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廣場上的尬舞老CP,看了後想把腦袋埋在泥巴里

廣場上的尬舞老CP,看了後想把腦袋埋在泥巴里

香榭麗舍廣場裁縫店老闆娘林太太,最近晚飯後都一定會去十字路口的舞池逛逛。

在旗袍里作繭自縛六十年的她似乎一夜頓悟。

教養與態度並不重要,只有年輕的肉體才能讓人瞬間舒服。

厭倦了把人行道挖了又填,填了又挖的施工隊長唐大爺在一個風雨交加之夜終於下定決心。

望著鏡中眼角的皺紋與胸部的肌肉。

他放下了鐵鏟,告別了家人。

兩周後,河邊的橋頭廣場,新晉了一位拍拖王。

從晚清起,社會上就常有中國缺乏創造力的聲音。

持此觀點者常將國內文化風貌與日美對比。

而仔細留意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其實國人文創水平並不比Billboard榜單上的潮人差。

就拿廣場舞來講。例如從事外貿服飾二十載的丁香花姐妹。

雖然因為早年條件欠佳導致沒有走上藝術之路,但外貿業帶來的廣闊見識與驚人的天賦還是讓他們在成年之後,工作之餘透徹的掌握了非洲土著舞。

從商生涯給兩姐妹帶來的拼勁使他們在事事上都想要創新。在把中國戲劇的變臉元素加入到舞蹈中後,這段視頻已經在油管上成為了氛圍表情包的領導核心。

家庭主婦梁阿姨與她的閨蜜張大姐在多元文化上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雖然衣著簡樸,但她們純正的美式搖搖舞,還是在六宮粉黛的廣場中央收割了最多的目光。

上面這些中西合璧在當代文藝復興中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原汁原味的新國風也在文化探索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下面這種肆意亂舞應該是廣場上最常見的新國風舞種了。雖然章法不明,但嬰兒都能看出來的真情流露讓我恍然大悟。

這,就是避免作品空洞的真正因素。

最有潛力的大概要數捲土重來的扣扣會員舞了。

且不說流量王的事實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個團體的力量。那道內酷的光芒更是目前全世界都苦求的方向。

如果說廣場是民間文化的鑽礦,那麼廣場上的獨舞者就是礦坑裡肉眼可見的金剛石。

無論在廣場還是舞台上,獨舞都是一個藝術家表現自我的最高規格。

敢於獨舞者不但具備常人沒有的水平,根本上把他們和眾生區分開的還有非同小可的自信心。

被迷姨們稱作夕陽吳秀波的李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敢與阿姨連衣裙比美的花襯衣與禁忌的白色西褲,已經足夠讓他在任何場合脫穎而出。

更要命的是他變態的腿法與震動的盤骨,楊麗萍看了都無法拒絕他的邀舞。

廣場可以說是社會上最包容的地方。

雖然這裡混的人大多數都年紀不輕,但這並不意味這個地方不年輕。

特別是那些能在人群中一枝獨秀的孤獨舞者。

讓每一個過路人都忍不住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到了無法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

人類所有的偉大進步,背後都有著深不見底的孤獨。

在百家爭鳴的廣場上,推動潮流進步的往往也都是那些獨舞者。

包女士就是這樣一個扭秧歌扭出了曼切斯特夜場風的創新人。

她的鄰居,「快樂生產隊」主唱伊恩·張和她一樣也深受八十年代曼切斯特後搖影響。

後者更是里程碑式的將表現主義帶入了人民廣場。

受到他們影響,廣場上一些後輩姑娘更是把重金屬的語言載入到了自己身上。

從前和他們在廣場分庭抗禮的張叔叔眼看自己風光即將涼涼。

這位不甘寂寞原交誼舞王乾脆在廣場西角走起T台時裝。

不知道這次,他能否再一次掀起潮流的方向。

其實無論獨舞還是群舞。只要用心就是好舞,只要用力就有好處。

就像所有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他們的形式或許並不突出,但背後的內容是絕對的真摯與投入。

烏瑪·趙阿姨和約翰·秦先生就是放浪形骸,不拘小節的代表。

他們的共舞雖然在技術上存在寬闊的改善空間,但無與倫比的投入讓戰術在他們身上只是瑕不掩瑜元素。

開頭我們提到過的林太太也是這一流派的排頭人物。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跳舞其實是每一個人都與生俱來的天賦。

記得文首那位離家出走的拍拖王嗎。

知道為什麼他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為橋頭廣場的少主了吧。

投入,投入,除了投入還是投入!

周阿姨和黃叔叔的排舞就更能說明這個現象了。

同樣是尬舞,你看盡情釋放的阿姨在畫面上一點也不突兀。

倒是放不開的張叔叔,讓本來曼妙的共舞變得有些讓人看了有些想哭。

最後給大家看一段來自某社區VIP會所的室內秀。

伴奏《學貓叫》,演出海藻舞。

願這樣的忘我境界能更多的出現在藝術工作者身上。

如此一來,街頭文化的大業便就有了曙光。

-----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關注我,要不不給彈JJ

你看著辦吧寶貝兒

ps:都他嗎點個吧,點了讓你彈J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ebee 的精彩文章:

地方衛視的闖關節目到底有多胡逼?
頂級奢侈品的VIP都是些什麼人?

TAG:beeb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