64頁。


[23](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卷五十一《藝文志?請給牛種俾資窮黎開墾文卷》,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996頁。


[24](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卷五十一《藝文志?請給款撫恤難民文卷》,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997頁。


[25](清)吳寧謐:《桐川樂府?祠山神》,康熙抄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圖書館藏。

[26](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卷末《補正》,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1185頁。


[27]鄭振、黃宗峻 主編:《祠山文化溯源?1935年廣德祠山廟會》,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8年,第133頁。


[28]同注[27],第134頁。


[29](清)李國相:清乾隆《廣德州志》卷之六《輿地誌?風俗》,乾隆刻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30](清)胡有誠:清光緒《廣德州志》卷二十四《典禮志?風俗》,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447頁。


[31]同注[30]。


(作者系宣城市新四軍研究會會員、廣德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製作:童達清(ltsr27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水東尋古(下)
太湖西域的曲種——花鼓調(一)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