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佛陀教化我們何為光明心性——覺悟是回歸自性之道

佛陀教化我們何為光明心性——覺悟是回歸自性之道


推薦



當心性開始閃耀其光明本性,且蒙蔽心頭的烏雲散去時,究竟什麼會顯現出呢?那些徹底證悟之人的智慧,又由什麼構成呢?對於這些疑問,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有著怎樣的看法。---加措活佛






作者:邁克爾?麥克吉


Michael McGhee


 

《衛報》, 2013年

11月4日

 ,星期一


 

作者介紹:


邁克爾?麥克吉是利物浦大學哲學系名譽高級研究員,居住在奧克尼。


 


在佛教厚重複雜的歷史長河中,貫穿其主線的是一種象徵著覺醒或光明的心性。此心的光明自性一直被具有毀滅性的愚痴和難以控制的慾望所蒙蔽,但如今它正從迷亂的夢境和因昏沉而產生的遺忘中覺醒。


 

這裡蘊藏著一個關於自由和束縛的隱喻,被慾望和激情所束縛的心使人和旁生處於可悲的境地,而從這種束縛中解脫出來的心能以慈悲心攝持一切行為——慈悲能夠挽救逐漸消失的正義感。這種自由的想法似乎是一種理想狀態,忽隱忽現、轉瞬即逝,但又在我們的文化中得以表達和保留,並根植在傳統的實踐中。


 


當心性開始閃耀其光明本性,且蒙蔽心頭的烏雲散去時,究竟什麼會顯現出呢?那些徹底證悟之人的智慧,又由什麼構成呢?想要解釋如此特殊而又不可言說的現實真相,顯然會具有誤導性,並隱含有利己的動機。最好能通曉這種智慧,因為對行為和經驗的理解和造詣並非由慾望和激情所決定。佛教修行致力於追求寂靜,轉化激情而非破壞其能量:目標是釋放和加強其所遏制的微妙情緒。


 


傳統的倡導者談及寂靜及寂靜所生,如傾聽,或只是專註地觀察個體的「本性」。艾利斯?默多克(Iris Murdoch)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當我看到盤旋在空中的紅隼時,那種「在痛苦的虛榮心下沉思的自我」一下就消失了,因此「現在除了這隻紅隼什麼都沒有」。她的這句名言捕捉到了放開時的一種重要體驗。

 


但這種體驗本身可能有誤導性:公元4世紀,印度佛教思想家世親菩薩(Vasubhandu)區分了能取(grasper,grahaka)和所取(grasped,grahya),從倫理上區分,能取(grasping)指一種特別的、慾望的經驗形式,而所取(grasped)是攫取者所能攫取到的。佛教觀點認為從這種動態中解脫是可能的,這並不是「我」消失了——此種觀點是對世界的一種特定的誤解。


 


在此種佛教分析中,一些關鍵性的積極的術語,奇妙而具有啟發性,例如,不貪(alobha, non-attachment),不嗔(advesa,non-aversion),不放逸(apramada,non-intoxication),當然還有不殺生(adimsa, non-violence),這些單詞前面都有一個否定的前綴a-,意指有問題的精神狀態會引起痛苦(dukkha)。除了宣稱他們並不屬於舊的體系之外,到現在為止,我們似乎還沒有合適的辭彙來形容這種新的解脫經驗形式。


 

這種迷與悟,黑暗與光明的隱喻式對照,反映出佛教思想的一種基本的直覺力——在我們的心智狀態和經驗本質本身存在著因果聯繫。


 


這本身就是「事物由於相互依存的因緣條件而生」規律之寫照。它的實用含意在於如果我們能進行干預,那麼就可以移除「不滿意」的結果。我們可介入,並有治癒之道,這就是八正道。因此,如果苦諦(dukkha)依賴於我們的渴求、貪執(lobha)和相關的情境而生,那麼無論此痛苦起初是由個人的不愉快,還是更廣泛地被他人的傷害所引起,干預之道都是減少或終止會明確帶來痛苦的因。


 


對於那些已解脫束縛的心識來說,這種因果關係並不起作用,但尚未證悟的有情眾生卻正在遭受其惡果。這是了解菩提心(bodhicitta,關於心力的觀念)升起這一重要概念的一種途徑,citta意指漸漸覺醒,bodhihi則為逐漸向慈悲心靠攏。

 


這集中體現了克爾凱郭爾所談到的「主體性的最高激情」,它提供了一種了解自我之道——由此可不斷實現富有慈悲心的解脫。




翻譯:圓韌


一校:圓曄


二校:馬衛麗、圓莉


終審:圓增







有緣請加我個人微信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添加




公益網店


長按識別



所有盈利用於藏地

失學兒童的教育



網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達我們的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措上師語錄 的精彩文章:

執著是一種負擔
怎樣感受幸福?

TAG:加措上師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