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曾經統治了地球億萬年的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等生物?

曾經統治了地球億萬年的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等生物?

要想演化出高等的智慧生物,首先要達到大象海豚鯨魚類人猿的水平

然後再上個台階(大象海豚鯨魚類人猿裡面只有人的祖先上了這個台階,可見這個台階也非常難上)

倭黑猩猩

然後再上台階,發明語言和文明,成為智慧生物。

那麼,恐龍統治了地球1億7千萬年,為什麼有沒有進化成大象海豚鯨魚類人猿那麼聰明的恐龍?為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因為1億7千萬年太短,不足以進化成大象海豚鯨魚類人猿那麼聰明的恐龍。進化出聰明物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漫長的時間,反覆的試錯才行。

按照一般的科普書給我們的印象,我們哺乳動物的祖先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之下的角落裡地洞里,眼睛長年不見多少光,以至四種視錐細胞的色覺退化成只有2種視錐細胞了,後來恐龍不小心滅絕了,哺乳動物才揚眉吐氣,統治陸地,並且部分哺乳動物比如靈長類恢復一部分色覺為三種視錐細胞。而恐龍的後代鳥類統治天空(鳥類是擁有4種視錐細胞的)。

恐龍及其後代鳥類都是四種視椎細胞。靈長類哺乳動物恢復出來的三種視椎細胞是主要為了分辨紅黃色的果實,所以波長分布奇特。

我們哺乳動物的祖先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之下的角落裡地洞里,這些話都是事實,但是沒說全。事實是,哺乳動物的祖先的祖先是誰?是恐龍之前長期統治地球的獸形動物 Theropsida(始於盤龍目),產生於3.06億年以前!

原始的盤龍目動物:始祖合弓獸

一種有名的獸形動物:卡色龍

一種有名的獸形動物:蛇齒龍

一種有名的獸形動物:異齒龍

後來獸形動物進化出高度進化(特化)的獸孔類動物,

安蒂歐獸

甚至最終進化出犬齒獸這樣的幾乎擁有哺乳類全部主要特徵的品種。這離聰明生物可能只有一步之遙啦!

可惜就在這時,我們的祖先獸形動物統治地球5千萬年之時,被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的天災打擊,被邪惡的恐龍們壓制了整整一億年!要是論祖先,哺乳類動物的祖先比恐龍的祖先更複雜更高級更多樣!既然進化時間更老,有更漫長的歲月進化,有充分的多樣性,自然更有機會進化出從聰敏的大腦。

恐龍能否進化成智慧生物?

答案是恐龍基本不可能進化成智慧生物。

其實恐龍的後代也有,那就是鳥類。目前有些鳥類很聰明,但是還是不能算是智慧生物。

生命的本質是延續。只要生存策略足以讓其延續下去,就沒有必要過多進化,因為這需要額外的能量。比如,蟑螂和恐龍在同時代生活過,到現在還是「小強」一枚。

我們來看看恐龍的生存策略。比如蜥腳類,它們的策略就是把身子長得大大的。那時候的植物,比如蘇鐵,很是難以消化,所以恐龍就長出一個大胃,裝很多植物,并吞咽石頭幫助消化。雞到現在還在用這個策略。於是蜥腳類的恐龍有非常大的肚子來裝食物。但是,這樣行動起來就不是很方便。為此,它們又發展出長長的脖子,站著不動也能橫掃一片植物。為了平衡,不得不長出一跟長尾巴。蜥腳類恐龍把大部分的能量用於長身體,就沒有多餘的能量來發展大腦。一則沒有需要,二則大腦會消耗很多能量,不划算。三則長脖子頂個大腦袋,其實很不方便。所以,身體超大的動物,智商就被限定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長相出眾,體格高大,智商和情商都高的高大帥這麼少的機理。

大象其實很聰明,它的腦神經細胞數量和人幾乎一樣多。但是,大象用很多的腦細胞來控制長鼻子,這樣也就沒有更多的資源進一步發展智慧。所以,大象長鼻子加大身軀足以站在生態鏈頂端,這也決定了大象不可能再浪費資源發展更多智慧。

食肉恐龍採取了另外一種策略,發展牙齒和肌肉。還是能量守恆原理在起作用,這一套完善的進攻武器系統,足以支撐食肉恐龍的生活。即便是想改善,它們也會先發展進一步鋒利的牙齒和厚重的腦袋,以及發達的肌肉,智慧絕對不是它們的優先選擇。

智慧的出現完全是因為人類身體比其它物種相比弱爆了。為了彌補自己體質的不足,發展智慧來與自然界抗衡。在早期只能站在食物鏈的中下游。早期的動物如果能夠表達的話,一定會嘲笑人類的這套發展策略,在幾百萬年之間,中看不中用。

人類為了發展智慧,身體付出了太多。

恐龍可以保持基本形狀一億多年,人類的身體形態能保持多少年?

對於恐龍統治地球 1 億 7 千萬年,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這個問題,加拿大古動物學家戴爾·羅素結合自己的研究,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如果6500萬年前沒有「大事件」發生,導致恐龍滅絕,那麼恐龍中的一支——傷齒龍,就完全可能進化成代替人類的一種動物。戴爾·羅素把傷齒龍可能進化成的智慧生物稱為「恐人」,並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恐人學說」。另一些科學家補充認為,奔龍也有條件。

傷齒龍是白堊紀晚期(約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一種小型獸足類恐龍,因尖銳的牙齒而得名。剛開始被發現時,以為是一種蜥蜴,然後發現錯誤,又把其歸納到長相呆笨的恐龍行列中,可後來科學家把骨骼化石拼接起來後,發現以前的認知都是錯誤的,其腦量是已知恐龍中最大的,而且根據它的骨骼構造證明它具有很敏銳的感覺器官,是恐龍中最具智慧的。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傷齒龍的智商高達5.3,比現生任何爬行動物都要聰明。

奔龍或者叫馳龍,則是一群小型的肉食性恐龍或獸腳類溫血恐龍,屬於恐龍發展到後期的較高類型。族群包括迅猛龍和恐爪龍。它們在白堊紀早時期實現進化,至白堊紀晚期和其它恐龍一樣絕種了。此類恐龍的最大特徵就是在第二個腳趾上有鐮刀狀的利爪。中國奔龍是與鳥類關係最密切的恐龍。國際科學界也研究認為,中國東北遼寧省出土的中國奔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從恐龍向鳥類演變中最接近鳥類的一種恐龍,奔龍也許是與鳥類最接近的族系。它的大腦已具有一定的複雜性,能準確測量判斷距離,有毛,爪子尖利,食肉,它前肢很短並已從行走的職能中解放出來。而且,它們是群居,初步具備了社區性特點,這有利於促進它們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繼而擁有了向社會轉化的條件。

根據有關理論,腦袋體積越大並不等於聰明,重點看腦容量和腦褶皺溝壑多少。奔龍或傷齒龍的腦容量和腦褶皺溝壑大概多少?國外的研究者利用仿生學、機能學、動物行為學等進行了研究,理論推測兩種恐龍的腦容量和腦褶皺溝壑數量均高於其它恐龍。對此,科學家設想,如果6500萬年前沒有那場大災難,兩種恐龍有足夠的時間進化成代替人類的高等動物——"恐人",進而統治地球。

「恐人學說」理論認為,如果恐龍沒有遭遇滅絕,那麼第一個進化出高等智慧的就應該是奔龍或傷齒龍。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里看到的那個會用手指敲擊桌子,眼珠轉來轉去,會「思考」的恐龍就奔龍。在電影中,這種恐龍是人類的敵人。科學家稱,假如恐龍演化成高智慧的人形動物,那麼哺乳動物的進化至少被減緩百萬年。就像人類足以抑制其它動物的發展一樣,一種強勢群體的存在必然會抑制新生群體的發展。如果是這樣,人類就絕不會從猿順利地進化成今天的樣子。一場災難滅絕了恐龍,給人類騰出了進化的空白檔和空間,人類才得以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人類的最終出現或許是某種偶然而已。

不過「恐人」只是一種假想,畢竟恐龍已經滅絕。「宇宙循環,萬物輪迴「,人類成為地球的統治者,或許只是陰錯陽差導致的結果。另外,一些科學家還認為,人類的祖先非常有可能是恐人,而未必是非洲南猿。這種學說因為荒誕和根據不足而遭到質疑,但它那種豐富的想像力卻引起了人們的讚賞和關注。於是,一些根據恐人為題材創作的小說和電影便多了起來。( 配圖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魯克林的超級腦洞 的精彩文章:

發現好朋友是個同性戀怎麼辦?
你介意你女朋友有過墮胎的經歷嗎?

TAG:布魯克林的超級腦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