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生小孩,就是對父母的不孝嗎

不生小孩,就是對父母的不孝嗎

問:

父母很想抱孫子,但我個人卻不太想要孩子。可是「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又讓我覺得自己沒能盡孝道。

如孝法父: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困惑,你未來會有一個抉擇的。如果確定下來想要順從自己的想法,可以和父母談一談這個問題;如果還沒有完全明確下來,還想考慮父母的想法的話,可以把這個問題暫時放一放,到時候再做決定。因為人心是無常的,是會變化的。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位朋友不但自己很多年一直堅定地不要小孩,還讓他的兄弟們也不要生小孩。但他到了45歲時的一天,一覺醒來,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的人生好象都空過了,我一定要一個孩子。」然後第二天就結婚了。人的念頭就是這樣的無常。

人生的決定取決於對生命的感受

要不要小孩,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孝」的問題,而是完全取決於自己對生命的感受,我們要聽自己內心的召喚。中國人所說的「孝」,比如二十四孝中講的標準並不高,主要是把父母的生活照顧好,很少談到精神層面,也沒有說父母讓生孩子,子女如果不生就不孝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代是合理的。古代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那時候文化是通過家庭來傳承的,並且需要通過宗親制度維繫人類的良知。所謂的「香火」觀念,是中國家庭對真實的生命、對人生責任的一種態度和實踐,是了解生命的一種方式,所以在當時要求人一定要這樣做。

現代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只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皮毛。西學東漸,西方講究生命的獨立,重視生命的個體,東西方對表達恭敬生命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人沒有「無後為不孝」的思想。我們與父母的觀念不同也不見得就是不孝,我們現在有「生還是不生」的兩種選擇。

孝是陪伴

佛教對「孝」是怎麼理解的呢?就是普賢菩薩的精神——「隨順眾生」。「隨順眾生」不是勉強自己,放棄自己對生命的看法,而是陪伴眾生,讓他們看到生命的真相。現代人對於文化的傳承有點教條,所以才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上綱上線。「希望你有個孩子」,這是一個觀念,並不見得就是父母對生命的理解,它也許只是父母嘴邊的一個口頭禪。

孝是提升父母的智慧

我們要如何陪伴父母?讓父母的智慧以及對生命的看法有所提升,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菩薩行、菩薩道。如果我們獲得了一種資源,比如說知道人間有人間的規則,世界有世界的規則,宇宙有宇宙的規則;知道佛法對萬事萬物的概括性結論——諸法無常,一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果我們能和父母去分享這些,實際上我們就是父母精神上的老師。從歷史的角度看,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從宇宙的層面看,我們把所獲得的資源再回饋父母,這種方式就是盡孝,因為我們關心著父母的靈性成長。

與父母共同成長

退一萬步講,如果你真的堅持你的觀點,沒有人能勉強你。假如你愚孝地替父母生了一個孩子,做了你不甘心做的事情,將來這就有可能成為你和父母情感上的一個隔閡。現在你和父母好似在這種矛盾當中拔河,還不如乾脆把它說開了一起討論。如果既不想勉強自己,又不想勉強父母,那我們就要從更高的層面去看待這件事情。

為什麼不要小孩的原因,只是從自己的時間、精力或者是其他角度考慮的,可能還沒有上升到智慧層面。如果我們覺得不要孩子這件事對生命有所提升,它是合理的,我們當然可以和父母去探討這個問題,這是一種最溫情的、最真實的孝,就是普賢菩薩說的伴隨和共同成長。

歷史上很多有智慧的子女伴隨父母的成長,讓父母從某些觀念當中得到解脫,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們並不是要打破尊重父母的傳統,而針對某件事與父母探討、對話。我們也不要局限於某些具體的問題,其實通過討論、對話達到和父母共同成長,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018年五一禪七

如孝法師於白馬寺對大眾開示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我們回饋父母靈性的成長。

長按小程序碼,即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對生命要做長遠的規劃才能走遠
護法者,法必佑之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