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軍事家能力排行,諸葛亮第1,曹操第2,周瑜進不了前5

三國軍事家能力排行,諸葛亮第1,曹操第2,周瑜進不了前5

原標題:三國軍事家能力排行,諸葛亮第1,曹操第2,周瑜進不了前5



首先要明確軍事家的定義是什麼,許多不懂的人僅僅把臨陣指揮的將軍叫軍事家,但這種定義是不對的。軍事家是對軍事行動實施正確指引或具體實施軍事行動的人,按現代來說可以分為三項,也就是戰略家、戰術家和軍事理論家。戰略家又分為總體戰略和局部戰略,也叫大戰略或小戰略,大戰略家負責一個國家的軍事戰略規劃,能從更高的視角從混亂的局勢中推演時勢的發展變化並引導軍隊獲勝;小戰略家則是負責一個方面戰役的統帥,能隨機應變捉住戰機獲取勝利。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老毛、孫武、諸葛亮、馬歇爾等,後者為司馬懿、白起、韓信、漢尼拔和威靈頓等。軍事理論家很容易理解,就是孫武、戚繼光、克勞塞維茨這些有兵書著作傳世的。戰術家則是親自指揮戰鬥制定作戰計劃的人,韓信、成吉思汗、霍去病他們戰術能力都是頂級的。但在古代的話應該還要加上練兵和後勤管理兩項,不像現代軍隊都是統一訓練的,古代士兵都是將軍訓練出來的,練兵能力至關重要。後勤管理在古代也多是將軍負責的就更不用說了,如1989年新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評定的36個軍事家裡總理是第二,劉邦建國評功蕭何第一。


1:諸葛亮


我排諸葛亮第一估計很多人不服氣,但他確實是三國軍事能力第一人,不服氣的人大多是把臨陣指揮當做軍事能力或者唯戰績論,認為諸葛亮沒有輔佐劉備統一中國,又沒有滅敵十萬以上的大仗所以軍事能力不強。軍事能力每種滿分100分權重一樣的話,諸葛亮戰略能力100分,戰術能力92分,軍事理論85分,後勤100分,練兵97分,合計得分474分,加權平均為94.8分。諸葛亮能在劉備寄人籬下只有千人之軍,而且統一北方的曹操即將南下時做出三分天下的戰略別說三國,就是古今中國5000年,甚至世界歷史上我都不知道第二個,一般的謀士在這種時候能能想辦法保住性命不被曹操滅掉就不錯了。絕大多數戰略家或謀士都是走一步看2步,就像郭嘉、魯肅等,他們都只能以符合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分析局勢發展制定戰略,如郭嘉的遺計定遼東或魯肅版的三分天下。這些都是他們自身有實力這麼做才會有這種想法,而諸葛亮是在劉備連活下去機會都渺茫的前提下制定的三分天下。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必須對全國山川地理、各諸侯文臣武將性格的分析、各諸侯的軍隊數量經濟實力等等了解,還要預見局勢的發展。這幾乎是現代整個參謀團隊和情報機關上千人才能做出來的事諸葛亮1個人就做完了。郭嘉魯肅他們有東吳和曹操勢力給予情報支持,諸葛亮有什麼?在草廬里得到親戚朋友幾句隻言片語便能抽絲剝繭的準確分析出來,這完全就是奇蹟!看看其他謀士在他主公沒有地盤只有千人之軍時哪個能做這樣的策劃?這就像二戰時羅斯福制定了二戰之後的政治經濟秩序很厲害,但那是站在美國第一強國的基礎上的,還有大把參謀給他建議。而如果當時非洲一個小國也能成功制定二戰後世界秩序那難度比羅斯福強100倍不止。


後勤不用說,蜀漢只有不到魏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十分之一的國力卻能在出川那樣險峻的道路上支撐下去,打得曹魏堅壁清野不敢爭鋒,而且往往是用幾萬人打曹魏十幾二十萬人。最後蜀漢雖苦還能堅持,而曹魏經濟凋零,諸葛的後勤能力可見一斑。在夷陵之戰劉備把蜀漢精銳喪失一空後快速練出精兵南征北伐。戰術指揮上半年平定南中就是一流軍事家,要清楚雲貴橫斷山脈叢林地區平叛難度在古代中國是地獄級的,和遠征中亞差不多。盛唐時能打到中亞和阿拉伯交鋒但就是打不下南詔還老是10萬人以上的敗仗,中國真正統治雲貴是在明朝改土歸流後的事了。六次北伐以寡擊眾面對司馬懿率領的數倍魏兵卻壓得魏國抬不起頭,東吳所有名將中哪個能做到?周瑜除了一次赤壁幾乎沒有什麼戰績,而赤壁這種出奇獲勝的戰例雖然讓人喜歡,但卻是不可複製的。諸葛亮是實打實的正面對戰曹魏佔得上風。很多人喜歡看戰績來評價軍事能力,這是不對的,滅十萬流民比打5000精兵都不如。如果成吉思汗面對的是朱元璋或李世民的統一王朝他能贏?更別說滅國了。諸葛亮戰績不強一是蜀國國力太弱,東吳和蜀國加一起也就魏國一半國力,而且諸葛亮面對的都是司馬懿這樣的一流統帥和數倍軍力。如果官渡之戰里把袁紹換成諸葛亮曹操還能偷襲糧倉?估計早就被滅了。



2:曹操


曹操的軍事能力自不用吹,我估計很多人自己排的名次里曹操才是第一。但曹操戰略能力差諸葛亮太遠,他很早就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和很多諸侯相識,一起兵就比在新野的劉備強太多了。那時候他制定了什麼戰略?他能看清十年後局勢具體發展嗎?曹操這種是走1步看2步,諸葛亮是走1步看10步。打仗上曹操的敗仗可太多了,赤壁之戰就不用說了,以那麼強的實力和剛入主蜀中的劉備爭奪漢中都贏不了,早期在青州打黃巾都敗過,濮陽之戰對呂布前期戰敗,宛城對張綉兵敗,濡須之戰對孫權兵敗等等。曹操能贏不是因為他戰術指揮能力頂級,而是時勢造英雄,而且他曹家和夏侯家提供的一流人才太多了。最後,曹操的謀略和用兵很多都是靠屬下,他屬下那些一流文臣謀士武將給他建議,如官渡之戰是靠投靠的許攸出計謀奇襲烏巢,否則曹操早就滅了,之後郭嘉叫他緩攻袁家殘餘勢力讓他們內鬥。曹操能正確採納意見自然是頂級的領導者,但這是領導才能,就像劉邦一樣。曹操戰略90分,戰術95分,後勤92分,軍事理論87分,練兵90分,合計454分,加權平均為90.8分。


3:孫堅


作為孫策和孫權的父親的孫堅軍事能力被大大低估了。孫堅的個人武力自不用說,17歲時看見強盜搶劫便一個人提刀追殺十幾個海盜。許昌在句章造反,17歲的孫堅自己招募訓練士兵和州郡兵一同討伐獲勝。諸侯討董的時候只有曹操和孫堅是真打敢打的,但曹操顯然遠不能和孫堅比,和徐榮交鋒時曹操軍隊死傷大半慘敗。而孫堅雖然討董時也有慘敗,但表現比曹操好太多了,大勝胡軫5000西涼兵斬殺華雄,董卓親自率兵和孫堅打也被重創只能讓呂布掩護自己轉移,然後呂布也被孫堅打敗逃走。即使是論平黃巾的表現,孫堅也遠遠比曹操好,只是孫堅早早就死了而已。孫堅戰略85分,戰術96分,後勤75分,練兵93分,沒有軍事著作的軍事理論按60分計算,總分409分,加權平均81.8分。



4:陸遜


正史上給三國人物作傳除了君主外只有諸葛亮是單獨作傳的,另外陸遜和陸抗兩人合作一傳,從唐朝開始建武廟祭祀歷代最傑出的軍事家,十哲裡面三國只有諸葛亮上榜,而陸遜則是在62將裡面。從這些都可以看出陸遜在三國時代的影響力和後人對他軍事能力的肯定。夷陵之戰的火燒連營,石亭之戰東吳9萬兵大敗曹休的10萬魏軍。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東吳將領不如諸葛亮了,東吳國力強於蜀國,兵力多於蜀國,但除了偶爾勝仗外都是處於被動。諸葛亮一出祁山魏蜀兵力還差不多都是幾萬;三出時諸葛亮還是幾萬兵,曹真十幾萬;四齣時司馬懿有魏國十萬中軍和十萬邊軍;五齣時魏國二十幾萬兵面對諸葛亮幾萬兵不敢出城打。陸遜戰略90分,戰術92分,練兵80分,軍事理論60分,後勤75分,合計397分,加權平均79.4分。


5:司馬懿


能和諸葛亮交手那麼多回合的司馬懿自然不會差,無論是面對諸葛亮能守住還是擒斬孟達或平定遼東都是不錯的表現,更何況司馬家才是最後的贏家?司馬懿戰略85分,戰術90分,軍事理論60分,練兵80分,後勤75分,合計390分,加權平均78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說明言 的精彩文章:

有多少好東西是中國發明,卻是被歐洲或日本發揚光大的?

TAG:明說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