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沒照片,為何捕快們還是能很快抓到通緝犯?竅門無非3個

古代沒照片,為何捕快們還是能很快抓到通緝犯?竅門無非3個

大家都知道,如今追捕逃犯時,往往會在媒體發布通緝令並配上嫌疑人的照片,以便於能通過整個社會的力量,儘快完成抓捕。其實通緝令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漢宣帝甘露二年,西漢就發布了一則迄今為止最早的全國通緝令。

被通緝的人是一個叫「外人」的婦女,串通廣陵王劉胥搞巫蠱,詛咒天子。由於案件涉及到皇帝,所以這件案子也成為要案,通緝令甚至下發到了甘肅邊關的烽火台上。

西漢的這則通緝令上,前半部分寫了被通緝對象的姓名、性別、形貌等信息,後半部分則層層寫明通緝令下發的順序,從漢朝中央一直下發到地方郡縣的烽火台。

其實這個通緝令還算簡陋的,數百年前楚國為了抓到伍子胥,不僅在楚國境內廣發海捕通告,甚至還在通告上畫了伍子胥的畫像,以至於昭關外撐船的老漁夫都能輕易認出此人是楚平王要抓的伍子胥。

這倒不是因為通緝令上的畫像相似度有多高,而是因為伍子胥沒什麼逃亡經驗,《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了一個細節,伍子胥在成功坐上渡船後,解下佩劍對漁夫說「此劍直百金,以與父」,這恰恰說明伍子胥在逃往過程中還帶著名貴寶劍,這在鄉野之地,百姓不用想也知道這是達官貴人。

到唐朝時,追捕逃犯的法律更加完善,《唐律疏議》中有專門的《捕亡律》一章,規定海捕文書除了寫有逃犯的姓名、年齡、籍貫和體貌特徵外,還輔助有「畫影圖形」,即逃犯的畫像。

但是這個「畫影圖形」作用並不大,因為易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原本有鬍鬚的可以剃掉,髮式也能改變。《三國演義》中曹操割須棄袍就是一個典型的易容逃亡案例,此外,歷史上著名的刺客豫讓,就是通過用漆塗身的方式改變容貌,結果連妻子都認不出來他了。

如果通緝犯長得是一張大眾臉,那麼捕快們僅僅通過通過一張抽象的畫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要找的人的。

既然畫像不準,而古代有沒有照片(即使在有照片的今天,一個人的容貌也很可能與照片有比較大的差異),那麼為什麼古代的捕快們還是能很快抓到通緝犯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是下邊3個竅門。

1、聽口音。

早在商鞅變法時,秦國就建立了連坐制度,後來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又推行《畿縣保甲條例》,規定「若一保內有外來行止不明之人,須覺察收捕送官。」在嚴格限制人口隨意流動的古代社會,如果一個村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外來口音,那麼全村都會警覺,通緝犯不僅很難藏身,而且會被擔心連坐的村民們扭送官府查驗。

而官府查驗就更簡單了,首先要查陌生人的路引,沒有?不好意思,抓的就是你。其次就是對比近期發布的海捕文書,如果有年齡、容貌描述接近的,一律上報。

2、設路卡。

上文提到,漢宣帝為了抓到參與巫蠱的外人,海捕文書甚至下到了邊關烽火台(防止罪犯逃到匈奴),而這一過程是非常迅速的,往往通過驛站快馬沿途下發。

只憑兩隻腳跑路的罪犯,很難跑得贏通緝令的速度,在沿途設卡盤問的情況下,沒有身份證明的逃犯,很難通過關卡。唯一的辦法就是冒著遇到野獸的風險,走人跡罕至的地方。

3、容貌特徵

「畫影圖形」並不是抓捕逃犯的主要工具,它的作用在於給不識字的百姓們直觀的印象。《大清律例·刑律·雜犯》就曾經規定,海捕文書上必須有罪犯是否有無鬍鬚和痣等內容,因為痣很難掩蓋,而鬍鬚則是斷案的有效依據。

清朝的《寄園寄所寄》就記載了這樣一件真實案例,旗人王某犯案逃亡,幾天後捕快們在他家井中發現了一具面目不可辨的男屍,王某的妻子堅稱這就是自殺的王某。

後來刑部在判定這件案子時,發現男屍鬍鬚有三寸長,而海捕文書上描述的王某沒有鬍鬚,由於從案發到發現男屍僅有數日,刑部官員認為死者並非王某,要求繼續追捕。果然數日後,王某在外地被擒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小兵抱著尿壺睡覺,將軍見狀大喜:我教你兵法,終成一代戰神
秦國靠富庶的巴蜀統一天下,為何到三國時,益州反而總是缺糧呢?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