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自動駕駛贏家?解決這一問題才是關鍵
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科技公司、整車製造商等玩家而言,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過程可謂是一場艱難的競賽。雖然選手們一鼓作氣、竭盡全力,希望能夠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與商業化落地,但是何時才能真正實現仍然是個疑問。
這些積極的入局者之所以對自動駕駛興趣高昂、努力爭先,大多是為了率先完成商用布局,藉助在自動駕駛市場的先入為主,來獲得更大的回報。在此形勢下,競爭必然無可避免,但是合作也逐漸成為主流選擇。
由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測試以及商業化過程耗費巨大,獨自一家企業要想囊括所有的環節顯然不太現實。目前,所有試圖「單幹」的企業都已經放棄了原有計劃,而是選擇成為自動駕駛產業鏈中的一個部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來達到最終目標,這其中就包括了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Waymo。
對於相關企業而言,合作意味著能夠降低研發等各個環節的成本,從而在可負擔水平下,儘快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商用。不僅如此,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製造成本的下降,也是未來合理控制售價的關鍵。無論是哪一家公司,其投入市場的自動駕駛汽車除了需要在品質、安全等方面過關,在價格上也需要足夠親民,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那麼,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自動駕駛汽車的吸引力在哪兒呢?為什麼要放棄傳統汽車而選擇自動駕駛汽車?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初衷說起。
自從人類進入汽車時代以來,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升,汽車保有量日益走高,交通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道路擁堵情況日趨嚴重,停車難、尾氣污染等難題亟待破解。在此背景下,人們想到了科幻作品中的自主駕駛的汽車,因而開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希望以此來提高交通安全性、緩解道路擁堵、強化環境保護。
當自動駕駛技術逐步升級,當人們逐漸退出司機的角色,汽車事故中超過90%的人為失誤因素有望得到避免,交通安全局面將得到極大改善;更合理的路徑規劃、更綠色的動力驅動,讓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實現高效行駛,不僅燃料消耗變少,而且有望實現零排放。
此外,對於一些此前駕車上班的人來說,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節省出大量時間,這些時間既能用來休息,也能用來工作;對於老年人而言,由於身體、生理等原因,駕駛汽車日漸力不從心,此時擁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或者能夠享受自動駕駛汽車的服務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說回來,在目前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依然非常高昂,一般的個人消費者可能無法負擔。為了保障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其需要配置大量的激光雷達、雷達、圖像識別、聲納等高端感測器,而這些感測器的價格加在一起通常要數萬美元甚至更多。
當前,特斯拉選擇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購買特斯拉Model 3的客戶可以自行選擇購買5000美元的增強自動駕駛系統,或者再進一步花費3000美元購買所謂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對於8000美元就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很多業內專家都對此表示懷疑。而且,就算能夠實現,8000美元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既然如此,那麼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是否將遙遙無期了呢?實際上,針對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初期價格較高的情況,業內企業已經有了初步的解決思路,那就是將商用場景放在共享出行和貨物運輸方面,也就是計程車和卡車。
目前,Waymo已經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開始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而專業的出行服務公司Uber、Lyft等正加快追趕步伐,試圖爭奪這塊大蛋糕。另外,自動駕駛卡車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國內外諸多科技公司和卡車製造商都相繼推出了原型產品,並展開了測試。
無論是龐大的出行服務市場,還是潛力巨大的物流運輸市場,其可觀的利潤都足以抵消自動駕駛汽車高昂感測器成本帶來的價格劣勢,而這是絕大多數個人消費者無法接受的。所以可能很長一段時間裡,個人要想擁有自動駕駛汽車並不太容易,享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會更快來到身邊。
※市場份額五年首降,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展引人擔憂!
※區塊鏈技術不斷升溫,技術融合拉動發展新引擎!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