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飲食與健康三項建議

飲食與健康三項建議

前段時間讀過的一本書《失衡》,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肥胖與慢性病。這本書比較中規中矩,但基本上把營養學相關的框架都講了一遍,做個筆記。






人類在石器時代為了生存下來,發現最好的飲食方式是多吃甜食、高脂肪、高蛋白的。但等到現代社會,身體的基因還停留在停留在過去。




一旦身體感到飢餓的時候,大腦馬上會切換為生存模式:有得吃就盡量吃,高熱量食物多多益善!而這種飲食方面已經被寫入大腦和基因中。大腦當中存在一個特定區域,能夠準確判斷食物的熱量並做出反應。我們不自覺地被這種反應所驅使。




因為人類距離能放心的吃飽飯,距今不過300餘年,基因和大腦還來不急能進化到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這種本能反應很容易就讓你失去控制,產生超重和肥胖等一系列反應。




正文






完整新鮮的食物才是真正的營養


芬蘭政府曾耗巨資做了一個有關維生素的實驗,實驗找來兩萬多人,讓他們每天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而另一組對照組則不吃,實驗數據的收集進行了近8年。科學家們發現每天吃維生素的這些人患上與死於癌症的概率要高出18%,而且吃維生素E的這些人得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概率比對照組高出50%。等等,是數據有問題嗎?說好的維生素有益健康、維生素E能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臟病呢?這份確定不是假報告?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維克多·赫伯特博士(Dr. Victor Herbert)出來解釋說:「當一種維生素在一個橘子里時,我們稱它為抗氧化劑(antioxidant),這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而當這種維生素離開橘子以後,它就被稱為氧化強化劑(prooxidant),它會製造上億的自由基,從而造成心臟病、癌症。」所以一個完整的食物才是真正的營養源。你永遠也不知道食物里的營養素經過處理以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經過「化妝打扮」以後很有可能就不再是它了,這不光只是對於維生素而言。




在我們挑選食物的時候,應以天然新鮮的食物為主,盡量少吃或不吃被精製過的食品,因為加工過的食品不僅會流失大量的營養物質,還會在製作過程中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舉例來說,我們都喜歡吃脆爽的腌菜,但往往蔬菜在腌制過程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已被大量破壞掉了,除此之外,腌菜中還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由於酸度高,食用後不容易在食道內形成草酸鈣被排出,反而會被大量吸收,這樣一來草酸鈣就會結晶沉積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結石。在加工過程中,食品也容易被細菌污染,如果加入食鹽量少於15%,蔬菜中的硝酸鹽可能被微生物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在1~2周可達到高峰,一般20天後才會降至穩定值,亞硝酸鹽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點致癌物之一。另外,加工食物通常會加入大量的鹽分以供保鮮,大量的鹽分攝取會影響人體的黏膜系統,造成腎臟的負擔過重,甚至可能會使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我們每日的鈉攝取量應限制在3克以下,在烹飪食物時,也應盡量以天然食物的原味為主,避免過度調味。


飲食金字塔


除了適量進食、天然進食外,我們還要注意均衡進食,因為人類是雜食生物,沒有哪種單一的食物能完全供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營養學家們曾提出了「飲食金字塔」的概念,即按照不同的比例來攝取不同的食物,達到營養的均衡。如果粗略地比喻,將一個飯盒分為六格,那麼穀物類應佔三格,蔬菜類佔兩格,肉類、蛋類及代替品則只佔飯盒的一格,也就是3∶2∶1的比例,以穀物類為主糧,菜類則以蔬菜為主、肉類為輔。




穀物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熱量的主要來源。其中未精製的全谷根莖類可提供維生素B族、纖維素及微量礦物質,比如糙米、燕麥、黑米等。豆類食物則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豆類食物和全穀類的蛋白質組成不同,兩者一起食用可以達到「互補作用」,所以我們建議每天都要有全谷根莖類食物和豆類食品的搭配組合,大致占每日進食比例的三分之一左右。




新鮮蔬菜水果是我們獲取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並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蔬菜里尤以深色蔬菜營養高,而蔬菜中的菇類、藻類可以為我們提供維生素B12,其中又以紫菜的維生素B12含量較多,因此在蔬菜類攝取中應包含至少一份深色蔬菜,一份菇類與一份藻類食物。




至於肉類及蛋、奶製品,它們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是我們能量的重要來源。雖然人類的「嗜肉」屬性從未改變,我們的嗅覺和味覺只要一碰到「肉味」就會活躍起來,但出於健康考慮,我們還是需要稍微控制一下對肉食的慾望,不能由著性子無節制地狂吃。



多一點茶水,少一點飲料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攝入6~8杯流質食物,比如清水或者清茶、清湯等,其中尤以白開水為佳,雖然它嘗起來寡淡無味,但無疑它是人體最佳的水分來源。市面上售賣的飲料通常含糖量很高,經常飲用不利於健康,因此我們要養成經常喝白開水或茶水的習慣。




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的危害眾所周知。首先,碳酸飲料的消費群體以青少年為主,甚至一些嬰幼兒也對它情有獨鍾。青少年的牙齒處在生長發育期,相對比較脆弱,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釉質的保護層,造成牙蝕。研究表明,愛喝碳酸飲料的孩子,患牙蝕的可能性會增加5倍。



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某些碳酸飲料還可能會導致人體細胞受損。科研人員認為,這是碳酸飲料中添加的防腐劑在發揮作用,它能夠破壞細胞DNA的一些重要區域,危害人體健康。




碳酸飲料喝多了不健康,那果汁是不是好一些呢?其實不然。越來越多的數據反映了飲用過量果汁對健康的不良影響。因為果汁的含糖量高,如果按同等分量來計算,果汁所含的卡路里甚至比汽水還要高。美國農業部的數據證實,一杯鮮橙汁的熱量為112卡路里,蘋果汁是114卡路里,而葡萄汁更高,是152卡路里,而同樣容量的可口可樂是97卡路里,百事可樂則為100卡路里。




高熱量的結果就是導致肥胖,耶魯大學路德食品政策及肥胖中心主任郎內爾指出,喝果汁的孩童可能會不吃早餐,這些孩童體重比吃早餐的孩童更重。而國內的調查顯示,熱愛果汁的孩童體格呈兩極分化,過胖或過瘦。這是因為果汁型飲料中含糖量過高,兒童飲用後影響正常吃飯,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造成內分泌失調。



另外,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肝臟轉化為脂肪,因此,攝取大量果糖會增加患心臟病和II型糖尿病的概率。




不僅如此,果汁還容易讓孩子對甜食上癮,而且,即便是聲稱純天然的果汁,為了讓消費者從感官上將飲料與天然水果聯繫起來,也有可能會添加人工色素。2008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00名兒童調查發現,人工合成色素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檸檬黃、日落黃等化學添加劑讓兒童的智商下降了5分。色素進入人體後,沉著在孩童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會干擾酶的正常功能,影響食物代謝,導致孩童消化不良和食慾下降。




除了銷量最大的碳酸飲料和各種形式的果汁,功能性飲料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所有這些飲料都難免會添加甜味劑、色素、防腐劑,過量使用都會成為身體的負擔。



總結:




我們日常飲食應依據六大類食物分量攝取,這樣營養素的攝取才算全面。三餐應以穀物為主食,為我們提供身體正常運轉所需的熱量,維持血糖平衡,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並且還應多食用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在食物的選擇上盡量選擇當季盛產的食物,烹飪上應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日常多喝開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飲食是一個「穩當」而又有質量的金字塔。


100天行動讀者反饋


@一念


16年底聽了戰隼老師的無需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方法論後,如醐醍灌頂,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訂了好多學習計劃都半途而廢了。當時就買了百日計劃表,開始了第一個計劃:早睡。達標率85%以上,不知算不算達標(雖然過後依然都很晚睡)。第二第三個計劃是看書和學英語,都460天以上了至今都沒有斷過一天,利用軟體和自製電子表格打卡也沒間斷過。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曾經自學過幾次英語都沒堅持超過兩個月。堅持每日打卡增長了知識的同時心態也越來越平和,進而也提高了睡眠質量,早不早睡似乎也不是那邊重要了。前三條核心原則非常簡單也非常重要。謝謝戰隼老師!




@懸筆一絕




2018.02.26始#背單詞30個#D146


2018.03.07始#日記5min#D119




新出的對抗拖延課程:

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症的?




想了解更多關於100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rfalcon 的精彩文章:

金拱門的秘密終於被我破解了!
掌控自己的身心健康的生活策略

TAG:warfal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