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貿然偷襲珍珠港加速滅亡?日本:都是被美國的軍事數據坑了!

為何貿然偷襲珍珠港加速滅亡?日本:都是被美國的軍事數據坑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夏威夷基地珍珠港,舉世轟動,讓美國海軍遭受重創,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引發了太平洋戰爭,最終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日本在亞洲已經開始捉襟見肘,當時美國還奉行著中立政策,至少不會明著和日本開戰,當時為什麼要著急進攻美國呢?這其中有日本軍事政策的原因,而推動日本下定決心的是當時美國的軍事數據。

在日本軍事政策方面:一是因為日本要"南進",要由中國藉機向東南亞擴張,勢必侵犯英美等國的利益,不如先下手為強。在1941年,表面中立的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石油禁運,並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存款。當時日本戰略石油儲備只能用半年的時間,而東南亞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可以迅速補充戰略儲備。於是在12月7日突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對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吉爾伯特群島等地發動了進攻。

二是雖然美國表面中立,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早晚都會捲入戰場,不如一舉摧毀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據點以及美國海軍,讓美國在幾年的時間內無法重建太平洋海軍參戰,徹底解決後顧之憂。

其實這樣的政策無異於賭博,如果偷襲珍珠港奪得完美結果還好,萬一戰果不佳,那就主動挑起了戰爭,將美國提前捲入了二戰。這時候,美國的軍事數據幫助日本下定了決心。

當時美國已經是第一經濟強國,但在日本看來,當時的美國和宋朝時的中國一樣,經濟發達,但軍事力量卻遠遠不如日本等國。當時美軍總人數為40萬人,而日軍軍力達300萬人。並且美國就海軍力量還可以,排在世界第二位,與日本相仿,而美軍整體軍事實力根本排不上號,世界排名甚至還不如當時的波蘭。就是這一組數據讓日本下定決心,一戰解決美國海軍,就算偷襲珍珠港沒有達到目的,量他美國也掀不起什麼波瀾。

偷襲珍珠港雖然戰果頗豐,但遠遠沒有達到預計目的:航母和很多艦隻都不在港,沒有擊沉;珍珠港內的戰略原油庫也沒有炸毀。整個美國海軍艦隊紙面實力雖然大打折扣,但並沒有傷筋動骨。而當美國的工業機器全部投入軍事生產時,日本人驚呆了!

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的軍事數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年可生產戰鬥機4萬架,是日本所有軍機總數的5倍;每年可生產坦克2萬輛,是整個歐洲的總和。到了1945年,美國軍力達1300萬人,軍事實力遠超其他所有國家,短時間內就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雖然日本法西斯滅亡是早晚的事,但被美國表面軍事數據迷惑,將美國提前拖入太平洋戰爭,必然加速了戰爭的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木曰 的精彩文章:

如果日本沉沒了,日本人會移民到哪裡?看近百年的歷史就知道了

TAG:此木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