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首占衡陽經濟「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首占衡陽經濟「半壁江山」

衡陽日報訊(記者 鄒雪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正推動我市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市統計局公布的《衡陽市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透露,上半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3.9∶42.1∶44.0調整為13.6∶36.1∶50.3。這意味著,我市第三產業佔比首次超過一半,頂起衡陽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上半年經濟運行最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

服務業佔比最大增長最快

數據顯示,在農業、工業、服務業中,服務業增長最快: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170.47億元,增長3.4%;全部工業增長7.4%,較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4%,較上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全市服務業增長11%。

與此同時,服務業質量效益持續提升:1—5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5.05億元,增長16.4%;實現利潤總額5.88億元,增長40.5%。郵電通信業高速增長,全市郵政業務總量完成7.29億元,增長27.4%。旅遊業發展穩中有升,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增長4.3%,旅遊總收入增長4.5%。

居民收入增長促進消費水平提高

據介紹,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2元,增長8.5%,高於GDP增速。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0元,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98元,增長8.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79,比上年同期縮小0.01,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上半年,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1.24億元,增長10.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全市限上法人單位中,按經濟區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6.4%;按消費類型分,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50.4%,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45.5%,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3.8%。

第三產業發展將有更多亮點

據悉,我市已作出相關部署,進一步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將深化「引客入衡」工程,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5%、24%以上;加快唯品會、衡緣、鐵路口岸、白沙洲、圓通速遞湘南總部基地等物流園建設,大力引進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支持品牌快遞企業在衡建立區域轉運中心;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鹽滷化工以及鋼管材加工等領域,培育研發設計服務產業;積極發展多層次金融產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吸引各類金融機構來衡設立分支機構,打造金融集聚區;著力推進電子商務、健康養老、全民健身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建設衡陽國際會展中心、衡陽國際吉利汽車文化城,著力發展總部經濟、汽車後市場等新興業態;圍繞華耀城、崇盛國際、萬達廣場、連卡福等城市綜合體,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聲在線 的精彩文章:

聆義:在黑暗的時刻,就像一把刀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TAG:華聲在線 |