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入關30年就喪失戰鬥力,清朝靠什麼統治中國268年?
原標題:八旗入關30年就喪失戰鬥力,清朝靠什麼統治中國268年?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統治中國的封建王朝,前期的八旗勁旅可以說為清朝最為倚靠的軍事力量。但所謂的八旗戰鬥力不過保持了30年,養尊處優的環境使八旗軍很快失去戰鬥力,在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亂」時就被吳三桂打得滿地找牙,之後雍正、乾隆兩朝多次整頓旗務,八旗兵始終是爛泥再也扶不上牆。那麼之後的200多年裡,清朝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呢?
睿親王多爾袞劇照
康熙前期到太平天國起義前這180年的時間裡,清廷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是綠營兵。清軍南下過程中,發現八旗的十幾萬人根本不足以統治如此龐大的領土,因而收編了大量明朝的軍隊。這批軍隊人數大概有60萬人,實行世兵制,因為他們的軍旗是綠色的,所以叫綠營兵。綠營主要分布各省,由總督、巡撫、提督等節制一省或數省綠營,個別省份的八旗駐防將軍可以節制部分兵力。綠營兵是清朝平定三藩之亂、消滅蒙古葛爾丹、青海羅卜藏丹津、平定大小和卓經營新疆的主力,但綠營兵在平定乾嘉之交的「白蓮教之亂」時已經顯出疲態,戰鬥力出現了嚴重下滑,等到太平天國運動時基本上一觸即潰。
綠營兵
太平天國運動直到辛丑之亂的近五十年里,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首的「湘軍」、「淮軍」漢族地主武裝崛起,成為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但控制權在統軍將領而不在清廷,「辛丑之亂」時的「東南聯保」就說明了這種情況。太平天國運動暴露了綠營兵的腐朽,清廷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放手讓一些漢族地主官僚訓練「團練」,就是影視劇中軍服上印著「勇」字的團勇,他們成了清朝消滅太平天國和北方捻軍的主要力量,此後依靠他們組建了近代海軍-北洋和南洋艦隊。同時,清朝實行「滿蒙聯姻」,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也是清朝的另一張王牌。團勇在此後的鎮南關、台灣與法軍激戰,為維護國家主權做出了貢獻,但甲午戰爭的結果證明團勇也腐朽不堪用了。
湘軍領袖曾國藩
清朝最後十年為了維持統治做了很多努力,又是立憲、又是組建內閣,同時積極改革兵制,組建了以「北洋軍」為代表的新軍。北洋新軍是清朝歷史上最強大的軍隊,裝備和兵制在世界上都算是先進的,整個民國期間都沒有超過它的師屬炮兵水平。但革命黨實力早已滲透進新軍,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敲響了清朝的喪鐘,被清廷寄予重望鎮壓起義的「北洋六鎮」也被袁世凱控制,清朝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了,只能結束了它的統治。
袁世凱
TAG:小程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