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的文物修復,比台北故宮的更精緻!

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的文物修復,比台北故宮的更精緻!

「考古修復」不僅僅是簡單復原文物器形,持續發揮文物的研究價值、合理利用科學分析採集技術、有預見性地保護和復原文物信息、使保護與研究並行才是當前考古修復的使命。

南大庫遺址探方位置示意圖

瓷片埋藏坑內的堆積狀況

二〇一四年,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對西華門內南側的南大庫區域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於南大庫瓷片埋藏坑出土一件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殘件。經科學檢測和專家研究,判定為清宮畫琺琅御用瓷器。

清雍正款琺琅彩黑地白梅紋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該盤高二點七厘米,口徑十三點四厘米,足徑八點二厘米。盤敞口,淺曲腹,直圈足,細白薄胎,外壁以黑色為底,飾梅竹紋,內壁和外底施釉且無紋飾。梅紋精巧細緻,樹榦紋路清晰,皴法蒼勁有立體感,枝條間散布含苞或盛開的白色梅花,並配以黃色花蕊和花心點綴。樹榦兩側點綴有淡綠色低矮竹葉數枝,墨線勾勒,清新典雅。口沿和圈足底部留窄白邊。外底釉上繪雙方框宋體雙行款,因底部殘缺,僅見「正年制」三字。

清雍正款琺琅彩黑地白梅紋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瓷胎畫琺琅是畫琺琅技法裝飾在陶瓷胎表面上並以低溫燒成的釉上彩工藝,康熙年間創燒,雍正年間達到技術成熟,是在皇家直接主導下將中國制瓷工藝與西方琺琅技術成功結合的產物。金屬胎「畫琺琅」工藝起源於十五世紀的歐洲,於萬曆年間傳入中國並引起皇家的興趣,形成了獨具皇家品味的工藝品種。

在皇帝的督管下,瓷胎畫琺琅的技術難題和原料局限逐步得到解決和突破,雍正早期煉製出新舊琺琅料二十一色,更添豐富華美的色彩,具體到黑地品種亦有據可尋。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原本依靠進口的白色、黃色、黑色、月白色和松黃色等五種色料,在怡親王主持下已能自行提煉。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太監滄洲傳旨:著燒琺琅畫黑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對,琺琅畫紅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對,俱畫好著些。欽此。於八月十二日畫得。」此處所提瓷盤極有可能與前述雍正朝檔案所記是一致的。

清雍正款琺琅彩紅地梅竹先春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存世稀少的珍貴文物,這對黑地白梅紋盤隨文物南遷如今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編號為「故瓷一七〇五七」和「故瓷一七〇五八」兩件。此次南大庫遺址的這件出土器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器的口徑和底徑尺寸幾近吻合,而在紋飾和款識形式上略有不同,甚至更加精緻。

考古修復中的病害分析

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的出土地點位於南大庫區域西段,灰坑地處消防管道溝旁,靠近清代庫房建築。埋藏在露天環境中,且臨近管道設施,土壤內溫濕度變化幅度大,酸、鹼、鹽度不穩定,並且伴隨有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存在。

南大庫遺址出土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的梅紋特寫

經過考古發掘,共收集該盤破碎殘片十五件(最小殘片為0.3×0.4厘米),斷裂邊緣較為整齊。缺失部分面積約佔瓷盤總體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七,主要位於口沿和底部。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內外壁有多條細小劃痕,黑色彩釉層上有肉眼難見的小開片。外壁梅花花瓣、花心和竹子等紋飾的白色、黃色、綠色彩料有部分剝落現象。四字款識缺損,「雍」字全部缺失,「正」字僅剩左半邊,款識彩料已全部剝落,僅殘留半透明痕迹。內外壁、外底、圈足表面附著較堅硬的污染物和水銹。

南大庫遺址出土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內、外壁(修復前)

文保科技部科學研究人員採用多種無損分析法對殘片進行檢測,為保護性修復提供重要依據。其中應用X射線熒光能譜儀(EDXRF)對該器物進行定點掃描,位置包括外壁黑色釉層、梅竹紋飾、外底透明釉、底款和表面污染物。

內壁附著的污染物

半定量結果表明,外壁黑色釉層成分包括較高含量的鐵、錳、鉀、鈷和鉛,確定為鐵錳複合著色的低溫鉛釉。竹葉上層的綠色顏料含有銅和錫。外底已完全剝彩的底款釉料中含有較高含量的鉛和磷,並且具有明顯的高鉀區,而氧化鈣的含量較低。外底和圈足上污染物的磷、鈣含量高,推測應為鈣質沉積物。

底款上附著的污染物

此件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的胎體和透明釉部分由高溫燒成,胎質緻密潔白,吸水率低,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但瓷盤外壁彩釉屬於低溫鉛釉,附著力較差,易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並因土壤中酸鹼變化產生腐蝕,縫隙中吸附鹽類物質。

圈足與外壁附著的污染物

埋藏環境對這件出土器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外壁紋飾彩釉層和底款造成剝離和侵蝕,以及鈣質污染物的附著。

紋飾彩釉剝落

保護修復方法及過程

按照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要求,本著充分發揮出土文物的長期研究價值為目的,制定以清洗和粘接為主,保留殘缺部分的搶救性保護修復方案。

底款清潔前

底款清潔後

在該盤剛出土時,考古人員為測量和記錄文物信息,在整理殘片時對器物進行了簡單的粘接。因此清潔分為兩個方面,即去除原粘接材料和清洗附著污染物。在清洗材料和方法的選取上,考慮到瓷盤胎體纖薄、釉彩和底款脆弱等原因,同時使用物理與化學清洗方法,具體操作和相關技術如下:首先清潔器物表面灰塵,溶解殘留的可溶性鹽。以無紡布沾取去離子水滴流於瓷器表面,再以無塵棉沾取去離子水敷於外壁紋飾處,反覆置換數次。

圈足污染物的清除

為拆解原臨時粘結劑並去除粘接痕迹,選取局部丙酮溶脹的方法。原粘結劑是常見的瞬間膠粘劑,可被有機溶劑快速軟化和溶脹。並且丙酮不與該瓷盤進行元素檢測結果中的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是理想的除膠溶劑。將該盤置於底部加入丙酮溶液的乾燥器隔層上,密封五分鐘,即可將已開解的瓷片取出,繼續用棉簽去除殘留粘結劑,擦洗粘接痕迹。斷面處以超聲波潔牙機非接觸式局部清洗。置於去離子水中浸泡十分鐘,取出瓷片待風乾。

對瓷片進行預粘接

清洗完畢後對十五個殘片進行粘接。首先是預粘接及編號,確定大部分殘片相互連接位置後先使用無痕膠帶將殘片臨時固定起來(發現有三片與其他部分無直接連接斷面);拆解膠帶後重新整體粘接,用熱熔膠和膠帶結合固定位置(粘接所使用的粘結劑選用延展性良好的無色環氧樹脂,以三比一的比例充分混合HXTAL NYL-1膠粘劑與固化劑),用小竹籤將透明粘結劑點在斷縫周圍,利用毛細效應將粘結劑吸入斷面連接處。操作後及時清除滲出的粘結劑。待三天後粘結劑固化,七天後完全固定。最後,以百分之五水性丙烯酸樹脂溶液塗於接縫處,起到封護防塵和抗氧化作用。

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修復後)

雍正款瓷胎畫琺琅黑地梅竹紋盤是故宮首次發掘出土的瓷胎畫琺琅類文物,至今還未見完全相同的傳世品,它的發現豐富了以往對於瓷胎畫琺琅品種、樣式和工藝的認識。配合考古工作開展的研究性保護修復,旨在充分發掘研究價值的同時,完整保護文物的歷史信息,消除存在的病害,避免在研究、保管和展覽過程中出現問題。隨著故宮考古研究工作的持續發展,對瓷胎畫琺琅文物更深層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還將繼續進行。

(本文所涉圖片由王琎、賈翠、竇一村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後唐唯一沒「差評」的伶人,打了皇帝耳光還重賞
「趣談歷史」那個聞雞起舞的祖逖,沒想到竟然這麼「皮」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