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核心技術,中國輿論界還缺民族自信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侯峰】
隨著特朗普商人治國,獅子大開口,對華層層加碼、漫天要價的貿易戰進入倒計時起,中國輿論界就有人開始沉不住氣了,最近一段時間輿論界口風從厲害了我的國,一下子轉向「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別人一斷貨就休克,好意思說基本實現工業化了嗎?」接著一位清華學者幾年前的學術研究認為中國綜合國力已經超越美國的純學術報告也被翻出來,遭到群起而攻之。
在這一波向美國霸道輸誠的聲浪中,有人甚至連老祖宗都不放過,「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技術傳統,而沒有科學傳統。技術發明靠的是經驗的積累,或許還有靈機一動;而科學發現則是建立在系統研究和專業訓練的基礎上。有人說我們有四大發明。我告訴你,四大發明屬於技術範疇,它不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係」。
一時間輿論場充斥著令人壓抑的氣氛,似乎在美國的強大貿易戰攻勢面前,科技落後幾十年,被人卡住了脖子的中國,唯一出路就是俯首稱臣,任人宰割。
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落後發達國家幾十年嗎?
改革開放之初,那時就說我國在許多技術領域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40年後的今天,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或許就是因為美國要跟我們打貿易戰,突然間我們連自己所取得的巨大科技進步都不敢承認了,「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甚至中國綜合國力已超出美國的學術觀點,竟成了「上誤國家決策,下惑黎民百姓,遠引他國戒心,近發鄰居恐懼。堪稱誤國誤民!」的彌天大罪。
如果一個學者既有能力既誤導中國領導國家決策,又誤導了美國國家決策,想必其定是能力非凡,學界的翹楚,各大學求之不得,怎麼可能捨得驅逐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些「普世價值」的追隨者可知道民主、自由的真諦,學術自由的內涵嗎?
近年來中國產業技術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許多百姓能感受到的技術領域,如高鐵、電子支付、共享單車等已經開始世界領先,是舉世睹目的事實。正因為如此,百年來落後挨打,飽受窩囊氣的中國人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把。
於是近年來就有「厲害了」的聲音不絕於耳。
於是就有些人,出於中華民族謙虛謹慎的傳統,提醒大家不要得意忘形,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還有一些人,看到國人興高采烈似乎就感覺不舒服。特別是掌握著輿論話語權的某些人,搜集「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的素材,然後從歷史、文化、能力各個角度論證中國不僅沒有超越美國,而且和西方的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趨勢,論證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超越美國。
一個缺乏自信的民族,才是衰敗的最大根源
自1840年到1940年百年間,中國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究其原因最關鍵的一條是我們中國民族喪失了必勝的信心。
60年前中國剛剛走出百年戰亂,初步建立起以156個重點企業為基礎的現代工業,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巨大,然而那時候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缺技術、缺人才、缺資金,但就是不缺民族自信,還以革命豪邁主義情懷,全民動員大躍進,力爭短期內超英趕美。
儘管那種違背科學的努力失敗了,儘管中國工業化進程中走了不少彎路,但是始終充滿自信的中國人民,經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不懈努力,突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封鎖,中國工業化和科技水平,在短短20多年時間內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到1976年,第一代共和國領導人相繼離世的時候,中國已經初步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大部分產業與西方發達國家有了可比性。為什麼這麼說呢?49年以前,中國的多數產業都是空白,就好比拿牛車作坊與別人的汽車流水線、飛機製造廠比,落後多少年?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在前30年奠定的完整工業體系、國民經濟體系、包括普及義務教育在內的學科齊全的科研教育體系,以及擁有兩彈一星戰略威懾能力的國防體系的基礎上,1978年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世界公認的巨大成功。在中國人民歡欣雀躍的同時,中國理論界、輿論界卻缺少了前三十年那種革命英雄主義的豪邁氣概與自信。
2018年7月7日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8年夏季畢業典禮上一篇「別人一斷貨就休克,好意思說基本實現工業化了嗎?」的演講,廣為傳播。其實,有點科技、產業背景知識的人,用不著看原文,僅這個題目就能夠看出,演講者是一個科技外行。在全球化,產業鏈全球布局的今天,在中國最高科技殿堂清華大學,說出這樣缺乏科技常識和邏輯的論斷,確實令人吃驚。
這位清華教授也許不知道,早在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斷了中國超級計算機晶元的貨,中國沒有休克,中國超級計算機也沒有休克,更絲毫沒有阻止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
道理很簡單,富士通中國工廠斷了蘋果手機的貨,蘋果照樣休克,美國難道就不好意思說自己工業化了嗎?
中國工業化艱難,但輝煌的歷程,絕非「斷芯」所能撼動得了
中國一五計劃期間,在蘇聯的幫助下,建設了156個重點工程,基本奠定中國現代工業的基礎,中國正式站在了現代工業的起跑線上。隨後在毛主席為首的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打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封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全力以赴追趕發達國家,甚至在經濟十分困難的年代,都沒有放棄追跑的步伐。到改革開放前夕,中國已經初步建成,世界極少有國家才具備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國民經濟體系、包括普及義務教育在內的教育和門類齊全的科研體系、以及擁有兩彈一星戰略威懾能力在內的國防體系。環顧世界,戰後有哪個國家,在30年內,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美蘇封鎖了中國30年都沒有休克,如今「別人一斷貨就休克」?顯然休克的只是某些人脆弱的神經。
改革開放後40年,中國大多數民生產業從最初較低的起點,通過不斷吸收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引進技術,逐步跟上了世界新工業革命的步伐。
從最初的跟跑,進入到近十年大部分行業與發達國家處在同一水平的並跑階段:
從空間站、探月、北斗導航、通訊衛星、高清探測遙感衛星、氣象衛星、廣播電視衛星、量子通訊衛星、鵲橋號中繼星,悟空暗物質探測衛星,到洲際彈道導彈、關島快遞東風26航母殺手、艦艦導彈、空地導彈、反導系統、反隱身雷達、以及水下飛行器;從殲20、運20、直20、預警機、察打一體無人機、世界首款第六代無人隱身戰鬥機,到戰略導彈核潛艇、萬噸級驅逐艦、航母、深潛技術、電磁炮、電磁推進和電磁彈射技術、深潛技術、乘波體高超音速飛行器、以及現代化的兩彈;從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握的計算機中央處理器晶元製造、超級計算機及軟體、數控機床、通訊設備、5G網路技術及標準、手機產業鏈,到高鐵、造船、港口機械和控制裝備、掘進機、大型採礦設備、起重機及工程機械,到超級工程、核電、水電、風電、海上鑽井採油平台、噴砂造島神器、可燃冰技術、頁岩氣技術、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特高壓輸變電技術、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其中民用無人機、智能手機、白色家電已經佔據過半市場份額…。凡是世界上有的主要工業產業,中國都有,而且大部分都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在某些領域,中國已經毫無疑義地進入領跑陣營。比如,超級計算機、暗物質探測、量子通訊、衛星導航、隱身戰機、可變軌中遠程彈道導彈、萬噸驅逐艦、電磁炮、電磁彈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量子計算機、5G通訊技術、超級工程、高鐵、三代核電、新能源、特高壓電力傳輸、可燃冰開採、無人機、人工智慧、電子支付,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等。
美國斷芯可能會給中興帶來困難,甚至造成中興倒閉,然而對於擁有世界上最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來說,豈是誰斷貨就能休克得了的。
除了那些核心技術的知識,我們輿論界還缺一顆民族自信心
某報刻意搜集了35項受制於人卡脖子技術,以證明「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中國「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嗎?
就拿35項中最重要的卡脖子技術,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最高精尖的晶元產業來說,中國與世界頂級技術還存在差距,然而這個差距在過去十年來是擴大了還是在快速縮小恐怕不是編輯閉門造車能推斷出來的。以超級計算機用CPU晶元為例,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使用美國Intel的晶元,直到2015年11月16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不滿中國使用美國晶元連續數年拔得超級計算機的頭籌,下令對中國禁售超級計算機CPU晶元,試圖卡住中國的脖子。看來,不止外行奧巴馬推斷不出,連白宮的高參們也嚴重低估中國產業技術的發展水平。
美國一斷貨,中國就休克?
事實並非如此。超級計算機作為戰略級高端技術,中國早有兩手準備,美國斷貨,中國新一代超級計算機不得已只好採用備用方案,用國產晶元替代。
然而,令美國沒有想到的是採用國產晶元的超級計算機仍然連連雄居全球超級計算機最新排行榜榜首,並屢獲國際大獎,軟硬體領跑世界。
奧巴馬的CPU晶元禁售令,是對中國國產晶元打開市場的一次神助攻,沒有美國禁售,中國超級計算機無疑仍在使用美國晶元,中國CPU給人的印象仍然是落後發達國家幾十年。
業內有識之士講出真話,中國現在需要的不是萬眾造芯,而是萬眾用國產晶元。中國晶元產業只要立足市場,有人用,在市場的大潮中不斷試錯,升級換代,就會很快推動產業的發展,追上世界先進水平。
2018年7月22日,全面搭載國產自主晶元的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研製部署完成,通過科技部驗收。其計算能力將比當年的世界冠軍天河一號提高200倍。
此圖取自科技日報「掘進機」
35項中另一個卡脖子技術,「掘進機」主軸承。我之所以一直跟蹤此項技術,是因為我曾經的衣食父母企業就是國內盾構機最早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中國國企。短短不到20年的發展,原來高價出口給中國盾構機的外國企業,有的已經被白菜價的中國盾構機逐出了市場。沒錯,在不斷國產化的過程中,總會先易後難,核心主軸承是很難攻克的技術之一,但是並不等於「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科技日報》合肥2018年6月7日電,由中鐵隧道局、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國內首台應用於施工的國產盾構機主軸承,今天在合肥通過專家組評估驗收,標誌著國產盾構主軸承已經具備替代進口主軸承實力,我國盾構機核心部件國產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由中鐵隧道局、洛陽軸承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首台國產盾構機主軸承6月7日通過驗收
其實35項卡脖子技術有多少項真的能卡住我們的脖子,有多少項「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絕非報社主編能臆想出來的。希望媒體編輯們能夠真正到科研第一線,聽聽一線專家的聲音,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起到傳媒為國家科技進步助攻的作用,而不是釜底抽薪,蠱惑輿論大環境,打擊科研第一線和主管的自信心,負面影響產業決策。
媒體放大我們在某些高端領域落後的程度,搜集幾十個典型案例證明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其實這種論證本身就是不懂經濟的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商品經濟就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如果你什麼都自己生產,那不又回到大而全、小而全的小農經濟了嗎?特別是35項中有些產品如高端碳纖維、光刻機、掘進機主軸承分別只有日本、荷蘭、德國能生產,豈不意味著美國也面臨被人卡脖子,比這些國家落後幾十年,還有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說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事實恰恰相反。
說浮躁和浮誇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有失公道
輿論界不少人認可這樣的說法:「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舉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沒錯,時間上的差距是不是就是我們今天技術上的差距?時間上講,即使我們未來幾年登了月,仍然比別人落後了50載,我們還有必要登月,值得驕傲嗎?
有不少人認為,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都是因為中國人自己刺激了別人,因而成了眾矢之的。這並不符合事實,且不說當年日本、蘇聯也都因為作為世界第二強國時成為過美國制裁的對象,就是這次美國的貿易戰的槍口也不是只對準中國,而是幾乎所有主要美國貿易夥伴國家。
有人認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中國是不是「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筆者有文詳細論述《跟跑、並跑、領跑,都離不開前三十年艱苦卓絕的起跑和追跑》。作為有14億人口的大國,有個把人說中國超越了美國,特別是人家用數據論證一下,在多元化的今天,應該不成「問題」吧。二十年前、四十年前、七十年前為什麼沒有人說「厲害了,我的國」,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敢說中國超越,本身就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的科技水平、綜合國力與世界最高水平有了足夠的可比性。
如果有學者30年前論證中國超越美國,或者有人今天論證新加坡超越美國,人們頂多當作一個笑話不了了之。今天有人論證中國超越美國,儘管激怒了不少人,但它正說明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實力最接近挑戰美國的國家。
在戰略科技領域,如超級計算機,中國在某些方面與世界最高水平還有差距,但總體上,無論從超級計算機市場保有量的數量上,還是運算速度的質量上,特別是在奧巴馬的CPU晶元禁售令神助攻下,中國開始全面使用國產晶元,中國都已經毫無爭議的站在世界超級計算機產業的最前沿。
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麼?
第一,缺乏科學武裝?「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技術傳統,而沒有科學傳統。技術發明靠的是經驗的積累,或許還有靈機一動;而科學發現則是建立在系統研究和專業訓練的基礎上。有人說我們有四大發明。我告訴你,四大發明屬於技術範疇,它不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係」。無非是想說:中國人自古缺乏科學創造的基因,就連中國人唯一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係」,言外之意,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沒有科學發明的細胞,中國人恐怕再努力也白搭,過去、現在、將來都不可能超越美國。
第二,缺乏工匠精神?「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是瞧不起匠人的。從我們對很多職業的稱謂上就能看出這一點,什麼剃頭匠,泥瓦匠,小爐匠,很多教師自嘲,管自己叫教書匠……」。中國文化瞧不起匠人,所以科技落後?這也太牽強了吧。難道匠人「跟科學有半毛錢關係」?
「不久前我訪問德國,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參觀了中德軌道交通聯合研發中心的創新工廠。我在工廠里看到,很多人穿著工裝在一絲不苟、非常專註地工作。我本來以為他們都是工人,後來一打聽,原來都是工程師!我想,正是憑藉這種務實嚴謹、精益求精的精神,德國人生產出了萊卡相機、賓士汽車、克虜伯大炮等,創造了「德國製造」的品牌價值」。看來劉總編真會觀察和「獨立思考」。德國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最著名的莫過於深陷「排放門」的大眾集團了,自2015年「排放門」事件爆發以來,大眾集團已經為自己在部分車型上安裝專門應對尾氣排放檢測的作弊軟體而付出了約250億歐元的代價,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美國的原高管奧利弗?施密特因參與汽車尾氣排放造假,2017年12月6日被美國法院判處7年監禁,並處40萬美元罰金。而且這一事件的影響依然在持續,隨著大眾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保時捷深陷泥淖,最近德國另一個老牌車企戴姆勒集團涉嫌排放測試作弊的事件再次被擺在了檯面上,這一次,戴姆勒*賓士汽車將面臨的是德國當局的嚴肅質詢和有可能開出的37.5億歐元罰單。莫非這就是中國人崇拜的德國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
第三,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浮躁和浮誇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而且至少已經持續了20年。我們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彎道超車。半個世紀前,我們就「三跑並存」。所以,不談比例和構成,「三跑並存」的說法就失去了意義。最近在「三跑並存」後面又加了一句「跟跑為主」,這就實事求是了」。1949年中國的重工業幾乎是0,科技研發能力與發達國家比是天壤之別。經過前30年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初步建設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終於在許多方面與發達國家有了可比性。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科技在許多方面大幅落後於西方。40年來中國科技工作者,卧薪嘗膽,艱苦奮鬥,經過不懈的努力,今天終於敢理直氣壯地說一聲「厲害了,我的國」,卻不小心極大傷害了某些人的「自尊心」,說中國超越美國,更是某些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不過到要問了,除了浮躁和浮誇的中國,這個世界上過去十年又有哪個國家製造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諸如:超級計算機、暗物質探測、量子通訊、衛星導航、隱身戰機、可變軌中遠程彈道導彈、萬噸驅逐艦、電磁炮、電磁彈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量子計算機、5G通訊技術、超級工程、高鐵、三代核電、新能源、特高壓電力傳輸、可燃冰開採、無人機、人工智慧、電子支付,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等領先技術。中國是靠「浮躁和浮誇」浮得出來嗎?
就在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的前夕,2018年6月19日,一度市值全球第一,與誕生於1896年的道瓊斯指數相伴至今的最後一位初始成員GE,美國通用電氣被踢出了道瓊斯指數。美國人心中的頭號企業,如今已經土崩瓦解步入暮年,令無數美國人不勝唏噓,痛心疾首。GE的興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美國帝國本身的命運。
當中國第三代核技術「華龍一號」躋身世界前列的時候,2018年6月1日,日本高科技龍頭企業東芝受到旗下西屋核電的拖累,不得不壯士斷腕,把其最賺錢、核心高科技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出售給了美國基金貝恩資本為主的「日美韓聯合體」。
GE、東芝出了什麼問題:缺乏科學武裝;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恆的情懷;浮躁和浮誇?
新中國建國69年來,中國產業技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有些人認為中國應該繼續藏著掖著,韜光養晦,避免刺激西方招來不必要的禍端,才是明智之舉。然而別說別人的情報戰略機構又不是傻瓜,就連西方國家普通百姓誰看不出今日中國的強大和影響力,從滿貨架的中國製造、滿世界的中國遊客,到滿校園的中國留學生,靠掩耳盜鈴的伎倆不僅藏不住真相,只能給人留下懦弱猥瑣的印象。
中國不會去主動挑戰誰的霸權,但是任何人想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和超越,顛覆華夏文明復興大業,中國人民是萬萬不答應的。
※2018年總票房突破400億 比去年提前一個月
※「雲戴孝」可以休矣——司徒雷登值得吹捧嗎?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