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俄關係】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及其對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的影響——來自俄羅斯學者的視角

【中俄關係】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及其對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的影響——來自俄羅斯學者的視角

原標題:【中俄關係】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及其對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的影響——來自俄羅斯學者的視角


一、引言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 發展海洋經濟,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戰略構想 (1) , 對中國海權發展戰略而言, 這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但是, 如果說2012年的中國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還更多地停留在「經濟建設」與「主權維護」的視域之下;那麼, 黨的新一代領導人則更上了一個台階, 在進一步加快推動海權力量建設的同時明確指出「海洋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 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 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洋」。 (2)


為了能夠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 維護戰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 參與海洋國際合作」的基礎上, 給「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戰略支持」, 中國必須「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針對這一戰略構想的實踐, 中國政府明確提出, 中國「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 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 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系, 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禦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1) 從遠景目標上看, 包括中國人民海軍在內的人民軍隊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2) 為了順利實現上述宏偉構想, 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權戰略的認知與態度, 尤其是擁有強大海權力量並對中國地緣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的俄羅斯。


俄羅斯是一個傳統海洋大國, 不僅擁有長達3.88萬公里的漫長海岸線, (3) 也是歐亞大陸唯一擁有太平洋、北冰洋與大西洋出海口的國家。自彼得一世以來, 俄羅斯 (蘇聯) 就將發展海權力量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並視之為爭奪世界霸權的主要途徑。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海軍實力發展到了最高峰, 日益強大的海軍成為蘇聯同美國進行安全競爭的重要工具。 (4) 正如戈爾什科夫所說, 儘管「構成海上威力的各組成部分的作用, 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些取決於具體的歷史條件, 然而, 海軍的主導作用卻是貫徹始終的」;因此「海軍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任務之一就是消滅敵人的艦艇」以及「從海上直接影響敵人生死攸關的重要中心」, 並且「在和平時期可以用來在國外顯示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 有效地保衛一個國家在國外的國家利益」。 (5)

但是, 蘇聯的解體嚴重地削弱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 導致包括俄海軍在內的海權力量大幅縮減, (1) 領土的分裂使得許多原先位於「國境線」以內的波羅的海、黑海沿岸的優良港口與造船廠喪失, 制約了俄海權力量恢復的潛力。儘管如此, 俄羅斯仍舊保有一支全球總噸位第二的海上軍事力量, 對於中國的國家安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戰略穩定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2)


2015年7月26日俄聯邦總統普京主持召開關於新版俄海洋學說的會議, 批准了其上台執政以來的第三份「海洋學說」———《俄羅斯聯邦在2030年前的海洋學說》 (以下簡稱《學說》) (3) , 該報告對俄未來各項海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更加詳細的規劃。與此同時, 俄羅斯學界也在關注中國海權戰略的發展, 並有一些著述面世。通過對上述資料的解讀, 有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與研究俄羅斯國內對中國海權戰略發展的認知與態度, 為我國科學建構真正符合自身實際的海洋發展戰略以及有針對性地開展與加強中俄之間的海上安全合作提供理論依據。


二、俄羅斯學界對中國海權戰略的認知


在俄羅斯學者看來, 儘管中國擁有遼闊的國土與豐富的海洋資源, 但是由於人口眾多, 人均擁有數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個長期的發展戰略。 (4) 事實也確實如此, 儘管中國的海岸線綿長, 但海岸線與陸地國土之比低於世界大多數沿海國家, 中國可主張的管轄海域與陸地國土之比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5) 而且中國東部廣大海域為太平洋島鏈環繞, 進出大洋要經過諸多海域和水道, 開發和利用海洋比之英美等國存在先天性的劣勢。所以, 中國並不屬於美、英、日一類的「天然海洋性國家」, 而是具有「陸海複合型國家」的基本特徵。 (1) 但是, 由於「海洋需要被作為一個全球系統看待, 也必須被作為一個整體認識和對待」; (2) 已經高度融入全球市場的中國不僅需要發展海權力量, 也必須科學地制定出與國家未來發展趨勢相吻合的系統性的海權戰略。


早在本世紀初, 波納馬廖夫就對中國海權發展戰略的目標做過較為精練的概述, 他認為, 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 中國海軍有以下5個主要任務:「1.保護距海岸線300海里之內的海洋安全, 維護國家主權完整;2.維護並擴展中國的領海主權與海洋權益;3.保護國家領土完整;4.保護與中國經濟發展利益攸關的海上生命線安全;5.支撐中國成為西太平洋最強大的國家」。 (3) 佩夫佐夫更進一步指出, 為了將中國塑造成為海權國家, 中國政府首要的工作就是將中國海軍打造成一支能夠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強大力量;至2020年, 中國海軍將擁有能夠在第二島鏈之內自由活動的能力, 到本世紀中葉, 中國海軍將會擁有承擔在全球任何一片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的能力。 (4)


中國海軍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儘管在上世紀末布熱津斯基曾經提出, 中俄兩國由於「缺乏遠距離投送武裝部隊以強加它們政治意志的能力, 而且它們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美國, 因此它們不擁有, 也不可能擁有很快獲得在全世界發揮持久的政治影響的手段」 (5) 。但到了本世紀初, 作為進攻性現實主義者中的代表性學者, 米爾斯海默明確提出了與前者不同的觀點:「如果中國在未來數十年內仍舊保持其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 它也可能會建立起龐大的軍事力量, 像美國支配西半球一樣支配亞洲」;而且「一國所得為另一國所失」;所以, 美國「將竭力阻止中國獲得地區霸權, 因為美國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與之匹敵的競爭對手」。 (6) 事實上, 上述兩位西方戰略家觀點上的差異不僅僅是因為研究方法的不同, 更多的是因為中國快速發展的勢頭與其龐大的經濟潛力必然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近年來, 中國的經濟確實如米爾斯海默所「擔憂」的那樣:實現了「持續強勁增長」;照其邏輯, 中國必將會很快發展成為「日本和俄羅斯, 外加印度、韓國和越南一同也無法遏制」的「潛在霸權國」。若如此, 中國將是一個比「威廉德國、日本帝國、納粹德國、蘇聯都更強大、更危險的」對手。 (1)


無獨有偶, 部分俄羅斯學者也持與米爾斯海默相類似的觀點:「冷戰結束之後, 中國轉圜美國新的戰略對手, 美國會採取儘可能的手段來阻止中國對其霸權地位的挑戰」;而且, 為了迎接來自外部的壓力並順應本國的戰略需要, 「進入21世紀以來, 中國海軍再次拓展了自己的防務範圍, 作戰區域擴展至北起日本東南部、東至關島、南至印度尼西亞的遼闊空間, 最遠處距離中國本土1800海里」。 (2) 克利緬科對該問題的認識比較理性:「中國政府之所以能夠如此大力地推進海權力量建設, 其根本原因是隨著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 希望能夠有效維護日益增長的國家利益」。 (3) 當然, 中國著力推進海軍現代化建設是順理成章的, 因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 是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保障;而且, 中國夢就是強國夢, 對軍隊來說就是強軍夢。 (4)


除了對中國海軍常規力量有所關注, 俄羅斯學者也較為重視戰略威懾的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海上戰略核打擊能力將會是中國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解放軍戰略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是維護中國國土安全的最後保障」 (5) 。事實上, 中國政府確實將更新水下軍事力量視作全面打造強大海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僅從2004年至2010年間的數據看, 中國海軍潛艇部隊更新率已經達到了40%。 (6) 而從戰略構想的層面看, 儘管「目前中國海軍擁有超過20個較大的海軍基地, 但是仍舊局限於近海防禦戰略思維, 所以向外拓展以及建立海外軍事基地可以有效改變中國海洋地緣環境, 是中國海權戰略的一個發展方向」 (1) 。有美國學者認為,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 中國有計劃地同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展開合作, 意圖在這些國家建立海軍基地或者補給站, 以延展海軍活動半徑並保障航線安全, 對此俄羅斯學者持贊同態度。 (2) 但實際上, 所謂的「珍珠鏈戰略」不過是外界杜撰出來的概念, 中國並不存在這一宏大的戰略構想。 (3)


從戰略層面看, 儘管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擁有安全與經濟等重大利益, 確實具有通過以實際軍事存在的方式來有效保護上述利益的客觀需要, 但對於正在邁向深藍, 且活動區域相距本土基地十分遙遠, 加之在區域內也沒有盟友能夠提供有力支援的情況下, 中國海軍意圖實施類似於所謂「珍珠鏈戰略」式的大規模戰略部署, 不僅難度很大, 還極有可能引發未知的風險。與中國東部地區海域已經形成「交通線」不同, 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最重要的戰略通道———馬六甲海峽目前尚無徵兆可以成為中國海軍的「內線」;因此, 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不會在沒有佔據「中央位置」的劣勢地緣條件下去同美國等地區主導力量進行激烈的海上安全競爭。 (4) 在印度洋地區, 中國事實上只是通過積极參与護航與打擊海盜等國際合作來維護地區安全秩序的同時加強自身的實際存在。


三、俄羅斯學者對中國海洋爭端問題的認知

由於歷史的原因, 中國與周邊國家存留了包括南沙與釣魚島海域等許多領海劃界、島嶼主權歸屬等爭端問題。在俄軍總參謀部軍事科學院的塔什雷科夫教授看來, 「這些地區不但面積廣闊, 且擁有極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除此之外, 這些島嶼還可以被用作軍事基地;所以, 『收復失地』將會是中國未來優先解決的問題」。 (1) 克里沃帕洛夫指出,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能源依賴度也會越來越高, 「假如中國在2014年的石油進口比例達到60%, 到2035年, 這一數值大約會上升到80%」。 (2)


儘管「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有著充足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3) , 但由於釣魚島事關以其為基點半徑200海里的巨大現實利益, 中日雙方都希望能夠據有此一地域的油氣資源。 (4)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多年之後, 兩國仍舊沒有解決這一問題, 足見問題的複雜性」。 (5) 在塔什雷科夫看來, 「中方之所以願意拖延『釣魚島問題』的解決, 其根本原因有三:首先, 為中國海權力量的壯大爭取時間, 以一種更有利的地位最終解決此一問題;其次,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中國還需要與日本的合作來提升包括海上油氣開採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再次, 釣魚島對於中國海軍走向深藍擁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方誌在必得, 願意付出更大的耐心。」 (6) 當然, 儘管中方逐漸開始佔據主導權, 但是如果堅持要求日方歸還釣魚島, 必然會為雙邊關係帶來嚴重危機。 (7) 所以, 俄羅斯學者的一般觀點是, 中日雙方並不會因為釣魚島爭端而走向全面對抗或者軍事衝突, 而且因為日美軍事同盟關係的存在,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還不具備單獨對抗日美海軍的能力, 因而中方會採取比較平和的方式逐步解決此一問題。 (8)


南海問題是中國長期面臨的另一個棘手的海洋爭端問題。在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科科申看來, 「對於北京而言, 最重要的安全任務就是維護在南海和東海的領海與島嶼主權, 與中國在此問題上存有尖銳矛盾的國家幾乎背後都有美國的支持;但是南海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每年通過此處海域運輸的貨品價值將近5.3萬億美元, 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5%左右」 (1) 。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阿加福諾夫研究員指出, 在南海島礁爭端的問題上,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提升, 尤其是對一些來自海外的戰略物資的嚴重依賴, 中國必將致力於收回被侵佔的島礁。而且, 「南海島礁對於中方加強地區航運安全以及修建飛機跑道以延長在南海的戰略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2)


為了能夠有效緩和與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並在這一地區樹立良好的合作形象與最終解決南海島礁爭端, 中國在1997年的「東南亞經濟危機」爆發後對相關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助, 包括金融支持與低息貸款等等, 表現出與「八國集團」所不同的政治態度。儘管「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內, 東南亞地區對華友好的力量明顯增強, 中國的地區影響力也增加了」。但在馬莫諾夫看來, 「中方所宣揚的南海『U型線』卻給部分相關國家帶來較大的壓力, 最近的地方距離這些國家的海岸線只有12海里」 (3) 。有法國學者甚至在俄羅斯舉辦的學術會議上公開提出, 「無論是中國共產黨還是中國國民黨, 只要堅持維持『九段線』來劃定他們認為的中國海洋領土, 那麼這些領土問題將不會得到解決」;而俄羅斯為了顯示其在中國南海問題上的「獨立性」, 甚至可以「在沒有事先徵得中國授權的情況下, 用軍艦成體系地穿越這片海域;與該地區的國家進行海軍演習」。 (4) 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利於「南海問題」和平解決的, 因為「任何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司法化的做法都無助於爭議的解決, 相反只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危害地區和平與穩定」 (5) 。


當然, 俄羅斯學者中並沒有多少人附和這種離奇的觀點。塔什雷科夫指出, 中國需要把解決現存海洋爭端的希望寄托在自身實力強大的以及由此帶來的對相關國家實力對比的基礎之上, 而且, 「如果中國希望順利地解決南海島礁爭端, 就必須制定出一個長期的政策;一方面要注重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一方面要著力保障地區內的航行與貿易自由;但是, 這一切都是在中國擁有強大到足以在地區內建立主導地位與新秩序的海權力量前提之上的」。 (1)


除卻東海、南海爭端之外, 「台灣問題是另一個攸關中國國家安全與海權戰略成敗的重要因素, 2000年時, 陳水扁成為台灣地區領導人, 其追求台灣『獨立』的政治意圖引起了北京的強烈不滿。」 (2)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之後不久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突如其來地強化了中美戰略合作, 小布希政府明確宣布反對民進黨的政治主張, 大大壓縮了「台獨」的活動空間。 (3) 面對美國政策的轉向, 中國迅速地做出了戰略調整, 中共十六大報告就明確指出, 中國不會放棄通過使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的權力。 (4) 2005年3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反國家分裂法》, 對「台獨」勢力予以嚴正警告, 這與當時的國際關係大環境是密切相關的。而且, 中國共產黨將國家統一視作「偉大的歷史使命」, 所以在此問題上中國政府並不存在退讓的空間 (5) 。


針對台灣問題, 塔什雷科夫指出, 「兩個中國」的問題是影響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台灣問題也是中美之間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在軍力快速增長的情況下, 大陸一方是不會放棄使用武力的權力的;在此情況下, 美國會繼續堅持自己以往的政策:在不越過「紅線」的基礎上儘力「維持」兩岸之間的「平衡」, 以維護其自身利益。 (1) 2016年民進黨在台灣再度上台執政並表現出對「九·二共識」有所質疑的態度後, 中國大陸方面在全球範圍內加強了涉台外交力度, 中央人民政府先後與聖普、巴拿馬等恢復了外交關係,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台獨」勢力的猖獗發展。


四、中國海權戰略的發展對中俄關係的影響


有美國學者指出, 儘管中國並不謀求印度洋的霸權地位, 但是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美國、日本與印度等國的警惕。為此, 美日印有可能會採取經濟上加強聯合、提升相互間軍事合作等手段來遏制中國擴大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 (2) 與美日印等國的出發點相似, 「由於中國未來海權力量發展的方向絕不僅僅限於太平洋, 還包括大西洋與北冰洋地區, 俄羅斯在這些地區是存在許多國家利益的;而且亞太地區的國際安全局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海上軍事政策、中日之間由於島嶼主權、領海劃界以及中國同其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等問題, 因而俄十分關注中國海權力量發展的走向」 (3) 。

儘管中國海權力量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出於對中美俄等主要海權國家力量與戰略意圖的對比以及自身全球性大國身份定位等因素影響, 俄羅斯更傾向於將美國海權力量視作未來最主要的戰略對手或防範對象, 因為「俄羅斯妨礙了美國擴大對世界進程的影響, 干擾了美國對世界資源的完全控制, 因此實現美國國家利益與務必將俄羅斯從世界政治版圖上抹去緊密相聯」, 所以「21世紀美國推行的經濟全球化, 其目的就是要肢解俄羅斯, 迫使俄羅斯投降, 消滅俄羅斯文明、控制俄羅斯自然資源」。 (4) 事實上, 俄國內有許多此類聲音, 認為俄羅斯文明是獨立於西方文明之外的, 具有彌賽亞精神的文明,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 俄羅斯遼闊的國土也是全球唯一能夠制衡美國霸權的戰略力量;況且, 「在根據美國人的和平原則組織的世界裡, 俄羅斯沒有未來。」 (1)


除上述原因之外, 這與中國相對注重發展以水面艦艇和柴電潛艇等為主的「常規」海權力量有關 (2) , 儘管俄羅斯將「重建海軍的首先方向放在了北方和遠東」, 卻主要是發展以戰略核打擊為主的戰略性核潛艇等具有強大核威懾能力的軍事裝備。2002年, 俄聯邦總參謀長曾經建議普京撤除位於堪察加半島的戰略潛艇基地, 後來還是俄政府通過向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和秋明石油公司求助, 才得以繼續維持這個基地。 (3) 2013年, 北風之神級 (Борей) 戰略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 (ЮрийДолгорукий) 正式服役, 之後便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 (АлександрНевский) , 這些先進戰略核潛艇的活動區域之一就是俄遠東的鄂霍茨克海。


對於今天的俄羅斯而言, 發展海上軍事力量更多的是為國家基本安全服務, 而並非控制全球生產貿易。因為「除了控制以商業或軍事為目地的海上交通線外, 制海權沒有任何意義」; (4) 與「正經歷著產能過剩, 但是啟動了巨大的發展機制, 成為超級大國, 並滿懷信心地克服困難」的中國不同;俄羅斯是「只剩下全球2%的人口, 擁有世界自然資源30%」, 卻「只生產全球0.3%的有競爭力產品」的國家。 (5) 在這樣的情況下, 俄首先要避免的是外國資本在本國的過度擴張而引起的主權流失。 (6) 正如傑弗里·蒂爾所指出的那樣:「海權位於全球化的中心, ……因為全球化體系主要是建立在海洋運輸的基礎之上」; (7) 在無力爭奪全球秩序主導權的前提下, 俄羅斯的海權建設必然是防禦性的, 而非擴張性的。 (1)


科科申2003年時就明確指出, 中國的整體國防實力在13-15年後就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提升, 取得在亞太地區對美國軍事存在的優勢, 但是要建立全球軍事能力所需的時間將不會少於40-50年。 (2) 換言之, 在科科申看來, 中國將在本世紀中葉獲得同美國相媲美的全球軍事大國地位。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 中國並沒有要挑戰美國海上力量的戰略意圖, 核心目標是要保障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更廣大海域, 打開中國的海上通道, 並利用上述地區的空軍基地建立起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 (3)


值得注意的是, 儘管中國對全方位發展對外軍事關係十分重視, 並明確提出希望深化中俄兩軍在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框架下的交流合作, 並逐步構建全面多元、可持續的機制架構, 推動兩軍關係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4) 但是, 由於國家經濟總量與中國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俄羅斯海權力量原先的優勢地位正在逐漸喪失。面對中國海權力量的快速發展, 俄政府在《學說》中強調要繼續維持全球海軍實力第二的位置, 但其事實上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上述「目標」, 而是只能接受力量對比快速變化的這一客觀趨勢, 並在此過程中儘可能地為本國謀取更多的利益。


在當前的歷史條件下, 儘管中俄兩國間也存在一些競爭與矛盾, 但是共同利益是主要的, 兩國共同負有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的義務與戰略需求。 (5) 2016年俄羅斯社會危機研究中心發布報告指出, 儘管近年來俄美關係困難重重, 但實際上中美之間的戰略衝突更加嚴重, 中國還是會繼續倚重俄羅斯從而減輕來自美國的安全壓力。 (1) 塔什雷科夫也持類似觀點:「美國近年來一直謀求在中俄兩國發動『顏色革命』, 嚴重威脅兩國政治與社會的穩定, 對此俄羅斯是難以容忍的;中俄兩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已經確立多年了, 不過目前還不具備建立軍事同盟的客觀條件, 但兩國應該朝著建立軍事與軍工技術同盟的道路發展, 中俄兩國展開的海上聯合軍演以及未來高度合作的海上軍事力量對美國及其盟國將會是一個強有力的威懾」。 (2)


五、中國海權發展戰略的若干思考


從中國的角度而言, 「只有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作支撐, 和平發展才會有保障, 繁榮興盛才會有根基。越接近復興夢想, 越需要強軍興軍。建設一支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 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3) 因此, 中國的強軍戰略及其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是不會半途而廢的, 自2016年初展開的國防與軍隊改革 (以下簡稱「軍改」) 工作是一場「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自我革命, 目的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 對軍隊組織形態、指揮方式、管理模式等「上層建築」, 進行一次全方位、立體式的重塑。 (4)


中國軍改這一重大舉措也引起了俄羅斯學界的關注, 科科申指出, 中國的軍改對於中國外交政策具有重要的影響, 這意味著中國的軍事力量將會在國家整體外交工作中起到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作用。 (5) 不僅如此, 中國軍改的目標還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要確保解放軍能夠打贏「未來戰爭」, 還要保障「中國夢」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想的實現。 (1)


儘管俄羅斯學界對中國海權戰略的發展予以了較多的關注與較高的評價, 但是, 俄對中國海軍戰略發展的定位與預估仍然存在較大的偏差。在部分俄羅斯學者看來, 「北京和華盛頓都非常清楚:中美之間經濟領域的高水平合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兩國因為軍事-政治競爭而產生的對抗風險, 這種相互依賴能夠避免全球性超級大國和亞太地區正在成長的地區超級大國之間嚴重對抗的發生」 (2) 。但事實上, 中美之間在經濟上的巨大共同利益並不能完全保障兩國之間的和平, (3) 俄羅斯面對近鄰———中國海權力量的高速發展之所以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警惕」之意, 其根本原因還是囿於雙方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存在以及來自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集團政治壓力, 而並非僅僅是中俄友好的結果。

中俄兩國當前的合作是一種沒有更多相互認同的前提下的合作, 其親密度與走向易受到中美俄之間的力量對比與利益訴求等變數的影響而產生新的變化, 是不夠穩固的。這一點, 在《學說》中就有明確的體現:「俄羅斯國家海洋政策在太平洋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而「在印度洋地區, 俄羅斯國家海洋戰略最重要的方向, 是發展與印度的友好關係」。 (4) 《學說》對於中國與印度兩國所發揮作用的不同表述, 事實上反映出中印之間實力對比的巨大差距以及俄羅斯對中國即合作又提防的雙重心理。對於傳統地緣政治大國, 且以古典現實主義思想作為判斷國際關係走勢的俄羅斯領導層而言, 「政治家絕不能做的是允許他的鄰居變得過於強大, 以至於其國的政治和自然資源不足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5) 這一「金科玉律」, 應該是其世代相傳的「信條」。從傳統的地緣政治理念出發, 「由於海洋聯為一體, 海上強國在與陸上強國的對抗中, 會無可避免地最終勝出」 (1) ;因而, 俄羅斯也不可能對中國海權力量的發展完全無動於衷。


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大環境背景下, 中國海權戰略發展必然是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 結合自身的經濟優勢, 以爭取在全球經濟體系內較為有利的地位, 進而獲得更多的「社會性權力」為主要目標的。 (2) 然而, 中國集中力量發展海權的客觀條件還不夠充分, 因為「一個民族只要尚未鞏固其統一, 其所有的資源就只能夠應付其國內所需」。 (3) 海峽兩岸的政治分立產生了在國家認同、地緣政治、資源分配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 阻礙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進一步施展「抱負」的能力。


除此之外, 中國海權由於「後發」的原因, 在全球許多事關中國國家經濟生產需要的重要戰略水道尚不具備擁有充分「機動能力的海軍和用作海軍駐泊且靠近航線的港口」。 (4) 這就嚴重削弱了中國經濟生產的抗風險能力, 「優勢的海軍力量……支配著歷史的進程;然而, 想要充分發揮其作用, 必須握有永久基地」。 (5) 在此情況下, 中國在以擁有全球優勢地位為長遠目標的海權之路上, 應繼續著力加強與那些位於重要戰略水道及其周邊地區國家間的海上安全合作, 從而較為全面地改善自身的海洋地緣環境。


中國長期海權發展目標的實現, 必然要建立在以一個較為漫長的時間段所進行的大量國力投入為前提的基礎之上, 這一重要進程應儘力確保免於遭受來自於國內或國外的嚴重干擾。從俄羅斯對華外交政策與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的角度分析, 中國應該用心留意並及時發現俄羅斯對華外交政策的需求與兩國關係的「短板」;制定包括對俄外交在內的外交政策時, 還應繼續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所多次強調指出的:「尊重每一個國家安全, 不能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 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的「共同安全觀」 (6) , 盡量避免出現因為中俄兩國國家間的實力差距過大而引發信任危機。


注釋略


李冠群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文苑路1號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本文來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8年0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周邊安全研究中心 的精彩文章:

【南亞研究】中印美俄在南亞的「一核兩體」戰略格局

TAG:中國周邊安全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